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人勸,吃飽飯,聖上拿起酒壺,喝了一口,在旁人看來,他隻是神色有些恍惚。
恍惚過後,他的表情複雜了起來,就連看向江掌門的眼神,也古怪了起來。
就在那恍惚之間,他度過了自己未曾遇見江掌門的一生。
在那個時間線裡...華山根本沒有錢借給朝廷,他縱使有天縱之才,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江湖借不到錢,廟堂籌不到款,那就隻好再苦一苦百姓。
就當朕找百姓借的,待大勝之後,一定不會虧待百姓!
縱容手下的橫征暴斂,對於帝王來說,這是不得已而為之。
他若想要從百姓那裡弄來一百兩銀子,百姓恐怕要出的不止二百兩,這經手的上上下下都要油水,做官哪有不貪的?
朕的錢,就這麼被貪墨了!
有了軍餉,再上戰場,他橫掃四方,斬獲無數。
這一次,沒有仙人逼他還錢,更沒有人能讓他拿長安城抵債,至於欠百姓的...他什麼時候欠百姓錢了?
他貴為天子,身為九州萬方的父母,為了保護子女,讓子女出點力,儘點孝心,何錯之有?
免賦稅是不可能免賦稅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免賦稅。
皇宮要修,養生殿要建,妃子要選...
每天一睜開眼,朝廷的開支仿佛就在他眼前,揮之不去,不勝其煩。
一日不過三餐,他一個人和尋常人也沒有區彆,不過都是衣食住行,又能花得了幾個錢?
偏偏有些大臣不長眼,這也不行,那也不讓,口口聲聲江山社稷,朕就奇了怪了,這是朕的江山社稷,朕竟然說了不算,你個家仆反倒做起了主?
天底下哪有這麼荒誕的道理?
那不長眼的大臣,該罷就罷,該殺就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滿朝文武,各個都是英才,說話好聽,辦事得力,從不讓自己多操半點心,四海升平,國泰民安,至於百姓...朕肯定是憂心百姓的,沒瞧見史官各個都誇朕英明神武,治國有方?
那史書黑紙白字寫的清清楚楚,還能有假?
一個成熟、合格的子女,應該學會不讓父母憂心。
若事事都要朕來看護、幫扶,那這天下父母,換百姓來做好了。
若子女太讓父母操心,那自然是子女的不是,父母就更應該嚴加管教。
好在,朕是明君,不是什麼暴君、昏君,縱使百姓愚昧,縱使子女不孝,朕這個做父母的,也不能全殺了,那豈不是不教而誅?
刁民,要打,愚民,要誇,反賊,要殺,奸臣...朕的朝堂上,沒有奸臣。
五湖四海獻上祥瑞,各地風調雨順,豐收不斷...至於為什麼府庫的錢糧越來越少...
那不正說明,朕愛民,百姓豐收,朝廷收的少,賑災力度又大,這一進一出,一減一增,府庫的錢糧當然是越來越少。
這是吉兆,這是好事,這是聖明之相!
既然朕如此聖明,明年的賦稅,還是再加點吧。
聽說太子未過門的妻子是個美人?讓朕來看一眼,朕就隻看一眼。
他怕什麼,朕還能搶了他的媳婦不成?
美是真的美,可惜,紅顏薄命,一遊方道人算出她命裡有一劫,要出了這紅塵才能保住這條命,這道人說話好聽,賞。
朕心善,替她修了座道觀,太子不必謝恩。
太子,來,這是宮裡新晉的貴妃...
......
起床,好耶。)
喜歡誰讓這小子救世的?請大家收藏:()誰讓這小子救世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