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了成功的卡羅拉三代珠玉在前。
方想自然是拿來照抄。
車身尺寸同樣安排到了,長3995mm、寬1570mm、高1375mm。
軸距也是一樣,2370mm。
下來就是整車的心臟,發動機了。
在這種尺寸的車輛上麵,按理來說,1.6升的排量,就屬於超綱了。
如果整車的噸位能進行有效控製的話,1.4升的排量和動力,則將是黃金搭配。
但問題是,國內並沒有優秀的同類產品可以借鑒。
不過好在,方想曾經買過吉利帝豪,這輛車使用的是1.5升排量。
介於1.4和1.6之間,技術、動力、油耗,以後世的標準來看,屬於還不錯的。
可也不是方想可以隨便拿來抄的,原因就是這台1.5升的發動機,使用的是雙凸輪軸設計。
現在國際上的發動機,基本上都是頂置氣門的技術。
到了70年代,則基本上都更新到了頂置單凸輪軸設計。
再往後,就逐漸演變成了頂置雙凸輪軸的設計。
單凸輪軸機械結構簡單,問題比較少,低轉速扭力較大。
同時進排氣門開啟時間是固定的,機械結構簡單,維修容易,經濟省油。
雙凸輪軸因為可以改變汽門重疊角,所以可以發揮出比較大的馬力。
但是低轉速的扭力比較不足,而且也因為機械結構的複雜會造成維修上一定的困難。
而且,因為雙凸輪軸對於活塞強度的要求,上了一個台階。
簡而言之,單凸輪軸更經濟省油,雙凸輪軸動力更強勁。
放在方想麵前的,就是現在不僅用不到雙凸輪軸這樣更為先進的設計,也生產不出來,單凸輪軸就足夠了。
那,能不能簡單的去掉一根凸輪軸呢?
結論是不行的,發動機的設計,是一件極為精密和複雜的事情。
既然這台吉利帝豪的1.5升排量發動機不能抄,那還有彆的可以抄嗎?
還真的有,那就是單凸輪軸發動機設計的巔峰之作。
笨田的係列發動機。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即便是在21世紀的20年代,笨田還在使用這種發動機。
對,就是那台小飛度。
說起小飛度,大家印象就是省油、空間大,買發動機送車的典範。
這台L15A7型發動機,最大擁有120匹馬力和145牛米的扭矩的同時,還能貢獻出僅不到百公裡6升的平均油耗。
這樣的數據,即便是放在21世紀20年代,也是極有衝擊力的。
不但不亞於同期所有1.5升排量的發動機,甚至超越了大部分的1.8和相當一部分2.0排量的發動機。
但這並不是笨田的巔峰,更早的15b型發動機,動力甚至來到了130匹馬力和139牛米的扭矩。
不過可惜的是,這台發動機使用了正時可變氣門技術。
而這項技術,需要計算機的支持進行調控。
除此之外,該款發動機的缸體上,為了長壽和耐用,塗有特殊塗層。
活塞、連杆、曲軸等部件也都經過了精密的加工和匹配的同時。
缸體也是鋁合金材質的。
因此,這款發動機帶來了高性能、低油耗、高耐用等特性。
成為了笨田最耐用、最值得信賴,同時也是最經濟的發動機產品
那麼,這款發動機能不能抄呢?
方想覺得可以試試。
即便不能做到完美複刻,降低到現在能生產的標準,也依舊遠超60年代同期全球的發動機技術了。
當然,具體的數據,要做出來測試之後,才知道了。
再往下,就是變速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