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還有哀章,在采購鐵礦原料時中飽私囊。
嚴光這辦事效率也杠杠的,證據都是確鑿,讓人無法辯駁。
這倆人原本還密謀讓文齊不能按期出征,到時候再參他個貽誤戰機之罪,沒想到的是,文齊竟然會搜集證據來了個先下手為強,這倆人措手不及算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了。
看了這些證據後滿朝嘩然,王莽龍顏大怒,當即讓魏忠去徹查此事。
王尋和哀章做夢也沒想到,平時默默無聞的文齊竟然敢在朝堂之上彈劾他們。
他們雖然馬上就跳出來進行狡辯,可是王莽本就多疑,自然不能聽信他們的狡辯言辭。
王莽下旨在查清此事之前大司馬王尋暫停經辦裝備騎兵事宜,以及總管後勤之事。
國將哀章也停職,配合調查。
並下旨讓太師王舜暫時接管王尋經辦的一切事務。
經此一事,朝廷風氣為之一振,有王舜給做後勤保障,文齊終於順利領到了裝備精良的騎兵軍隊,不日即將開赴前線,抵禦匈奴。
文齊再次來到如家酒樓麵見劉秀,“此次多虧賢弟相助,為兄才得以順利出兵。”文齊感激地說道。
他心中其實也在好奇,劉秀一個太學學生,是從哪搞到那些隱秘的情報的。
“大哥客氣了,我們身為炎黃子孫,外敵當前理應為國家排憂解難。”劉秀微笑著回應。
“不過,此次雖然揭露了王尋和哀章的罪行,但他們在朝中根基深厚,此事恐怕還動不了他們。我們還需小心應對。”文齊擔憂地說。
“沒錯,大哥馬上就要出征上前線,這些人既然盯上了大哥,怕是還會在途中下絆子,大哥一定打起十二分精神,萬萬不能掉以輕心。”劉秀說道。
文齊見劉秀關心自己的安危,心裡也甚是感動,自從兩人結交為朋友以來,文齊都對劉秀的印象非常好,認為劉秀將來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文齊端起酒杯,“賢弟放心,為兄心中有數,定不會讓那些奸人得逞。”
劉秀舉杯與他相碰,“大哥有用得著小弟幫忙的,也儘管派人來通知我,小弟定竭儘全力相助!”
說罷二人一飲而儘。
就在這時老掌櫃進來找到劉秀,在劉秀耳邊耳語起來。
劉秀聽完哈哈大笑,“這事兒啊,我知道了,我跟大哥說!你且下去安排吧!”
原來是天地會的同學們,想要為文齊送行,又怕自己這些窮學生和執金吾大將軍說不上話,特意讓老掌櫃給文哥說一聲讓劉秀給搭個線。
文齊以為他們說的事與自己無關,便自顧自的吃菜喝酒。
待老掌櫃出去,劉秀才俯身過來跟文齊說道“大哥,是小弟的一些同學,聽聞大哥即將出征迎戰匈奴,特意要設宴為大哥送行。我尋思著,咱們不如一起過去熱鬨熱鬨。”
文齊一聽欣然應允,能在出征前與好友們相聚,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於是二人起身出來包房,老掌櫃一看他們出來立即引領他們去了一間更大的包房,隻見屋內已經坐滿了天地會的同學們。
眾人見到文齊,紛紛起身行禮。文齊連忙擺手,示意大家不必拘束。
一場宴席,眾人相談甚歡。文齊也感受到了年輕人的朝氣蓬勃,心中的煩悶頓時消散了許多。
酒到酣時,劉秀腦中搜羅了半天終於想起一首詩來,於是起身高呼他要賦詩一首送與文大將軍。
眾人一聽京城大才子文哥又要賦詩,頓時滿屋鴉雀無聲,都期盼的看著劉秀。文齊也是目光灼灼的看著劉秀,
“戰匈奴
殺儘匈奴百萬兵,
腰間寶刀血猶腥!
番人不識英雄漢,
隻管嘵嘵問姓名。”
劉秀聲情並茂地朗誦完詩句,贏得了滿堂喝彩。
文齊心中豪氣頓生,舉起酒杯,“好!說得好!就讓我們共飲此杯,願吾等殺儘匈奴凱旋而歸!”
眾人紛紛舉杯響應,一飲而儘。
有那天地會的骨乾分子,早已將這首詩抄錄下來,待回去傳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