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 章 言儘意_家父漢武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3 章 言儘意(2 / 2)

“撤出商道吧。”堂邑父拍了拍兒單於的肩膀,“若是張將軍在這,也會下這種軍令。”

兒單於點頭,

人困馬乏,戰鬥力已經不允許他們再駐守了,兒單於想著,自己也要變變了。

部族騎兵,戰鬥力是強,但人數太少,兒單於暗下決心,要擴張兵力。

堂邑父笑著:“你們撤軍前,還要幫我個小忙,有一批貨等著你拉呢。”

“行。”兒單於答應得痛快。

兒單於和堂邑父都算是張騫的門生,二人時有競爭,但關係卻不錯,二人都不是中原人,有共同話題。

“唉,”堂邑父蹲到兒單於身邊,眼睛瞄向親兵校尉哈努,“他又怎麼了?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連肉都不吃了。”

兒單於沒說什麼。

“嘖嘖,算了,吃完後,我們就撤了。”

“嗯。”

兒單於點頭。

..........

掖月殿

“魚龍戲你不去看?”

“事務繁多,陛下,微臣還是陪著您吧。”

霍光抬頭望向劉據,又低頭整著桌案上文書,

看霍光處理政事,像是在目睹一場藝術,井井有條,頗具美感,若沒有霍光,劉據不知要批閱到幾點,

丞相本就有輔政的職能,隻不過這權力太大,在之後的朝代被一點點稀釋掉了,

明朝首輔權力大,明朝宦官權力也大,而秦漢時丞相的權力,比他們加起來還要大!

“各郡縣堪輿戶數,你都儘收在心,真厲害啊。”

劉據不禁感歎。

被陛下誇讚後,霍光靦腆一笑,

“微臣這不算什麼,隻是知皮毛罷了。”

“這還隻是皮毛?”

“是,”霍光點頭,“微臣所知都是從黃冊上而來,各地風土人情不同,微臣卻沒真正踏足過,也沒親眼見過,難免會有差錯。”

聞言,劉據想到,霍光也與自己一樣,出京的次數寥寥可數,自己最起碼還有前一世走過大好河山,霍光卻什麼都沒有,一方天地就是眼前的桌案,

“唉....”

“陛下何故歎氣?”

霍光青澀的麵容上滿是擔憂,不知陛下又為何事煩心,

“我是想著,大好河山,你卻沒怎麼見過,隻是陪著我的身邊,足足有十八個年頭了,如籠中雀,故長歎一聲。”

霍光卻完全沒有這想法,

微笑道,

“微臣倒是很開心,想著永遠如此就好了。”

劉據感動點頭。

霍光輕聲問道,

“陛下,學宮將成,是否要有論題。”

“是要有。”劉據說道,“取了個不錯的名字,易學宮....算是開了個好頭,以舅母風風火火的性情,入秋前就能建起來了,到時天下學子雲集,各論其道,未免太亂,要想些好的論題。”

霍光點頭稱是,

“最好也不要與經義有關,若隻論經義,與在太學沒什麼兩樣,名家之學倒是適合,但拖於口舌,是為爭勝,並非為理而爭....不好想。”

其實劉據心中有個辯題可以用,

鹽鐵之論,說是鹽鐵之論,實則涵蓋朝廷的所有政策,政治、經濟、養民無所不包,這次鹽鐵之論由桑弘羊代表官府,說是與生民儒生論政,但其實也不會聽他們的,無非是通過會議給一個民情舒緩的發泄口,

劉據記得,看鹽鐵論所言,代表民間那些人所論之政大多都沒有道理,反不如桑弘羊說得有理有據,

就說鹽鐵私營,還富於民,說得輕鬆,具體要如何做,卻是全無想法。

此一點,劉據就把論鹽鐵的念頭打消了,各方勢力論政,隻會越論越亂,倒不如弄些學術性又帶些思辨性的論題,劉據冥思苦想,想著在晉朝搜羅一翻,魏晉玄學此類議題簡直不要太多,

見陛下深思,霍光下意識放鬆動作,望向陛下的視線隻有崇拜,陛下所想無所不包,無所不通,最讓人折服的一點是,我們常人所學,都是學前人之學,而陛下所言,在前人身上找不到一點痕跡,完全是憑空而出,這是非常非常之難的。

而霍光所不知的是,劉據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年頭更長,巨人更高,劉據相信,所有事情都發生過,都可以在曆史中找到答案,

有了!

劉據微微開口,察覺到陛下欲語,霍光正襟危坐,連忙豎起耳朵聽著,生怕錯漏一字,

“心中生出道理,若沒有言語便難以表達。”

劉據眼睛大亮,思路愈發清晰,

“物就存在於此,非要定出名字,才可以分辨。”

“名字因物而不同,道理因言語而不同,到底是言語生出了道理,還是道理生出了言語?”

說罷,霍光似身子被猛衝了一下,緩緩睜大眼睛,

此辯題,霍光竟一時答不出!

反而,思索陛下之題,其中蘊含著萬千道理,

理與言,名與物....大道是否存在,是否說出才是大道,還是說就算不說,道就在那了呢?

見到霍光怔住的樣子,劉據心中暗笑,

此題確實難以給出正解,古往今來有無數人給出過答案,都有道理,卻無共論,此題一義是客觀存在和主觀意識,到底有何關係,

若是心學大家,解法便是心外無物,所有一切,都是心的反應,萬事萬物都是因你而存在,你睜開眼,世界就在,你閉上眼,世界就消失了,

有道理嗎?

有。

若是理學大家,又覺得不對,怎麼你不看了,世界就不存在了,物一直在,我們的知識要格物而來,先有物,再有知。

有道理嗎?

也有。

此辯題就是魏晉三大理之一,歐陽堅石的“言儘意”,另外二理都是出自嵇康,一為“聲無哀樂”,一為“養生”,按王導、王丞相的說法,道止於此,誰能把此三理辯明,這人就得道了。

此議題,用作易學宮第一辯,再合適不過。

超脫了政事,回歸到了人的身上,

“你可有想法?”

霍光搖搖頭,感歎道,“陛下,此論太過高深,微臣不敢胡言。”

劉據知道,霍光一定有想法,不過,霍光為人謹慎,不保準的話是不會說得,劉據也不過多詢問,反正霍光代表朝廷,在學宮爭論時,可不會眼睜睜看著朝廷丟人,

“此辯題做第一辯可夠?”

“夠,太夠了。”霍光長歎,“甚至比先生的天人感應還要高。”

誰說華夏人不思辨?

易學宮還未起,第一論“言儘意”已在掖月殿內生出,安靜等著天下學子折花解意。


最新小说: 我被恐怖BOSS拉進副本裡親 快穿:崩壞男主又在吃醋 紅霧末世:我綁定了無數極品女神 帶土:這次真給鳴人貼暖寶寶了 重生團寵的鮫人是九皇子的心尖寵 新還珠格格之燕泰情 穿越鬼滅殺瘋了,水柱大人臉紅了 嫌我功高誣我謀反?我真反了! 抗戰之血肉熔爐 無限進化之仙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