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競現在是愈發的寵信餘成,可是楊競越寵信餘成,內閣和六部九卿的官員們就越發的敵視餘成。內閣大學士隻有三個位置,吳晉、錢峰和趙石但凡要有一個人空出來一個崗位,六部尚書們自然都想遞補進閣。按照餘成現在的受寵信程度,下一個入閣人選必是餘成啊,那群臣能不嫉妒嗎?
果然,距離上次楊競乾清宮冬暖閣召見內閣三位大學士和餘成後不久,就有禦史台禦史彈劾餘成在遼東郡太守任上貪汙納賄、違規納妾。當通政司的官員把彈劾奏折的本章遞到楊競的麵前時,楊競竟然有些懵了。
他不是不能接受有人彈劾餘成,彆說有人彈劾餘成了,就是有人彈劾他自己,楊競都不會說什麼。楊競奇怪的是,為什麼這封奏折是通政司呈報給自己的,而不是禦史台呈報給自己的?
按照大遼的製度,遼藩大臣們所有的奏折都是先送到通政司,再由通政司報內閣票擬後,呈送楊競。但這中間有兩個例外,一個是樞密院的軍令是直接呈報楊競的,另一個就是禦史台。凡是禦史台禦史彈劾官員的本章,都是呈報禦史台的最高長官:左都禦史,然後由左都禦史呈報楊競。
當初設計這套製度的時候,就是為了避免內閣和六部九卿袒護被彈劾的官員,在流程上上下著手。其實彆看就是一個流程的事,也能幫助不少人。比如張三和李四同時被彈劾,通政司把彈劾李四的奏折放在前,把彈劾張三的奏折放在後,這就可以為張三爭取至少10天的運作時間,或者轉移贓款、消滅物證。
其實這在衙門裡很常見,就比如說征地拆遷吧。先核量你家的房屋土地,與先核量你鄰居家的房屋土地,對於工作人員來說都是一樣的。但是有的人,為了讓工作人員先核量自己家的房屋土地,給工作人員送個十萬八萬的很正常。而且都不是讓工作人員多給自己核量,就是正常核量就行。
道理很簡單,誰家先核量,誰家先拿到補償款。就以1000萬補償款為例,半年的利息就是10萬多了,所以先核量先拿錢十分的重要。而這錢,負責核量的工作人員拿著也毫無心理負擔,畢竟我也沒給多核量,就是實事求是核量的。領導也隻是說了,這一片20戶居民半年內核量統計完,我先核量誰家不行?
“這彈劾官員的奏折不應該是左都禦史呈報孤嗎?怎麼你們通政司呈報?”楊競麵無表情的問。
“回大王的話,左都禦史秋華大人最近休沐,禦史台的折子就一並轉由通政司一並呈報大王了”通政司右通政劉仁跪在地上恭敬的說。
通政司是遼藩比較重要的一個衙門,主要負責各類奏折的收發、王命的上傳下達等工作。主要官員設通政使一人(正三品),左右通政各一人(正四品),左右參議主事各一人(分彆為正五品、從五品),司案4人(從六品)。
楊競這才想起來,秋華因為身體的特殊原因,這些日子請假了。其實秋華就是懷孕了。楊競為了獎勵秋華,允許秋華懷孕,秋華為了掩人耳目,在自己的心腹的保護下,躲在襄平城裡一個隱秘的小院裡。禦史台的工作,自然就有些顧不上了。
秋華在楊競很小的時候,就照顧楊競的飲食起居了。而楊競16歲就藩襄平,秋華更是大年夜和王世安及18名老兵一起,隨楊競逃出長安。楊競就藩以後,秋華掌管政保司,更是鞍前馬後,立下了赫赫戰功。所以楊競才給了秋華這樣一個恩典。
對,在這個時代,楊競對秋華所做的一切,就是恩典。秋華不過是一個掌事宮女,楊競竟然把她提拔到了正二品的高位。而且不僅臨幸了她,甚至五年之後,還允許秋華懷上楊競的血脈,雖然楊競不會給秋華的這個孩子任何的名分,但是對秋華來說,已經是所有宮女中最好的結局了。
不能用現代社會工業文明的道德觀,去評價一個封建社會的君主。更不能用一個正常人的倫理觀,去評價一個穿越者的行為規範。楊競能夠保持人性,不濫殺無辜,甚至還在力所能及的改善治下百姓的生活,那就是明君了。
看著案前的折子,內閣在票擬上明確寫了處理意見,就是嚴查。楊競冷笑一聲,並沒有批紅,隻是說道,“本王知道了,你回去吧”
劉仁是大遼第一次省考的二甲進士,自然不是傻子,他隱約能夠察覺出來楊競的不滿,當下也不敢開口,隻能恭敬行禮,“臣告退”
劉仁走後,楊競仔細的看了一遍禦史彈劾餘成的奏折,其實主要是兩條:一條是餘成在遼東太守任上,收受趙姓商人2000銀元的賄賂,幫助趙姓商人在鐵山縣西城門附近批了一塊地;還有一條就是彈劾餘成三年前,花了500塊銀元買了一對母女,並納為妾室,這有違人倫。
“這是在罵孤呢”楊競冷笑,餘成買那對母女的事情,楊競是知道的。餘成之所以買那對母女,就是因為三年前楊競巡幸遼東郡,獻給楊競享用的。現在禦史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把這個事情翻出來了,楊競怎麼可能不多心?(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