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師團是日軍老牌勁旅,參加過一戰期間的山東戰役,製造了震驚中外的濟南慘案。
其後的侵華戰爭中,該師團又陸續參與了淞滬會戰,南京會戰,廣州會戰,雙手沾滿了中國軍民的鮮血。
日軍占領緬甸後,十八師團駐守胡康河穀,擔負著掐斷中印交通、伺機攻入藏南印度的重任。
1943年10月,中國遠征軍從印度阿薩姆邦東進,穿越野人山地區,攻向胡康河穀,全殲了駐守該地的十八師團(孫立人將軍下令將這些欠下中國人民累累血債的日軍被俘人員全部活埋)。
陳功讀到此節,不禁拍案大呼乾得漂亮!
在攻占胡康河穀這處戰略重地後,兩國軍民開始建設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加上其後不久的英帕爾戰役,戰爭雙方態勢發生轉變,駐緬日軍開始收縮戰線,全麵防守。
坡田太郎的日記中,對於胡康河穀的失守,十八師團的全滅,井上真彥的死亡,表達了強烈的哀痛。
陳功尤其注意到這麼一句悲哉,入緬以來,我輩軍人數年之謀劃,數年之戰果,數年之積累,竟沒於一日乎!
謀劃可能指入侵印度,戰果可能指戰場態勢,積累又指什麼呢?
軍事物資應該算,金銀財寶也應該算吧。
或許這才是這本日記中最值錢的所在!
陳功在穀歌上查找胡康河穀戰役的相關細節,並沒有找到有大規模繳獲的記錄。
或許是被參戰軍隊瞞了下來?
陳功想了想又覺得不大可能。
當時民國軍隊作戰英勇,紀律卻沒有那麼嚴明,如果真有大繳獲,戰後已這麼多年,早就該有消息流傳出來。
聯係到坡田太郎日記中偶爾提到的施工設備,陳功眼睛一亮,心中有所猜測。
很可能是被埋藏起來了!
胡康河穀坎木村!
他在穀歌地球上研究了好久,通過和終點比對,好不容易才找到那條史迪威公路,隱沒在連綿不絕莽莽蒼蒼的大山中,但是卻怎麼都找不到那個坎木村。
胡康河穀西、北都緊挨著野人山地區,這裡曾吞沒了數萬遠征軍將士,偏遠蠻荒,人跡罕至,卻又遍伏殺機!
此地現在是克欽族的領地,由克欽獨立軍(kia)把控,外人很難進入。
陳功下了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找機會去實地走走看看。
哪怕找不到那些可能還存在的寶藏,能找到先烈們戰鬥過的痕跡也是一樁幸事!
接下來,他給整本日記一頁頁拍照留存,然後帶著日記和照片去了衛生間,徹底地毀屍滅跡。
臨睡前,陳功發了條消息給裘老爺子,拜托他幫忙查找有關胡康河穀戰役的詳細資料,最好能找到兩軍當時的戰地地圖。
裘老爺子是考古係的,總是和曆史搭界的嘛,他是這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