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那玩意是大白菜啊,想要多少就來多少?
總之該有的時候就會有的,到時候我肯定是要第一時間告訴你的,你想跑也跑不掉。”
大表哥不再多問。
李劍垚看了看時間,覺得這個時候不能浪費。
“咱們去民政部門開個介紹信吧,這樣就不用表哥你再跑一趟了。
我答應家鄉的老師和公社書記,在十五之前就一定把事情處理好。
到時候還得研究圖紙、縣裡審批、材料準備之類的,再有一個多月天氣該回暖了,早點建設,也好滿足九月份招生和入學的需求。”
大表哥罕見的對李劍垚沒招待好表達不滿。
“你好歹讓我喝口水的,整天表哥表哥的,連口水都舍不得!”
“怪我!怪我!我以為你這樣的高手一般來說是不會喝外麵的水的。”
“彆的不喝,你得喝應該沒事。”
“那是我的榮幸!”
倒了杯茶,大表哥一飲而儘,然後就拿起茶壺自己伺候自己。
看來是跑腿把他給累著了。
叫上韓建平,三人去民政部門開具了介紹信,上麵寫了韓建平、何太衝、陳江生、黃鼎、蔡文行幾個人的名字以及行動目的、事由之類的各種信息。
李劍垚想,要不是內地人才稀缺,也不會搞的這麼複雜,簡直麻煩的很。
也幸好帶韓建平回來了,沒有他這個“內地貨”帶領,原則上是不允許另外四個人單獨行動的,或許還要有關部門派人一路同行才可以。
辦完了這件事,李劍垚和大表哥分道揚鑣,帶著韓建平去了銀行。
李劍垚本來想讓他們帶幾張支票,但問過銀行之後得到的答案是支票還不能通兌,京城的支票,紅山縣那邊用不了!
而現金的話,大團結十萬塊就得一個手提箱那麼多,而兩家學校的翻建資金李劍垚準備讓他們帶50萬過去,顯然現金的方式很不好實現。
最終在銀行又辦理了一個存折,可以通存通兌的那種,並且還先給紅山那邊的銀行打了個電話才算辦利索。
到時候他們拿著存折就可以取現,也可以進行賬目劃轉,用多少取多少那種。
韓建平他們第二天就啟程,李劍垚也在家裡給津河公社的表叔那裡打了個電話。
“下午,我聯係的基金會的人就到津河車站,我讓他們直接去公社找你,你得給人家安排食宿。
得住的暖和點,千萬彆生爐子給人家熏死了!”
“哎呀,你放心吧!屋裡的炕給燒的燙屁股那種,不生爐子!
可不能給財神爺熏死了!
對了,我跟縣裡彙報了一下,縣裡表示隻要不讓他們掏錢,是同意建設新中學的。
教育局那邊我過年也走動了一下,他們跟你說的差不多,全縣初中生的規模其實已經很大了,紅山中學擴招和建設新高中也迫在眉睫,隻是苦於現在的條件,他們也跟縣裡打過招呼,但被縣裡以錢不夠為由推了。
這次咱們也算是解決了他們的難題,在師資上會幫咱們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