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遼紡公司_苟在邊疆當藩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5章 遼紡公司(2 / 2)

海州縣往南是蓋平縣,往西是營州縣,這三個縣之間有大片的平原。這片平原距離遼水下遊還有一點距離,光熱充足,有楊柳河等幾條中型河流,灌溉水源有保證。

楊競的想法就是在這一批推行棉花種植,這片土地保守估計得有20萬畝了。楊競回憶著他那個時代棉花的產量;低產田棉花畝產量在180到230公斤左右,中產田在230到300公斤左右,高產田可以達到350到400公斤或以上,來估算這個時代的棉花產量。

中高產不想了,地產也不想了,但是一畝地能產150公斤,也就是300斤的棉花,楊競就心滿意足了。如果20畝棉花豐收的話,供給整個遼藩穿衣不成問題。

“鼎誠你看”楊競站在雪地裡,指著遠處的平原,“這裡大概有20萬畝的麵積,如果改種成棉花,肯定能使整個大遼的百姓都穿暖。戶部統計一下這個地方的土地所有權情況,儘可能勸百姓改種棉花”

“大王,臣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塊地當初是您率軍從高句麗手中收複的。後來時任遼東郡太守的餘敬中把這塊土地上的高句麗百姓都遷到了鬆江郡,然後土地發賣了”趙石回憶的說,整個大遼九郡的地形圖冊都在他的戶部管著,趙石博聞強記,自然能記住個大概。

“回大王、回閣老,這塊平原大概麵積是23萬畝,其中5萬畝為戶部官田,18萬畝為私田,具體分布是海洲縣3萬畝,營州縣10萬畝,蓋平縣5萬畝”跟在楊競和趙石身後的戶部遼東郡清吏司主事李嵩小聲的說道。

“哦?你記得這麼清楚?”楊競回過頭,看著有些緊張的戶部司官說道。

“回大王,臣供職的遼東郡清吏司負責遼東郡田地、戶籍、賦稅、俸餉等事宜,且趙閣老一直吩咐臣等要儘心王事、熟悉庶務,所以臣記得很清晰”李嵩低著頭說。

哈,這李嵩就是比較會做人,知道把功勞往自己的本部堂官身上按。其實現在生活中也是這樣,你的局長當著你科長的麵誇你的時候,你得說是科長領導的好,不能落下自己的直屬領導。

果然,聽完李嵩的話,趙石的臉色好看了很多,也笑著說,“臣有時候比較嚴厲,總逼著戶部的官員學習點業務”

楊競笑了笑,“那你說說,改稻為棉的政策能夠推行嗎?可能存在的問題在哪裡?”那5萬畝官田倒是好說了,主要是那18萬畝私田,百姓不一定願意種植棉花。

李嵩驚呆了,大王竟然問自己的看法,一時間竟然有些呆住了,趙石推了他一把,李嵩才反應過來。

“回大王的話,按理說,種植一畝棉花的收益是種植一畝水稻的五倍以上,但是臣擔心,百姓由於不善於種植水稻,同時擔心糧食不夠吃,反而種植棉花的積極性不高”李嵩小心翼翼的說。

“畢竟棉花不能頂吃頂喝,而水稻是實打實的大米”趙石補充道,“一旦種出了棉花沒人收購,百姓就會餓肚子”

趙石的話說出了“改稻為棉”的政策執行堵點,就是如何能讓百姓在種植棉花以後能夠吃的飽、能賺錢,隻有這樣,百姓才能積極的種植棉花。

“這樣,孤說幾個政策,你們戶部彙總成方案。”楊競想了想,“第一,步子彆太大,先期改種5萬畝,就把官田改了,私人的田地先不改”

這個政策就比較好,先是官田的所有權在戶部,農民抵觸情緒小。如果官田上改種成功、農民獲得收益,就會吸引私田上的百姓也改種棉花。

“第二,所有耕種官田、改種棉花的農民免稅一年,棉花種子官府免費發放,派人指導技術。同時,改種棉花的百姓,每戶每人補貼200斤糧食,保證一年的基本口糧”

免稅一年就意味著即使今年種植棉花失敗了,百姓也損失較少。更何況楊競還保障了今年的基本口糧,基本上解除了百姓的後顧之憂。

“第三,王府和戶部各出資百分之五十,成立大遼紡織紡織公司。由戶部委派人管理,主官正四品建製,負責收購官田的棉花、招募工人紡織,並對外出售棉布”

這個政策就是楊競作為穿越者的先進之處了,楊競知道,工業革命最先開始的行業就是紡織行業,所以楊競直接成了紡織公司,負責收購棉花和羊毛,紡織成布對外出售。這樣一來,既可以占據工業革命的先機,還可以增加財政收入。

衣食住行,這是楊競準備賺錢的十大行業。成立紡織公司,就是為了這個“衣”,運河集團就是“行”,以後楊競還會依次成立糧食公司、建築公司,總之事關民生的產業楊競都想抓在手裡。(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地球第一猛男 絕路成仙 重生:槍斷萬古,我為人族挽天傾 崩鐵:我大反派,開局團滅列車組 人在哥譚當神父,開局撿到小男孩 鬥羅:天使聖徒霍雨浩 曼聯王儲,但不會踢球 小廚娘的菜,今天又發光了嗎 獸世戀綜:茉莉精渣雌在星際爆紅 【快穿】路人甲是絕色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