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大會召開。
核心議題有路線、思想、人事和經濟政策四項。
雖然李劍垚不是d員,但在經濟政策討論層麵儼然被當成了專家,被拉到了現場。
當然不止是李劍垚,還有中策辦其他的各類問題的專家,其實也很好看,書卷氣濃厚的基本都是,京大的就不少,清大的也不少,還有在京其他一些大學的教授們。
當然大家也默契的不談論這些不該說的,隻交換自身的一些看法。
李劍垚並沒有發表什麼意見,聲稱自己年輕,還需要多看多學,被老學究們說謙遜有禮,被熟悉的人說小子雞賊。
這種場合自己不想多說什麼,也不想被人多注意,但在農業發展、企業管理自主試點和外資利用三個議題中都舉手表示支持。
但會議中期就批複了經濟改革的措施,對於李劍垚的影響就是被點名給首批試點單位上上課。
第一批的試點國企有六家,首鋼、申柴、津門自行車、寧江機床、本鋼以及江城國棉。
對於自主權的劃分部分是有明確文件的,但是對於陣營外的天空這幫家夥還真是知之寥寥。
眼前的十幾個人也跟那些大學生一樣,眼神中充滿了清澈,要是他們不時不時的抽根煙喝口茶啥的李劍垚也當他們是自己的學生了。
“說實在的,我能站在各位麵前是被領導指派的,這算是個行政任務,要不然以我一個臭老九估計很難有機會見到各位,尤其是各位都是大廠的領導,行政級彆上,大家不是正廳就是副廳,拎出來最次也能領導一個市,今天算我高攀各位了!”
李劍垚給各位拱了拱手,台下的幾位擺了擺手,坐姿卻沒有學生那般端正,甚至還笑吟吟的看著李劍垚怎麼裝比。
“京城算是我的主場,各位不要起哄,上麵派我們來自然是有用意的,我們上課就要好好上,下了課嘛,有什麼問題也可以請老師喝一杯仔細問問,大夥兒說是不是啊!”
首鋼的周廠長有行伍經曆,嗓門大,這幾隻大貓小貓裡他算是大個的,先維護了下課堂秩序,但效果等同於沒有。
李劍垚朝他點了點頭。
“周廠長說的沒錯,各位既然來了,哪怕我說的再不好,也要勉為其難的聽我說上那麼幾句,說的不對的地方,大家擔待一下,萬一說的有那麼點意思,也算是意外收獲不是?”
見李劍垚態度挺好,有鼻孔看人的家夥也把臉和黑板形成了平行狀態。
“今天來的六家,都是已經批複的首批試點企業,其中有兩家鋼鐵企業,一家機械企業、一家輕工企業、一家裝備製造和一家紡織企業。
按照我對會議精神的理解,領導們希望我們這幾家率先做出嘗試,不但從自主權範圍上進行了放寬,同時安排各位來聽一聽研究經濟學的學者怎麼看待新的改變,是領導們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希望大家不要辜負領導們的期望。
先說幾組數據,按我手頭的資料,首鋼和本鋼年產量分彆是179萬噸和162萬噸。
同期,有些鋼企的數據我也略知一二,比如新日鐵目前是產能最高的企業,年產量是3420萬噸,第二名是醜國鋼鐵公司,產能是2830萬噸,第三名西德蒂森克虜伯,2620萬噸,第四名英鋼聯,產能1970萬噸,第五名,醜國阿姆科鋼鐵,1880萬噸。
周廠長是軍人出身,應該了解過二戰,拋開其他因素,戰爭打的就是資源,鋼鐵在當前的經濟社會中可以變成機床、可以變成汽車、可以變成自行車、也可以變成鋤頭鐮刀。
但在戰時,一切鋼鐵產能一定是優先服務於軍備。
我們今年全國鋼鐵的總產能大概是3100萬噸左右,比新日鐵一家都要少了將近300萬噸。
如果,我是說如果,有那麼一天,我們再遇到幾十年前那樣的情況,從鋼鐵產能上來說,我們到底有沒有拚的資格?”
周廠長仿佛寒冬裡被潑了一盆冰水,立馬掐掉了煙,蓋上了茶缸的蓋子,端正的坐了起來。
其他的幾位也紛紛掐掉了煙,坐的有點學生的樣子了。
“從自動化水平上來看,本鋼的人工測溫占比在70,而新日鐵完成了全數字化控製,人有人的經驗,數控有數控的科學性,這點你們從事鋼鐵生產的自然知道哪個更穩定。
成材率上來看,我們的平均水平隻有65,而小日子的成材率高達85。
粉塵排放,首鋼是每立方米360毫克,目前國際的標準是要小於100毫克。
問題的根源相信大家也都清楚,更新技術、提升效率才是要務。”
“申柴的同誌也彆幸災樂禍,目前國際領先的有醜國的康明斯,西德的道依茨,小日子的小鬆,他們的升功率基本都在20以上,而申柴的主流型號6135機是11.3,差了一倍。
大修走起最長的是道依茨,2.5萬個小時一次大修,康明斯目前是2萬小時,小鬆是1.85萬小時,而我們的機器是6000個小時就要一次大修。
國際目前已經普及了電子噴射技術,我們目前采用的是機械調速器。
在材料上,缸體灰鑄強度是200兆帕,康明斯的球墨鑄鐵大於450兆帕。
在油耗上,我們仍然要高出人家32來。
同學們,我們在國內市場,可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但在國際市場上,我們已經落後了不止一代。
課本上,我們教給小孩子的曆史書中早就寫明了,1842年我們因為落後挨了打,帝國主義的船堅炮利讓大清吃夠了苦頭,簽訂了無數的恥辱條約。
我們新東大的工業化搞了幾十年了,我們是有成績的,但是不能自滿,尤其是過去的十年我們幾乎陷入了停滯,而外部正在飛速的發展。
今天的主題不是讓大家丟麵子的,而是要強調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在保障質量的前提下提升效率,在提高效率的前提下保證質量。
落後很可怕,但跟可怕的是不自知,隻要積極改進技術,我們總有迎頭趕上的一天。”
喜歡重回60年代不遺憾請大家收藏:()重回60年代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