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獲聞言,不由得苦笑了一下,“此事更是因緣際會。原本隻是想借此機會加深與東吳的關係,沒想到竟然成就了一段姻緣。我與孫權之女一見鐘情,兩人情投意合,最終喜結連理。這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也算是一種外交上的意外收獲吧。”
諸葛亮聽罷,不禁大笑,“好一個因緣際會!孟獲,你此行雖然冒險,但所得之多,也足見你的智謀與勇氣。”
孟獲連忙謙虛地回應“丞相過譽了,沒有丞相的統籌規劃和信任,我等豈能有今日之功?”
諸葛亮點了點頭,他知道孟獲的功勞不僅僅是運氣,更多的是對方那種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敢的行事風格。這種能力在亂世中尤為重要。
兩人的對話逐漸轉深,開始討論起接下來的戰略部署。諸葛亮提出,即便目前蜀漢與東吳關係良好,但仍需保持警惕,加強內部穩固,以防不測。
“我們需加強與其他少數民族的聯係,共同維護這片土地的穩定。”諸葛亮端詳著地圖,指著關鍵的地理位置,“此外,我還打算進一步加強我們的兵力和糧草儲備,以備不時之需。”
孟獲看著諸葛亮手指的地方,沉聲道“丞相的意思是要防備吳國?”
“不錯,現在魏蜀吳,數我蜀國勢力最大,為防止魏、吳聯合,第一是要聯吳伐魏,第二個便是加強對吳國的防備,最後,便是積蓄國力,征伐魏國。”諸葛亮一分析,孟獲也覺得很有道理。
蜀國本身的蜀中之地便是富足,孟獲投靠之後,南中便名義上算是蜀地了,如今蜀國不止有南中之地,漢中之地也是儘歸蜀國,加上關中之地和涼州等塞外之地,蜀國可謂今非昔比,隻需穩步發展,魏、吳兩國便不再是蜀國對手了。
“丞相,南中有幾物,或許可以加快蜀國國力和糧草恢複。”孟獲猶豫再三,還是將話說了出來。
“哦,不知蠻王說的是何物?若是真能加快國力恢複速度,那可是大功一件。”諸葛亮眼前一亮。
“丞相且隨我來。”孟獲起身,揮手一請,諸葛亮也是起身跟上。
孟獲帶著諸葛亮穿過了僰道城後的山嶺,來到了一個水流穿過的山穀之中。在這片被群山環抱的肥沃土地上,孟獲展示了他口中所說的“幾物”。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種巨大的木製水車,其結構精巧,水流帶動之下,能將河水引向高處的農田。諸葛亮見狀,不禁連連點頭,“此物可解決蜀中灌溉之難,提升農作之效。”
隨後,孟獲又引諸葛亮至一處新犁的田地旁,展示給他一種名為“曲轅犁”的農具。與蜀中傳統的直轅犁相比,這種曲轅犁更適合犁地,更加省力不說,減輕了牛畜的負擔,還提高了耕作效率。諸葛亮親自試拉之後,對孟獲道“此犁一行,著實提升了耕地速度,且節省人力,利於山地農業的發展。”
行至穀深處,是一處水動磨坊。水輪轉動之際,石磨緩緩工作,穀物被有效地磨成粉末。諸葛亮仔細觀察其結構,發現其設計合理,能夠大大提高糧食加工的效率。他心中暗想,此物若在蜀中推廣,糧草儲備的速度將大為加快。
最後,孟獲帶著諸葛亮參觀了一種水車紡紗的設備。這是由水力驅動的紡車,能夠高效地將原棉轉變為紗線。諸葛亮看著那些巧奪天工的機械裝置,心知這些技術的推廣將極大地推進蜀國的紡織產業,加速經濟發展。
“這便是蠻王在成都用蜀錦大掙一筆的原因了吧?”諸葛亮調笑道,他是早就知道孟獲在成都乾的那點事情,隻是孟獲乃是重要的合作夥伴,那點小事無傷大雅,便沒有在孟獲麵前提起過。
“倒是讓丞相見笑了。”孟獲也不解釋,兩人心照不宣的默認了此事。
回到臨時的營地,諸葛亮與孟獲點起燈火,展開地圖,開始策劃如何將這些技術和設備推廣到蜀中的每一個角落。
“蠻王,你帶來的這些技術無一不是寶貝。我們需先設模範區域,培訓技術人才,再逐步擴展到全國。”諸葛亮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丞相,倒是可以免去如此麻煩,隻要丞相允許,我南中可派出工匠到蜀中各處指導生產這些工具,保證能快速的推廣起來。”孟獲看著諸葛亮,一臉真誠。
諸葛亮略一沉吟,便道“好,那就依蠻王所言。”
諸葛亮不是不知道孟獲的那點小九九,若是由南中派遣工匠,孟獲必將收獲大量的名聲,百姓必將感恩戴德,但他諸葛亮也不是嫉賢妒能之人,他的目的從來隻有一個,那便是光複漢室。
孟獲點頭如搗蒜,他知道這些技術和工具的傳播,將使得他的家鄉南中與蜀地更加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共同繁榮。
諸葛亮卻在這個時候畫風一轉,對孟獲道“蠻王,你如今既然娶了孫權的女兒,孤雖知道你是因緣際會下做的,但未免彆人說閒話,還需避一下嫌的好。”
“還請丞相教我。”孟獲忙起身下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諸葛亮微微點頭,他知道這一刻將是策略與人心的融合之時。
“理解,孟獲,你新娶了吳王之女,這層關係的微妙我們都清楚。為穩固你這南中和東吳之間的聯盟,同時也為了增強你與蜀漢的聯係,我有一計,可讓你在三方麵都取得平衡。”
孟獲聽得此言,心中不由得一驚。他尊敬諸葛亮的智謀與為人,知曉其必有高見,連忙表示求教。
“丞相高見,獲自當洗耳恭聽。”
諸葛亮微微一笑,他的目光如同穿透迷霧的明燈,“我們蜀漢也有一位出眾的女將,乃是關羽之女,關銀屏。她不但武藝高強,而且深明大義。如果你願意,我願做主,將關銀屏許配給你為妻,這樣一來,你既是孫權的女婿,也是蜀漢的女婿,自可平衡兩家關係,且還能得到東吳和蜀漢的共同支持。”
孟獲聞聽此言,心中既驚又喜。關銀屏的大名他自然聽過,未料到自己竟有緣與她結為連理。
“丞相深謀遠慮,獲當然從命。隻是不知關小姐意下如何?”孟獲雖然粗獷,但也知兒女情長非兒戲,不能單憑政治聯姻而強求。
諸葛亮笑了笑,“這點你放心,我會親自與銀屏交談,相信她身為蜀漢忠良之後,必能理解這樁婚事的重大意義。此外,你們大婚後,我還將奏請皇上,賜你蜀漢侯位,以示恩寵。”
孟獲聞言,心中的激動難以言表。他深知這不僅是自己個人的榮耀,更是南中與蜀漢關係進一步加深的象征。
“丞相恩重如山,獲無以為報,唯有今後更加用心於南中與蜀漢的交流合作,不負丞相厚望。”
諸葛亮點了點頭,他看重的正是孟獲這種能顧全大局的胸襟。
孟獲與諸葛亮聊完正事,便向諸葛亮辭行而去。
“丞相,孤離家日久,還需回去一趟,還望丞相海涵。”
諸葛亮搖了搖羽扇道“應有之義,蠻王自去。”
此次離開南中已有快一年了,孟獲也是有些想家,想念家中妻兒。
隻是有一事,卻是困擾起孟獲來,隻見孟獲時不時的回頭看看坐在車裡的孫小虎,這如何跟祝融夫人解釋呢?
甩甩頭,孟獲心中暗道“船到橋頭自然直。”
孟獲一行快馬加鞭的往家中趕去,
在孟獲的快馬加鞭下,他們一行人終於抵達了朱提郡的家中。儘管路程漫長且充滿未知,但想到即將見到親人,孟獲的內心充滿了難以言表的喜悅和期待。
正當他們剛剛踏進府邸的入口處,遠遠地,祝融夫人攜著兒子孟虯迎了出來。祝融夫人身著南中特有的彩織服飾,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她的臉上帶著溫婉的微笑,步伐輕快,顯然對孟獲的歸來充滿了欣喜。孟虯則個頭已經抽高,眼神中透露出對父親的無比敬仰。
“夫君,你終於回來了!”祝融夫人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情感豐富而真摯。
孟獲下馬,邁開大步走上前去,深情地擁抱了妻子和兒子。他環視四周,發現許多族人都用好奇的目光注視著他的隨行人員,特彆當目光落在孫小虎身上時,更是露出了複雜的表情。
“讓我來介紹一下,”孟獲清了清喉嚨,表情略顯尷尬,“這位是孫小虎,我此次在吳國期間,因緣際會,吳皇帝作主,她現在是我的夫人。”
聽到這個消息,祝融夫人明顯愣住了,她的眼神中流露出複雜的情緒驚訝、疑惑、不安然而,作為一個一直以來都深明大義的族長夫人,她知道此刻不是發泄個人情緒的時候。
“歡迎回家,孫小姐。”祝融夫人微笑著,語氣雖然平靜,但眼中的波動難掩內心的波動。
孫小虎也步前一步,恭敬地回應“姐姐好,我初來乍到,還請多關照。”
孟獲看著這一幕,心中不由得鬆了口氣。他知道,接下來的生活將會充滿挑戰,兩個女人,總會有一個適應過程。
當晚,孟獲的家中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宴會,既是為孟獲接風洗塵,也是為孫小虎的到來表示歡迎。席間,祝融夫人和孫小虎交談不多,但兩人都保持著足夠的禮貌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