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劍垚麵色沒什麼變化,陳江生壯著膽子繼續解說。
“太太說都聽老太太的,我又簡單給設計了一下,鋪上小徑,既不耽誤種菜,也不會在雨天弄的滿腳的泥。
就是這麼個院子,有這麼一塊菜地,顯得有些。。。”
“有些格格不入吧?
你不懂,我們都是泥腿子出身,對土地有著非常特彆的感情,你可能認為這麼大的宅子要是綠植也是好看的樹木和花花草草更合適點。
但對我、對老爺子、老太太來說,有點能結果的樹木、蔬菜才是最接地氣的。
從來居京城都大不易,人口多就意味著新鮮蔬菜的供應能力不會太及時,夏天的時候能吃上一口自家總的蔬菜,不但安全,還能有滿足感。
我又不是什麼人雲亦雲的人,自家的宅子,自己覺得舒服就合適,不用去考慮彆人的眼光。
我奶奶彆說種菜了,她就是讓我給莊稼上點大糞我都得想辦法滿足。
至於臭不臭的,不是什麼重點。”
“老板還是你最孝順,老太太有您真是有福氣!”
何太衝終於得到了機會,馬屁拍的又及時又貼心。
陳江生無辜的看著他,知道這家夥無恥,但沒想到活兒自己乾了,馬屁讓他給拍了。
爺奶的二層小樓,東側的樓梯設計的和房子渾然一體,徒步上去就是退台,防雨防腐的柚木地板鋪就,往前看院子東側的菜地現在光禿禿的,豆撅子架都被拆掉了,一路遊廊到菜地的位置有個亭子。
亭子有步梯連通菜地,看來乾活兒累了還可以到亭子裡去歇歇。
再往南,牆角的位置現在光禿禿的,預留的假山的位置、樹的位置都是空蕩的,現在運輸能力太差,總得重量太大實在是不好弄。
假山、泰山石什麼的,等李劍垚高興的時候用空間搬運大法給弄一下就了,低碳環保,不產生任何工業消耗。
一大片的魚池,跟個大號的鴛鴦鍋似的,呈現不規則的圓形,水路蜿蜒,中間還有小橋相連,看上去總感覺跟留園的那種調調。
門前的地麵也不是光潔的,而是花街鋪地的樣式,地麵上用石子拚好了圖案。
“請蘇州的師傅過來了?”
“老板慧眼!我聽小陳說這個院子是給老爺子老太太住的,設計上有蘇式的情調,剛好在蘇州的時候請人修園子,有幾位老師傅手藝特彆厲害,就請過來了。”
李劍垚看著何太衝,這個以前的混混,如今學習能力和見縫插針的能力很強嘛。
“那你回頭再去打聽打聽,有沒有存量的金磚,有的話無論多少錢,隻要品相好,就先收起來。
注意不是黃金,是鋪地麵的那種方形的物件,那玩意隻在蘇州產,存量應該不多,但也不是沒有,有多少算多少吧。
價格上你自己做主。”
喜歡重回60年代不遺憾請大家收藏:()重回60年代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