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方想腦子裡開始胡思亂想的時候。
曹天偉已經喝了兩杯茶了。
他不得不承認,同一款茶,方想泡的就是比他泡的好喝。
“想實現加速度更快,其實還有一個辦法,比如給發動機裝上渦輪增壓。
不過油耗會更高、配件要求高、成本也高了不少,故障率也不會少。”
方想有些猶豫,要不要把渦輪增壓技術拿出來。
其實現在渦輪增壓早就不是什麼高科技了,而是在1905年就被發明了出來。
而這項技術最早其實是應用在飛機和坦克上麵的。
到了六十年代,通用汽車就在自家的車型上開始實驗這項技術。
不過為什麼沒推廣開呢?
其實原因就是剛剛說的。
但這些問題,除了油耗高以外,其他的問題對於方想來說,都是小問題。
畢竟,他有後世很多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技術和圖紙。
材料要求和具體指標他都齊活的很,就看他想不想拿出來了。
什麼?你問材料?
能上天的飛機材料要求不比汽車發動機的材料要求高?
方想可是有著全國最頂級飛機製造的權限,想要什麼材料不都是一個電話的問題?
剩下的,就是成本問題罷了。
畢竟,現在還不是21世紀生產過剩的年代,而是物資匱乏的時代。
環境不一樣,那麼選擇自然不一樣。
相比較起來,方想思索了半天,覺得還是不要讓汽車工業去搶飛機工業的材料蛋糕了。
份額就那麼大,飛機自己都還不怎麼夠用呢,汽車工業。。。還是往後稍稍吧。
“渦輪增壓?那玩意兒技術難度大、材料成本高、故障率還大,我不覺得是個好東西。
還是自吸好。
不過說起來,你什麼時候給發動機更新更新啊?
現在我覺得寶馬的動力已經不太夠看了。”
曹天偉聽到渦輪增壓四個字,當即頭搖的比誰都快。
如果說方想代表了後世的黑科技,那麼曹天偉代表的就是眼下國內的實際技術水平。
他說不行,還真的就是不行。
除非方想出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