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初唐!
第四十六章馮盎遣子入朝
弄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宋易覺得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頗有一些撥開雲霧見月明之感。更是贏得了美人的青睞,就連走起路來都有些飄飄然的感覺。
“易哥,看你紅光滿麵的樣子,想必是抱得美人歸了吧。”
這邊宋易剛剛辭彆金繡娘,走出閣樓,就被程處默等人逮了個正著。
“去去去,這還用說嘛?哥們我出馬那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
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宋易今天的心情那可是相當不錯,所以也順帶著和程處默等人吹起了牛逼。隨後,眾人就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直到很晚了之後才分開。
……
翌日早朝。
房玄齡第一個走出隊列,說道
“啟奏陛下,臣觀嶺南部落首領馮盎、談殿等人互相爭鬥,已經很久沒有入朝。各地方州府前後十幾次奏稱馮盎意圖謀反。此事還望陛下定奪。”
房玄齡此話一出,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謀反一詞,不管是在哪一朝哪一代都是一禁忌詞彙,特彆是對於統治者而言,更是萬萬不能容忍。
果然,隻見李世民臉色鐵青,勃然大怒,狠狠的一拍桌子,怒聲道:“豈有此理,諸位,誰願領軍去給朕剿滅此賊?”
難怪李世民如此暴怒,一直以來,李世民都把目光放在了北方的突厥身上,想要一雪前恥,把當初頡利強加在自己身上的屈辱一一奉還。
而如今有了馬蹄鐵這樣的利器,正是李世民準備大顯身手大展宏圖之時,誰曾想你馮盎儘然搞了這麼一出,這不是廁所裡點燈籠——找死嗎!
李世民此話一出,武將一脈那是炸開了鍋,有仗打那就有功勞可以撈,於是眾將紛紛請命平判,其中,猶以程咬金、尉遲恭和侯君集等人最為積極。
正當眾人吵的不可開交之時,魏征站了出來。
“陛下,眼下中原剛剛平定,百姓正在修養生息,實在是不宜大動乾戈。
況且嶺南路途遙遠、地勢險惡,瘴氣瘟疫橫生,不適宜大部隊的駐紮,而且馮盎反叛的情狀還沒有形成,實在是不宜興師動眾啊!”
李世民見魏征說的言辭懇切,不似作偽,略微平複了一下躁動的心情,繼續問道“上告馮盎謀反者絡繹不絕,各地的奏疏已經堆積成山,如此情況,又怎麼能說反叛的情狀還沒有形成呢?”
魏征見自己的勸說有了效果,心頭微喜,繼而進一步說道“馮盎如果反叛,必然會分兵幾路占據險要之地,攻掠鄰近州縣。
而現在雖然各地時常告發他謀反,但是此時馮盎的兵馬還沒出動,這明顯是沒有反叛的跡象。
眼下各州府既然懷疑馮盎謀反,而陛下又不派使臣前去安撫,馮盎怕死,心存疑慮之下所以不敢來朝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如今的局麵。
如果陛下願意派使臣向他示以誠意,想必馮盎必定欣喜若狂,這樣就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既穩定了後方,又避免了興師動眾。”
李世民聞言,略一思忖,覺得有些道理。於是說道
“既然如此,哪位愛卿願意前往嶺南,會一會這馮盎?”
在武將們看來,又不是去打仗,愛誰誰去,我們這些大老粗們可乾不了這活。
而在文官一脈看來,這去嶺南可不是一個好差使,山高路遠,交通又不便,萬一在路上出了什麼岔子嗝屁了,那可就樂子大了。
於是抱著反正不是我提出來的,愛誰誰去的心態,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
殿中一時之間有些安靜。
魏征有些無奈,正準備自己上前應允之時。一道身影先他一步,越眾而出。
“陛下,臣願往嶺南,向馮盎傳達陛下旨意。”
眾人定睛一看,卻原來是員外散騎侍郎——李公掩。
說起這員外散騎侍郎這一官職,諸位可能有些疑惑,其實這就是皇帝的顧問、諫臣,有些類似於現在的中央辦公廳秘書之類的。
見有人自動願往嶺南,李世民很是高興。
於是親自下令李公掩持旌節往嶺南慰問馮盎。
事後,果然不出魏征所料,馮盎其實並沒有反意,在李公掩入嶺南說明來意之後,很是爽快的派遣自己的長子——也就是馮智戴隨李公掩入長安,明麵上是進京述職,實際上確是有把馮智戴作為人質之意,以此來表明自己的心易。
李世民龍顏大悅,對李公掩官升一級。對於魏征更是讚賞有加,揚言道“魏征讓我派遣一個使者,嶺南就得以安定,勝過十萬大軍的作用,不能不加賞。”
於是賜給魏徵絹帛五百匹,金銀器物等若乾。
……
再說宋易這段時間那可是過得相當滋潤,自從和金繡娘表白心跡之後,這貨可是三天兩頭就往蒔花館中跑。
除了偶爾去自己的封地大王村那邊逛一下,了解了解情況,基本上都是在蒔花館中度過,就連早朝也很少去參加。
廢話,換做是你,你是願意去朝堂之上和一幫老梆子勾心鬥角還是願意和美女談談人生談談理想,順便培養一下感情。是個人都能都會做的選擇嘛。
當然,經過這些天的努力,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兩人的敢情迅速升溫,就差最後一層窗戶紙沒有捅破了。搞得竹棋經常受不了這兩貨,隻要宋易一來,就躲一邊去了,省的耳根子遭罪。
然而可惜,悠閒的日子總是短暫的,不知是不是李世民實在看不慣了還是怎麼的,這一天,宋易接到了一道聖旨,準確的來說,是一道封官的旨意,打破了宋易平靜的生活。
前來傳旨的還是宋易的老熟人張宗。
李世民的意思很明確,就幾句話,意思是宋易怎麼怎麼有功勞啊,能力怎麼怎麼出眾啊什麼什麼的,然後就賞了一個不知道乾啥的官職——右武衛中郎將。
對彆人來說或許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兒,但對宋易來說就不怎麼美好了,不過胳膊終究是擰不過大腿的,在心裡默默圈圈叉叉李世民數千遍之後宋易還是默默接受了這個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