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甚至七八個屍體抱在一塊,燒成了軀乾,很明顯樹林被火點燃後,這些人沒地方跑,最後抱在一起被火被火燒死。
許多英法士兵沒見過這場麵,直接吐了出來,
........
“”不要看了,這就是戰爭的殘酷,都快給我布置防線,打掃戰場“”
......
法國將領看著士兵們左顧右盼,他朝這些人怒道:
“”都給我快點,行動起來,長毛隨時有可能卷土重來“”
“”大家都給我小心點“”
這些英法士兵一部分人前往前方布置防線,一部分人開始搜索了一下戰場。
可除了屍體還是屍體,活人倒是發現幾個,這些活人在炮火中僥幸活了下來,估計是受傷太重,長毛撤退的時候帶不走他們,值得將他們拋棄。
“”求求你,救救我“”
“”救救我“”
麵對這些受傷活人的求饒,洋鬼子沒有絲毫同情心,他們先將這些太平軍士兵的口袋翻了出來,看有什麼值錢的寶貝,或者銀子。
有銀子就塞到自己口袋裡。
洋鬼子搜完身之後,直接用槍托朝這些太平軍頭上砸,一下......兩下.....三下,將腦袋瓜子腦漿都砸了出來,活活砸死。
白色的腦漿流了一地。
.......。
戰場搜索完畢之後,確定周圍是安全的,英國指揮官才對著手下說:
“”搜索已完畢,長毛已撤,趕緊向後方報告,部隊可以登岸了“”
隨後,姚江對岸的英法大部隊以及清軍,開始不慌不忙的乘坐小船渡江。
他們幾十艘小船用了一個晝夜,才將2萬多人,幾十門大炮,全部運上了江對岸。
洋人渡江行動,一切進行的很順利,中間過程沒有遇到一點阻礙。
8月17日。
英法聯軍以及清軍開始向慈溪挺進,當大軍到達慈溪外圍五公裡的時候,卻停住了。
因為探子來報:
“”太平長毛沒有重點防守在慈溪城,而是在慈溪外圍挖了巨大的坑道“”
“”這些坑道將慈溪圍繞,他們在坑道布下重兵“”
原來,現在的太平軍學聰明了,他們在寧波,餘姚,以及姚江對岸嘗試過洋人巨炮的厲害。
所以他們知道,慈溪城肯定是頂不住洋人巨炮的炮擊。
連寧波這麼一個城牆壁厚的城池都擋不住洋人的巨炮,慈溪那裡城牆怎麼可能擋得住呢?
所以太平軍首王範汝增,戴王黃呈忠,以及敗退歸來的誌天義何文慶早就改變了防守策略。
他們將部隊拉至城外,派人挖掘長長的坑道,然後再坑到後麵再挖掘巨大的坑洞。
俗稱貓耳洞。
洋人巨炮轟擊的時候,他們就躲在坑洞內,躲避炮彈,等洋人步兵衝鋒的時候,他們在出來射擊。
這套戰法,我們早就說過,他大規模使用的時候是在歐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但是這套防守戰法,卻是太平軍發明的,他們領先於洋人將近半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