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賓客散儘,孟獲走進了祝融夫人的房間。他知道,有些話必須說清楚,有些事必須做好安排。
“我知道這對你來說很突然。”孟獲輕聲說道,他的眼神真誠而深沉。
祝融夫人輕輕歎了口氣,緩緩地說“我理解你的立場,也明白政治聯姻的意義。隻是突然多了一個妹妹,我需要時間去適應。”
“我保證,無論如何,你在我心中永遠是最特彆的一個。”孟獲握著祝融夫人的手,語氣堅定。
兩人對視了一會兒,無聲中流露出深深的理解和支持。
夜深了,燭火吹滅了。
孟獲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夢裡麵,孟獲又開上了一輛熟悉的車,這輛車充滿了野性。
在這個夢中,他駕駛著一輛極具野性的越野車,踏上了一場未知的冒險。這輛車仿佛與孟獲的靈魂有著神秘的聯係,它的每一次轟鳴都在訴說著蠻王內心深處的渴望與挑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他輕撫著車身,柔軟溫潤的觸感讓人舍不得放手。發動機輕輕響起,似乎在邀請他開始新的征程。
沒有遲疑,孟獲坐上駕駛座,手握方向盤,感受著這股蓄勢待發的力量。車輪緩緩滾動,吞噬著泥土與碎石,越野車穿梭在茂密的叢林間,猶如野獸在其領地中遨遊。
隨著加速,勁風如鞭,抽打在孟獲的臉上,每一道風痕都帶來一種難以言喻的快感。越野車似乎擁有自己的意識,它知曉每一個彎道,每一塊石頭,每一次加速都精確無比。
突然,一道陡峭的山坡出現在眼前。孟獲毫不猶豫,加大油門,越野車如同脫韁的野馬,勇往直前。車輛騰空而起,飛躍山坡,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在這一瞬間,孟獲仿佛脫離了現實的束縛,體驗到了飛翔的快感。
落地的震動讓孟獲更加緊握方向盤,他的目光迷離,充滿了對未知的渴望和對挑戰的熱情。森林裡的樹木在他的眼中變成了模糊的影子,他的世界隻剩下了那無儘的道路和飛揚的塵土。
越野車衝破了一片片荊棘,碾過了倒下的樹乾,每一次衝擊都考驗著孟獲的駕駛技巧。然而,他似乎與這輛車已經合為一體,每一次轉向,每一次加速,都顯得那麼自然和諧。
天空漸漸暗淡下來,星辰開始閃爍。孟獲停下車子,仰望星空,那無儘的宇宙似乎在向他訴說關於遠方的神秘故事。他深吸一口涼爽的夜風,胸中充滿了豪情壯誌。
在這片星辰之下,孟獲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他的內心充滿了對自然的敬畏,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他知道,明天還有更多的路要走,更多未知等著他去探索。
休息片刻,越野車再次啟動,駛向了更深的夜幕之中。孟獲的夢境探險,宛如無法停止一般,一次次休息,一次次再啟動車輛,無休無止。
當晨光灑進孟獲的房間時,他睜開了眼睛,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活力。
“嗯…”祝融夫人嚶嚀一聲,醒了過來。
“夫人,嗬嗬嗬”孟獲一陣壞笑。
祝融夫人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微笑回應“夫君,精力可真好。”
孟獲坐起身,伸了個懶腰,說“昨晚的探險讓我精神百倍。我們今日可有什麼計劃?”
祝融夫人也起身,輕盈地在屋內走動,拉開窗戶讓清新的空氣和溫暖的陽光灑滿房間“今日我們不如去遊園,最近花開得正盛,正是賞花的好時節。”
孟獲點頭同意,兩人梳洗打扮後,叫上孫小虎,三人愉快地用了早餐。餐後,他們一同出門,步行前往不遠的遊園。途中,孫小虎與祝融夫人竊竊私語,聊了一些女兒家的體己話語。
到了遊園,隻見花團錦簇,各種花卉爭奇鬥豔,蜜蜂在花間忙碌,小鳥在枝頭歡唱。孫小虎、孟獲和祝融夫人漫步花徑,時而停步欣賞,時而相互打鬨。在一片玫瑰園中,他們找了個幽靜的角落,坐下來享受著花香和微風。
就在這寧靜的時刻,孟獲突然有所感悟,沒來由的便想起了李建勳的《春詞》,不由的吟唱出來
“日高閒步下堂階,細草春莎沒繡鞋。
折得玫瑰花一朵,憑君簪向鳳凰釵。”
孫小虎聽得孟獲詞句,眼前一亮,頓覺新鮮,這詩句不同於漢府樂詩,但彆有一番韻味。
“夫君好雅致,夫君是不是君子六藝都學齊了?”孫小虎畢竟出身江南,風花雪月之地,更喜歡這詩詞歌賦。
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孟獲加上最近學的古琴,已然是學全了五藝,隻是對這古代的禮儀卻是有些不太感冒,以前是因為身在南蠻,對此不太重視,現在是位高權重,更沒人來管他了。
孟獲笑道“我雖學了一些,但還談不上精通。這詩不過是忽然想起,與此刻的景致頗為應景。”
祝融夫人則關注於另一件事,她輕輕拉著孫小虎的手,眼中帶著一絲玩味“小虎,你既然對詩詞感興趣,何不自己嘗試作一首?我聽說你在江南時,曾習得不少文藝。”
孫小虎被祝融夫人這麼一說,臉上泛起了微微的紅暈,似乎有些害羞,但又好像被這個提議打動了心。她望向眼前的玫瑰花叢,隻見那些花兒在陽光下爭豔鬥麗,各展風姿,她的眼睛閃爍著光彩,仿佛已被這美景深深吸引。
稍作思索後,孫小虎清了清喉,以一種柔和而又略帶羞澀的聲音吟道
“玫瑰盛開春意濃,微風輕拂香四溢。遊園佳人共賞花,詩意盎然入心扉。”
孟獲和祝融夫人聽後都不禁鼓掌叫好,孟獲更是大讚孫小虎的才情“小虎,你這首詩真是妙極,不輸於江南的文人墨客。”
祝融夫人也笑著補充道“這樣的才華,真應該多多發揮,將來定能成為一位女詩人。”
孫小虎聽到這樣的誇獎,臉上的紅暈更深了,但她的眼中卻充滿了自信和歡喜。三人繼續在園中漫步,不時停下來觀賞各種花卉,或討論詩詞,時光在這充滿詩意的花海中悠然流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偷的浮生半日閒的孟獲,自然是最開心的那個人了。
接下來數月,孟獲便是在朱提處理政務,將一些心中想法付諸實踐,如今南中地區物資充足,工匠營的匠人也是充足,加之學校的推行,不出幾年,南中的民智自然會打開,孟獲的很多想法也就有了實現的基礎。
之所以同意將一些農業技術給蜀國推廣出去,是因為孟獲腦海中還有更厲害的。
這幾個月,在諸葛亮和孟獲共同指導下,將水車、曲轅犁、水動磨坊及水車紡紗等農業技術在蜀國的核心地區進行推廣。他們組織了大量的技術培訓,選拔和培養了一批技術嫻熟的操作工人,同時吸引了更多的農夫前來學習。
期間,諸葛亮還特意撰寫了《南中水利議》,詳細闡述了這些新技術的重要性及應用前景,上書給蜀漢的朝廷,也是給劉禪一份尊重。
隨著技術的傳播,蜀中的農業生產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糧食產量穩步上升,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而孟獲也在此期間,收獲了大量的人望。
孟獲的名聲在蜀漢之中日漸顯赫,百姓們紛紛傳頌著他的美名。在孟獲的引領之下,南中的農業技術不斷推陳出新,使得蜀漢的農業生產效率大大提升,百姓們的生活質量也隨之水漲船高。
隨著曲轅犁和水動磨坊等農業工具的廣泛應用,農民們從中受益匪淺。曲轅犁的出現減輕了農民耕作的勞動強度,提高了耕作的效率。水動磨坊則極大地提升了穀物磨粉的速度,使得磨粉工作不再艱難繁重。
這些技術的推廣,讓農民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其他農作物,或是改善自己的居住條件,更有甚者能夠有富足的物質和時間馴養牲畜,當真是脫貧致富了,蜀中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孟獲常常親臨田間地頭,不僅指導農民如何使用這些新型農具,還傾聽他們的需求和建議,不斷改進和創新。
他深知,技術的進步必須與農民的實際需求相結合,才能真正發揮其價值。因此,他還特彆重視農業技術的普及教育,經常派匠人在各鄉鎮舉辦技術講座,讓更多的農民能夠學習和掌握這些先進的農業技術。
孟獲的這一係列舉措,深受百姓的歡迎。
喜歡孟獲,身為南蠻為大漢續命五百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孟獲,身為南蠻為大漢續命五百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