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楊競舒舒服服的過了個年。正月十六這天,楊競召集了內閣、六部九卿和各郡的太守,各軍的總兵,召開了遼藩新一年的工作會議。
按照以往的規矩,都是二月初一召開年度工作會議,楊競覺得這樣太浪費時間了,就把會議時間提前到了正月十六。正月十六這天也是遼藩各衙門正式上班的日子。
時間過的是真快,一晃楊競已經來遼藩整整四年了,今年是第五個年頭,也是從去年開始,楊競製定了每年年初召開工作的會議的製度,審議去年的決算和今年的預算,對全年的工作進行安排。
早在去年臘月二十九這天,楊競就在襄平城的南郊祭祀天地,宣布大遼立國了,所以這次的會議也是遼藩改為遼國的第一次會議。
“大王,臣先彙報一下去年的財政狀況”內閣大學士、戶部尚書趙石首先出班了。
“去年全年的一般性預算支出是3355萬銀元,實際完成預算支出336萬銀元,基本上收支相抵。算上庫存銀及稅款,去年收入和支出相抵,結餘3萬銀元”
這個預算包含了軍費、修建運河等等費用,但是不包括對高句麗的戰爭支出,所以但說按預算執行的話,去年的財政運行十分的平穩。
“去年的特殊支出為對高句麗的戰爭,總體的預算支出達300萬銀元,當時財政資金不夠,戶部從奉天銀行貸款了100萬銀元、從四海銀行貸款了300萬元,用這筆貸款維持了戰爭支出”
“戰爭的繳獲也很可觀,除了武器裝備和馬匹外,朝廷獲得了樂浪郡160萬畝耕地和現銀200萬銀元。這160萬畝土地除了預留出60萬畝安置流民以外,其餘的100萬畝全部用來發售。”
“去年最大的收益就是賣地的收益,其中淩水縣先後兩批賣了96萬畝土地,樂浪郡賣了100萬畝土地,刨除王府分成,實際賣地收入1480萬銀元。目前入賬的銀元是680萬銀元,還有800萬銀元待入賬”
“歸還貸款本金加利息合計460萬元,目前戶部國庫現有銀元220萬銀元,還有800萬銀元待入賬”趙石一口氣就把遼藩去年的收入、支出全部詳細的講解了一遍。同時,有戶部的官員將基本收支賬目全部呈交給楊競。
“諸卿有什麼意見?”楊競下令將各個賬本給承運殿裡眾大臣輪流看看,又過了一陣後,楊競問道。
“臣等無意見”眾人紛紛說道。該說不說,在管理財政這方麵,趙石非常的厲害,每筆賬目都記的清清楚楚,是難得的理財高手。這也是楊競為什麼器重趙石的原因。
“那就照準,通政司批紅吧”楊競笑著說了一句。通政司通政使杜宇立即上前,恭敬的拿起楊競的朱筆,在各個賬本上寫了“照準”兩個字,去年的決算就算過了。這套賬本在抄寫一套副本以後,送入庫房封存。
“議,見楊競點頭,便進入了會議的第二項議程。
其實遼藩也就200多萬人,每個郡也就20多萬人,不見得有什麼重大的工作。都是些開墾土地、興修水利等方麵的事情,楊競耐著性子,聽完了九個郡太守的彙報。內閣也批準了各郡的去年的決算,趙石代表內閣在各郡的賬本上簽了字。
至於說各軍,也就是五大邊軍,彙報的也無非是日常訓練、擴軍和參加戰鬥的情況,其實這些情況楊競比各軍總兵都清楚,不過該有的過程還是要有的。同樣,內閣也批準了各軍的決算,兵部尚書宋武代表內閣在各軍的賬本上簽了字。
大頭的工作還是在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這六部的彙報才是重中之重。所以楊競才把各部的彙報放在了最後。
“大王,臣兼任著吏部尚書,臣想彙報一下去年吏部的工作”見各郡、各郡彙報完畢了,吳晉開始正式彙報吏部的工作了。
“去年,吏部調整官員143名,其中三品以上官員13名,七品以上三品以下官員45名,七品以下官員85名。吏部官員的調配基本滿足發展的需要”
“除此之外,遼藩729個鄉,729名鄉長和729名鄉尉全部配備完畢,內閣的政令可以深入鄉鎮一級了。”吏部的工作其實就是選人用人,吳晉這一年很大一部分精力,就用在提拔、調配各類官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