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師緊握拳頭,他理解皇帝的立場,但他的直覺告訴他,這個決策將會給魏國帶來更複雜的未來。儘管如此,他也明白,有時候必須接受短期的風險,以確保長遠的生存。
“臣明白了,陛下。”司馬師最終躬身答道,“為了大魏,有些風險是必須要冒的。”
曹睿點了點頭,他的臉上帶著疲憊而決絕的表情:“去吧,去準備吧。我們必須用一切手段確保鮮卑能成為我們的利劍,而不是我們的敵人。”
司馬師踏上了前往鮮卑的漫長旅途,他的心情沉重且充滿憂慮。魏國的未來如同懸於一線,這種壓力令他難以釋懷。
行至邊塞,淒涼的風沙和荒涼的景象讓這趟行程顯得更加艱難。司馬師知道,前方的挑戰不僅僅是自然和距離,更在於如何說服鮮卑可汗出兵相助,而又不至於損害魏國的根本利益。
進入鮮卑領地後,司馬師首遇鮮卑的部落首領們。他們以審視的目光打量著這位來自中原的使者。司馬師不卑不亢,展現了魏國的尊嚴和誠意。經過數日的跋涉,終於抵達了鮮卑可汗的王帳。
現任鮮卑可汗軻比能,正坐在王帳內,司馬師看去,
隻見可汗魁梧雄壯,麵容剛毅,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這位來客的好奇與審慎。
雙方落座後,司馬師開門見山,陳述了魏國當前麵臨的困境,以及若蜀漢繼續北上可能對鮮卑構成的威脅。他試圖以理服人,強調聯手抗敵的必要性。然而,鮮卑可汗卻顯得頗為淡定,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魏國若想求得我鮮卑勇士之助,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
可汗的要求是割讓部分邊境土地,這對於魏國來說是難以接受的條件。司馬師眉頭緊鎖,思索對策。他明白,一旦割讓土地,將有損國威,且給百姓帶來苦難。在緊張的氣氛中,司馬師沉著冷靜,深吸一口氣,提出了另一個方案:不直接割讓土地,而是暫時借道給鮮卑攻打臨近的羌人部落。
這一提議既能讓鮮卑擴展自身的勢力範圍,又避免了對魏國直接的國土損失。司馬師進一步闡述,一旦攻打羌人成功,魏國將與鮮卑共同抗擊蜀漢,形成更為緊密的聯盟。這樣不僅增強了雙方的實力,還為未來可能的長期合作奠定了基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可能,…”軻比能的弟弟厥機聽到後,剛想阻止,卻被軻比能攔住了。
鮮卑可汗軻比能聽後沉默片刻,他的目光在帳內掃過,最終停留在司馬師身上。司馬師的眼神堅定,毫不退縮地與可汗對視,顯示出他的誠意和決心。
終於,軻比能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這一計劃。
司馬師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但他知道這僅僅是開始。合作的成敗不僅在於紙上的盟約,更在於後續一係列複雜的操作和雙方的真誠配合。他謙恭地向可汗致謝,並表達了持續維護雙方關係的願望。
返回途中,司馬師不斷思考著剛才談判的情形和未來的局勢,希望鮮卑能為魏國緩延續一口氣。
隻是若司馬師還在軻比能營帳內,聽到軻比能說的話,肯定不會這樣想了。
“可汗,真的便如此輕易答應曹魏的條件出兵嗎?如此一來我族可就不能利益最大化了。”厥機在司馬師走後,立刻跳了出來,顯然對軻比能這個決策有些不滿。
“怎麼?我的好弟弟,你有更好的辦法?”
軻比能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戲謔,他放緩了腳步,在帳內慢慢地走動,視線卻一直鎖定在厥機的身上。
厥機皺著眉頭,顯得有些不安,但還是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們完全可以讓他們先交出土地,然後再決定是否支援他們。這樣既能確保我們的利益,又能讓曹魏更加依賴我們的支持。”
軻比能微微一笑,搖了搖頭:“你的想法太過短視,隻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卻沒有看到長遠的合作潛力。司馬師提出的借道攻打羌人部落,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擴展勢力的好機會。而且,一旦成功,這對於我們未來的發展極為有利。”
“但是,如果他們背信棄義怎麼辦?”厥機依然不放心。
軻比能坐回了自己的位置,沉思了一會兒,然後緩緩地說:“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你以為我真的會僅憑司馬師一番話就全心投入嗎?我已經暗中派人去調查魏國的實際情況,同時也準備了另一手。如果魏國真有誠意,我們自然可以全力合作;如果其中有詐,我們也有備無患。”
厥機聽後恍然大悟,對軻比能的深思熟慮感到佩服。
軻比能繼續說道:“此外,我也考慮到了你所說的利益最大化的問題。在與司馬師的談判中,我故意沒有表現出太大的熱情,讓他覺得這個聯盟對我們來說可有可無。這樣,我們就可以在後續的合作中占據更有利的談判地位,爭取到更多的利益。”
“何況,我們便不能出爾反爾了嗎?”軻比能似笑非笑的看著厥機。
厥機徹底明白了軻比能的意圖,不再有所異議,反而對兄長的策略深感佩服。
軻比能最後總結道:“記住,弟弟,強大的部族不僅要靠武力,還要有智慧和遠見。與中原的合作是一步好棋,隻要我們把握好分寸,就能在遊戲中贏得最大的勝利。”
厥機點頭稱是,兩人繼續商討接下來的具體行動計劃。
而在回程的路上,司馬師還在思考著如何讓這個脆弱的聯盟更加穩固,完全不知道軻比能還有更深的考量。
蜀國,
孟獲帶著南中的兵卒從弘農趕往馮翊郡,剛從潼關過去,進入馮翊郡,便收到探子來報,馮翊郡郡府被破,留守的官員儘皆被斬殺。
聽到這個消息,孟獲有些憤怒和不甘。
“還是來晚了嗎?”孟獲喃喃自語。
“大王,還請速速決斷,我軍該何去何從?”薑維在一旁催促道。
“我軍現在離最近的城池有多遠?”孟獲一咬牙,隻得麵對現狀。
“我軍現在離鮮卑占領的臨晉大概二十裡地,離南麵的華陰大概二十多裡地,離西南的鄭縣三十五裡地,離西麵的下邽大概有四十裡地。”薑維看著地圖,給孟獲彙報道。
“去華陰,依靠華山之險或許能守住,且華陰縣離潼關不遠,還可與潼關互為犄角。”孟獲拍板。
“諾!”眾將領命。
隻是孟獲率軍到了華陰縣城後,卻是有些傻眼了。
“你管這叫縣城?”孟獲轉頭看向薑維,一臉黑線。
在孟獲的眼前,華陰縣城呈現出一片淒涼的景象。城牆上的破敗不僅在於其物理狀態,更在於那股被戰火侵蝕後的悲涼氣息。原本應是堅實厚重的城牆,現在卻處處可見裂縫和缺口,好似一道道無法愈合的傷痕,昭示著這裡曾經發生過的激烈戰鬥。城牆的表麵,斑駁的灰泥脫落,露出了下麵磚石的質地,而那些磚石也因長年累月的風霜雨雪而顯得疏鬆脆弱。
城門旁的烽火台,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烽火台上的柴火亂糟糟地堆放著,無人打理。風一吹過,帶起漫天塵埃,讓人幾乎睜不開眼。城牆角落堆積著破損的兵器和未完全燃燒的箭矢,這些戰爭的遺物無聲地訴說著不久前的慘烈。
走進城內,情況並沒有好轉。街道兩旁的房屋多是門窗緊閉,一些房屋因戰事而半倒,瓦礫遍地,荊棘叢生。市集上不見商販的叫賣聲,隻有零星幾個行人匆匆而過,麵無表情,仿佛已被生活的艱辛磨滅了所有的熱情。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壓抑的沉默,偶爾傳來遠處戰馬的嘶鳴,以及鐵甲撞擊的冰冷聲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城中央的井邊,幾個衣衫襤褸的孩童在爭奪著井水,他們的麵容臟汙,眼神中透露出饑餓和恐懼。井水已淺,幾乎可以看到井底的碎石。孟獲感到一陣心酸,這樣的場景在南中是難以想象的。
孟獲和薑維相視一眼,都能看到對方眼中的凝重。這座城池,幾乎是一座空殼,要想依靠這樣的城池抵禦敵軍,無疑是癡人說夢。
“看來,我們得重新考慮策略了。”孟獲深吸一口氣,試圖平複心中的焦慮。
薑維點了點頭,他知道,堅守這樣的城池不僅無法抵擋敵人,還可能讓殘存的百姓陷入更大的危險之中。
“傳令下去,收集城內所有可用的資源,同時派出探子,嚴密監視四麵的動靜。我們要以最小的損失,換取最大的利益。”孟獲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堅定,這是他作為領袖的責任,也是他對這片土地和人民的承諾。
士兵們迅速行動起來,儘管麵對的是一片破敗,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決心。他們知道,前路雖然艱難,但隻要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孟獲站在城牆之上,望著遠方的天際,心亂如麻,他自己是厲害,但再厲害也是一個人,救不了這萬萬黎民百姓。
孟獲一捏拳頭,心中暗自發誓,無論如何也要保護好這片土地和這裡的人民。
太陽漸漸西沉,餘暉灑在破敗的城牆上,給這座飽受戰火摧殘的城池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在這個短暫的平靜時刻,孟獲和他的士兵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挑戰做著準備,他們的心中充滿了不安,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希望和對勝利的渴望。
夜幕降臨,華陰縣城籠罩在一片寂靜之中,但這寂靜的背後,是即將到來風暴的前奏。在這裡,每一個靈魂都在為生存而戰,每一個心跳都在為未來的不確定而悸動。孟獲知道,這場戰鬥不僅僅是對武力的較量,更是對人性和信念的考驗。而他,正是這一切的守護者。
現在就看孟獲怎麼救了,如果能守住華陰,那麼鮮卑人便無法南下,這樣蜀漢新占領的地盤便穩固了,若是鮮卑人繞過華陰南下,
“嗬嗬!”孟獲一陣冷笑,若是鮮卑人繞過城池南下,那便等著被吞掉吧。
喜歡孟獲,身為南蠻為大漢續命五百年請大家收藏:()孟獲,身為南蠻為大漢續命五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