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垚骨子裡是討厭過節的,任何節日都討厭。
但孩子們不一樣,他們喜歡的緊,尤其是節日到來,他們可以擁有新衣服,糖果,鞭炮以及大人們的寬容。
孩子們跟旋風似的,吵吵鬨鬨,跑來跑去。
早上貼完春聯後就這樣陷入了不知疲倦中,孩子們像是吃了什麼東西一樣興奮。
李劍垚抱著立夏在門廊裡賣單,立夏也想去跑,但仿佛感受到李劍垚不是特彆開心,小爪子當暖手寶給李劍垚捂了捂耳朵,又塞到李劍垚胸口去暖手,如此往複。
“把手悶子戴上,爸爸不冷。
要和哥哥姐姐們去玩嗎?”
“要去!”
“那你慢點跑,不要去踩雪,也不要去魚池那邊。。。”
“也不要爬門廊的靠背,不要爬假山,不要爬樹,不要出院子,不要離開視線,更不要去放鞭炮,爸爸你說的我都能背下來了。”
給立夏帶好帽子,圍脖又緊了緊,再檢查了一遍腳脖子是不是漏風,拍了下小屁股。
“那說明我閨女太聰明,這都背下來了。”
“還有渴了餓了就回來找爸爸,要上廁所也要回來找爸爸!”
“對對對,去玩吧!”
吧唧一口,立夏從懷裡溜下去,甩開小腿兒就跑,嘴裡喊著哥哥姐姐,我來呐!
女人們多紮進了廚房,男人們喝茶抽煙,李劍垚其實是負責看孩子的,不過李劍垚把這個責任推給了初一和方博,代價是那個火藥紙的左輪又人手一支。
孩子們依托地形,展開了軍事訓練,槍是近攻武器,他們還會用拆開的小鞭和摔炮做投擲武器。
初一和方博還有彈弓,可以遠距離投擲,遠遠的拋出去,對敵方陣營造成了驚嚇。
孩子們分成了兩組,但他們好像無師自通了扮演了軍事主官、參謀和士兵,進行了襲擾,佯攻,總攻等多重戰術。
好像打仗這玩意是刻在基因裡的東西,不自覺的就能把戰略戰術用出來。
要不是花園裡的菜地那邊土有點硬,他們都要試著挖戰壕了,沒挖動是他們最後放棄的原因。
當廚房裡飄來炸丸子的香氣的時候,雙方才進行了休戰,一群土猴子衝到了廚房,對此地展開了包圍和掠奪。
爪子裡是新出鍋焦香酥脆的丸子,屁股上是他們老娘的巴掌,地上是他們老娘擊落的武器,外麵是李劍垚看熱鬨不嫌事大的嘲諷。
“讓你看孩子,你瞅瞅把孩子們看的,一個個的,挖菜窖去了?”
“這可不怪我啊,我越是不讓他們乾,他們越來勁,要不是您說大過年的讓孩子隨便玩,他們哪能得了聖旨似的肆無忌憚。
再說了,廚房的事兒您也搭不上手,您過來乾啥?”
麵對趙女士的無端指責,李劍垚當然要反駁。
“你管我,還不趕緊領孩子們去洗洗,待會兒你奶看著了罵死你!”
“我奶才不會大過年的罵孩子玩,初一方博,你領弟弟們去洗洗,換換衣服,不許再玩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