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宴會的深入,臭豆腐不僅成為了桌上的焦點,更促進了蜀漢與南蠻之間的文化交流。食物的力量,在這個夜晚展現得淋漓儘致,它不僅填飽了肚子,更拉近了彼此的心。
宴會結束後,諸葛亮特彆留下了孟獲,兩人在軍帳中長談至深夜。他們討論的不僅是軍事策略,更多的是如何通過這類交流活動,加深各民族之間的了解與友誼,以食為媒,促進文化的交融與和諧。
夜深了,營帳外的守衛換崗,營中的燈火依舊明亮。在這個充滿臭豆腐香味的夜晚,蜀漢與南蠻的關係被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一塊小小的、原本不為人所知的臭豆腐。
蜀漢建興五年的夏季,五月,東吳的陸遜在石亭大敗了魏國的曹休都督。這場戰鬥導致曹休損失了所有的戰車、馬匹以及軍用物資和器械。
曹休因此感到非常恐慌,他的心情憂鬱到了極點,甚至因此而病倒。當他抵達洛陽時,背部的疽病發作,最終不幸離世。
魏國的君主曹睿下令為他舉行了一場隆重的葬禮。
與此同時,司馬懿率領著他的軍隊也返回了。
魏國將領們紛紛前來迎接,有人問他
“曹都督的軍隊被擊敗,這應該與您有關,但您為何如此急切地返回?”
司馬懿憂慮道“我預計諸葛亮很快就會知道我軍敗退的消息,並可能會趁機攻擊長安。如果關中出現緊急情況,又有誰能去救援呢?所以我才急忙返回。”
諸將麵麵相覷,都認為司馬懿這樣做是怕了,先敗於蜀國,又敗於吳國,這司馬懿的能力和名聲都收到了質疑。
眾人離開時都麵露嘲笑之色,司馬懿卻不以為意,畢竟他可是出了名的能忍。
司馬懿回到長安後,立即著手加強城池的防禦,同時派出斥候密切監視蜀漢的動向。他深知諸葛亮智謀非凡,絕不會錯過如此良機,因此他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果然,不出數日,探子傳來消息,蜀軍屯兵郿縣,諸葛亮便親率大軍而來,意圖直取長安。
隻是,等待多日卻未見吳國出兵。
蜀營,
諸葛亮在帳中沉思,蜀軍將領們已等待多日,耐心逐漸消磨。
終於,有將領忍不住開口“丞相,約定之日已過,江東仍未見任何動靜,莫非孫權又心生疑慮?”
諸葛亮微微搖頭“孫權多疑,但此番聯盟之事,他當不至食言。”
一員性急的將領不滿道“孫權若不出兵,我軍豈非孤掌難鳴?他江東能忍,我蜀漢卻拖不起!”
諸葛亮沉吟片刻,緩緩回答“聯合出兵,需天時地利人和,或許江東有其難處。”
又一員老將憤慨地說“縱有難處,也當知會一聲,如此杳無音信,算何同盟?”
諸葛亮皺眉,正欲安撫,又有將領匆匆進帳“丞相,吳國使者求見。”
諸葛亮眼中閃過一絲光芒“速速請進。”
吳國使者步入帳中,麵帶歉意“丞相,我國確有難處,未能如期出兵,吳王特遣使者來解釋。”
一員蜀將冷哼一聲“何難之有?分明是臨陣退縮!”
使者麵露尷尬“非是如此,我國沿海有緊急匪患,需抽調部分兵力,故暫時無法配合出兵。”
諸葛亮問“何時能定?”
使者回答“匪患一平,即刻調集兵馬,預計一月之內。”
蜀將中有人不滿“一月?戰機早已喪失!”
諸葛亮平靜地說“既然如此,我們便再尋戰機。你且回去,告知孫權,我蜀漢願等江東一月。”
使者感激涕零“丞相寬宏大量,在下代我主謝過。”
使者退出後,帳內蜀將議論紛紛,不少人對孫權的決定表示失望。
一員年輕將領憤然立誓“丞相,末將願領兵先行,不再仰賴江東!”
諸葛亮擺手製止“勿因一時之忿,壞了大局。若各自為戰,正中敵人下懷。”
老將也勸解道“丞相所言極是,聯合抗敵,方能有所作為。”
諸葛亮站起身,聲音堅定“加強防備,靜觀其變,同時派出斥候,密切關注魏、吳動向。一月之後,若江東仍無動靜,我軍再另謀他圖。”
蜀將們雖有不滿,但素知諸葛亮深思熟慮,於是齊聲應諾,紛紛退下。
諸葛亮在帳中獨自望著地圖,他知道聯盟的脆弱與艱難,但隻有堅持聯合,蜀漢才能在三國之爭中尋得生機。而他,作為蜀漢的丞相,必須承擔起這份重任,為蜀漢的未來籌謀。
在遠方的東吳,孫權也正與陸遜及其他將領商議著如何處理與蜀漢的聯盟事宜。他們不知道,諸葛亮已經做出了等待江東一月的決定,而蜀軍將領們的不滿情緒也在諸葛亮的安撫下暫時得到了平息。
在洛陽,曹睿和曹休的葬禮上,魏國的將領們也在暗中商議著如何應對蜀吳可能的聯合行動。他們同樣明白,在這個多事之秋,每一個決策都可能關乎著魏國的命運。
喜歡孟獲,身為南蠻為大漢續命五百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孟獲,身為南蠻為大漢續命五百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