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的效率還是很快的,沒兩天就已經出稿了。
李劍垚也沒耍大牌讓人家把圖紙給送到家裡去,而是去單位看了看。
設計的需求早就告訴過他們了,隻是他們真的對北方的供暖不太了解,鍋爐房的位置和大門的動線有點遠,而且不知道搞個煙囪。
“鍋爐沒見過?就是個大一點的燒水的東西,用來給水加熱,然後通過水循環來提升室內熱量。
大概結構是這樣的。”
李劍垚耐心的給設計師畫了示意圖,小夥子很快就明白過來。
“現在內地的小型供暖鍋爐的有效覆蓋範圍是500米左右,所以供暖距離上得考慮。
還有,鍋爐是燒煤的,需要滿足出入方便的特性,至少讓卡車過來,也要有個儲存煤的地方,到時候你可以問問那邊的人,一個冬天大概需要燒多少煤,再去考慮儲存空間的大小。
還有,那邊冬季刮西北風,由於煤燃燒的不充分,你還得考慮風向,不能讓煤煙刮到主要建築區域裡去。
當然,如果燃燒效率改善就可以不用考慮這個問題。
當然如果你能解決燃燒效率的問題,就可以在設計上讓鍋爐房靠近主要建築。
這個可以去看看國際市場上有沒有合適的辦法,如果設備不貴又耐用的話,也可以考慮買入。
得你具體看過之後才能有把我。
另外最重要的是這個設計的牆體厚度是不夠的,過幾天你和我一起去感受下北方的寒冷你就明白了。
看看他們的牆體厚度,耐用是一方麵,禦寒才是主要的。”
設計師叫陳江生,不是最優秀的,但是優勢是他老子是內地過來的,隻有他的普通話說的不那麼費勁。
“好的老板,您的意見我會記錄好的。”
“還有,教室的麵積要搞的大一點,不能說隻按照一個班40人的規模去設計,內地人口增長的速度還是很快的,也許短時間不能滿足需求的話,一個教室裡可能會擠進去50或者60名學生。
我們搞的不僅僅是基礎設施,更多的其實還是教育公平,讓更多的孩子能夠有受教育的機會。
教室大一點,就會多幾個孩子有書讀。”
“老板的格局我是望塵莫及的。”
戳了戳他的肩膀,
“少拍馬屁,多做事!”
該死的四眼仔,這麼容易就看透了他老板,真是該死!
翹著嘴的李劍垚為了不讓父親和老舅抓住,很快就悄悄的溜走了。
下樓之後也沒選擇開車回家,而是步行看看現在的香島街景。
過年的氛圍感還沒有完全褪去,紅燈籠和彩帶有的還懸掛在招牌旁,當然,巨大的招牌一直都是香島的特色,隻要不影響雙層巴士的功過,他都敢弄成天橋似的。
不知不覺走到碼頭,這裡靠南一點就是寫字樓林立,往北一點就是碼頭,白領和碼頭工人穿梭著,小商販們各種吃食也穿插其中。
李劍垚買了一份魚丸,跟趕集似的,隨著人流往前湧動。
直到,一個懸掛一個不大的招牌的“京城餃子”映入眼簾。
在李劍垚眼裡,那不是一個餃子攤,而是200億。
湊過去張嘴,
“老板,來份餃子!”
“好嘞,要什麼餡的,帶走還是在這裡吃?”
大姐的話,回答的很利索,隻是粵語裡帶著強烈的琴島口音。
“有什麽餡?在這吃!”
“三鮮,豬肉!”
“那來份三鮮吧!”
“找地方坐好哈,馬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