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色大宋!
至於嶽家軍的士兵。
有王貴的背叛,有王俊在軍中作內應,加上宋軍重兵壓陣。嶽家軍的士兵大部分解散,這些士兵基本上全部是從北方來的,也沒有家可回,很少的一群人回到北方繼續抗金,大部分留在襄樊等地,一小部分則留在當年嶽飛鎮守的漢陽軍。
孟林,便是留在襄樊等地的代表人物。
高仁的副將懂,他知道高仁的話是什麼意思。此時的漢陽軍正處於一個決斷的十字路口,未必所有人都願意北上宛城。
也不一定所有人都不想再跟著朝廷。
若是高仁身邊的這些原本信任的人不願意走,殺他高仁便是,彆牽連其他人。
彆象嶽家軍當時那樣,傷了太多無辜。
高仁已經作出決斷了。
副將到了營中,找到幾個信得過的,把高仁的原話講了。
沒有人不高興,他們的祖輩經曆過嶽家軍的瓦解,他們懂。
各營開始秘密作準備。
再說鄂州城內。
蘇師旦正在研究如何借軍需采購讓王禾強滿意,也讓自已得到應得的一份,同時也喂給楊次山一小部分。
而楊次山兄弟二人呢,正在一處商人的彆院歌舞升平。
王禾強召集,沒找到楊次山兄弟,隻找到了蘇師旦。
“蘇兄,大事不好,大事不好。”王禾強急了“宛城軍南下,棗陽軍被偷襲全軍覆沒。隨州軍去救援,還不知結果,信陽軍敗了,信陽城也丟了。應山縣縣令這是無恥的敗類,他竟然帶著縣內戶籍投了宛城叛軍。”
“我們,怎麼辦,怎麼辦?”
蘇師旦嚇了一跳。
他聽到的計劃是,假打,楊次山敗一次,然後自已力挽狂瀾,再由襄陽軍出兵配合,這樣功勞便非常容易分配。
楊次山敗,背上丟了輜重的罪名。
自已帶人勝,拿功勳與好處回家。
可怎麼變了。
棗陽怎麼就丟了。
難道是……
蘇師旦想到了一種非常恐怖的可能性,那就是宛城這些人已經不聽韓家的話了。
或是辛棄疾野心勃勃,要自已作大。
不,不。
或許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發生了什麼事情,讓計劃發生了變化。
“蘇兄,蘇兄。”看蘇師旦在發呆,王禾強急急的催問。
蘇師旦說道“請王知府備紙筆,我要立即給我家主君寫信。”
“好,好。”王禾強心說求援肯定是沒錯了,蘇師旦給韓侂胄寫信,那就是請朝廷想辦法。
紙筆送來,王禾強又問“叛軍就是眼前,咱們怎麼辦?”
廢物,果真是廢物一個,除了貪錢之外有什麼本事,蘇師旦卻是很冷靜“高將軍那邊可有聯絡。”
“這個,忘記了。”王禾強大叫著“來人,來人,拿我的名帖派快馬去請高將軍,速去,速去。”
蘇師旦又問“這次平叛的主帥楊次山呢?”
“找不到,又加派人手去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