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一次的經驗,夜清河決定作出嘗試,自身停止推演印證功法,靜待二十七功成圓滿。
若她功成之後,自己仍能得到反饋,那便說明三故門的功法確有特殊之處,類似因果之力。
到時這個秘密,便不適合再隱瞞二十七。
畢竟這種讓旁人為自己做嫁衣,不勞而獲的感覺,夜清河並不喜歡。
如此得來的修為雖然提升迅速,但心境感悟之上必定落下,長此以往心態定會出現問題。
比起突飛猛進,她還是更喜歡步步為營。
然而,距離血尊古行知突破過後又三月,聞劍二七始終沒有自入定狀態之中蘇醒。
這三月時間,古行知已將萬化歸元訣二層練至圓滿,五行之氣化為九道異種真元,隨心調用。
甚至自行創新,將兩道或是多道異種真元嘗試融合,推演出全新術法。
不得不說,千年血尊對於修煉之事,確有天賦,而且樂在其中。
夜清河在側,看著其每隔幾日,便能推演出一門新的術法,倒也覺得有趣。
而這三月以來,古行知也會時常邀請自己與他試手,不過並非真刀實彈,而是單純展示術法效果。
一來二去之間,原本缺乏攻擊手段的夜清河,也自古行知身上,學到許多新奇術法。
但最為重要的,乃是融合推演之術。
因為起初古行知所修乃是五臟之氣,而夜清河所習為四肢百骸,如今掌握的異種真元,自然更多。
若不是為了印證心中所想,此刻故意中斷推演,她此刻也定會如古行知一般,鑽研術法。
...
“已過去半年之久了,你說這小師父該不會....”
半年來,古行知癡心於鑽研術法,幾乎沒有提過二十七,但這一日,他卻忍不住開口。
“此法修行起來頗為緩慢,但應該沒有性命之憂。”
聞聽此言,古行知麵色未改,他當然知道此功法的原理,並不致命。
然而...
“此女根基淺薄,便是一樣散功重修,也無法與你我相提並論。
若是一次打坐入定太久,恐會影響心境,沉淪其內,到時想要蘇醒便很難了。”
“有什麼辦法?”
若論修行經驗,自己自然無法比擬古行知,所以對於他的話,夜清河不敢不信。
“我有法子讓其強行蘇醒,但勢必會打斷其感悟,所以若非到了不得已的境地,最好不要使用。
觀其氣息,已有衰敗之相,至多可再支撐三月時間,若三月之後還未蘇醒,便隻能出此下策了。”
...
一月後,二十七仍未蘇醒,周身衰敗之氣已盛,若在場的隻有夜清河,而她又會喚醒之法的話...
此刻定是忍不住出手。
但古行知卻說:
“表象而已,我說是三月便是三月,絕不會有誤,且此法一旦施展,其心境亦會受損,能不使用最好不要使用。”
而這一日,血色湖泊似有些許不同...
剛至午時,湖泊之外,禁製外圍,便出現了數道身影。
“聞劍十六、覽刀七、聞劍三十二...”
眾人朝著那湖心亭的方位,躬身一禮,一一報上姓名,夜清河聽得仔細,這其中並沒有聞劍七的名字。
似乎當初的幸存者,除了覽刀三與聞劍七外,儘皆在此。
而他們報完姓名之後,便是異口同聲的一句:
“自即日起,自請出山,外出曆練,尋求機緣,還請血尊前輩應允。”
古行知透過層層禁製,望向眾人,發覺他們之中,的確有幾個人的氣息,比之初見之時更強許多。
但大部分人,還是卡在瓶頸,無法寸進。
心道麻煩的同時,傳聲開口道:
“本尊答應瀟雨尊者的,乃是庇護三故門之人百年,但這前提是你們聽從本尊安排,留在安全之地,不自己找死。
這蒼茫山脈,絕非適合你等曆練之所,若今日你們離去,這約定便算作廢了。
本尊之後繼續保護洞府之內的三故門人,你們不在保護之列。”
本以為自己這句話,可以嚇退眾人,讓他們安生回去修煉,不要找麻煩。
可卻不想,這些人好似下定了什麼決心,聽到這一番話後,非但沒有放棄,反而眼中更加堅定。
尤其是聽到血尊說,扔就會保護洞府之內的三故門人之後,為首者,眼中流露出一絲欣然。
“晚輩等心意已決,此生不悔,還望前輩成全。”
古行知聞言,也不打算再勸什麼,於是擺了擺手道:
“你們自行離去便可。”
說罷,袖中飛出一隻玉牌,落入那為首之人手中,這是進出洞府所需的通行令牌。
原本古行知沒有散功之時,任何人進出洞府,他都可一念知曉,一念放行或是阻攔。
但如今他已散功,便隻能憑借這通行令牌進出,連他自己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