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立即命令邊境守軍嚴密監視,同時派出情報人員四處搜尋苟安的蹤跡。另一方麵,他也向後主建議,改革宮中製度,以防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後主深感愧疚,對孔明的提議自無不言聽計從。隨即下旨,整頓宮中,嚴禁宦官乾預政事,凡有違者,一經查實,嚴懲不貸。
孔明處理完朝中事務後,不覺已是深夜。他站在宮廷的廊下,望著滿天繁星,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他知道,自己年事已高,時日不多。而國內的不穩、外部的威脅讓他無法安心。思及此,他更加堅定了心中的信念:必須在有生之年,為蜀漢打下一片穩固的基業,讓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第二日,諸葛亮私下叫來了蔣琬、費禕等人。
孔明嚴厲地批評起幾人來:“蔣琬、費禕等人未能及時發現奸邪,也未能規勸陛下,你們可知罪?”
蔣琬、費禕忙低頭認錯:“丞相教訓的是,我們知錯了。”
見幾人知錯,諸葛亮也未再過多責罵,隻是讓幾人以後行事多加注意。
待處理完朝中之事,諸葛亮尋思著是不是再去前線。
思來想去,還是覺得不放心,隻得再次準備出發。
孔明向後主告彆後,再次回到漢中。他一麵發檄文令李嚴負責糧草供應,一麵重新籌劃出征事宜。
等諸葛亮再到潼關時,已是公元230年冬了。
“籲~”車夫停下馬車,向車內的諸葛亮稟報道
“丞相,已經到了潼關府衙了。”
聽得聲音,諸葛亮從車內探出頭來,看了看,然後說道,“去通報一聲!”
後麵隊伍中自有軍士進府通報,很快便跑出一員偏將來。
“丞相,卑職拜見丞相。”來人麵生,諸葛亮知道其肯定是最近立功提拔的將領,也不在意。
“蠻王何在?大軍何在?”諸葛亮開口詢問起來,自入城來,並未看到大軍,也未看到將領,諸葛亮知道是軍隊有所轉移,於是才有此問。
“回丞相,蠻王與大軍皆已開赴弘農郡。”偏將回複道。
“好,你且起來。”諸葛亮看偏將起身後,又囑咐道:“你等守好潼關,防止魏軍突襲。”
“諾!”
然後諸葛亮吩咐車夫駕車,直往弘農郡而去。
隻是諸葛亮才走在路上沒多久,卻見後麵有幾匹快馬疾馳而來。
“駕!駕!”騎馬之人死命的拍著馬匹,毫無停下來的意思。
但當幾騎路過諸葛亮車隊時,卻是又停了下來。
“籲~”來人還未等馬停穩,便開口問道:“可是丞相當麵?”
諸葛亮等人聽著問話,好奇掀開車簾,問道:“你等何人?尋孤何事?”
那人見真是諸葛亮,立刻下馬拜道:“丞相,快救馮翊郡。”
諸葛亮心中一驚,忙說道:“究竟何事?快快說來。”
那探子立刻回道:“丞相,魏國引鮮卑入雁門關,夾擊羌人,羌人大敗,涼州逃去,而鮮卑人奪了羌人地盤後,順洛水而下,如今已經打到馮翊郡了,還請大人發兵救援。”
“什麼?曹魏放鮮卑人入關了?”諸葛亮大驚。
諸葛亮聽到這樣的消息後,心知情況緊急,立即命令車隊趕路,加速趕往弘農。他心中明白,鮮卑人凶悍善戰,且行動迅速,一旦讓他們深入漢朝腹地,將對蜀漢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而馮翊郡作為關中的門戶,一旦失守,蜀漢將無險可守,國門大開。
來到弘農,諸葛亮迅速召集在地的將領,布置救援計劃。
“丞相,你可算來了。”孟獲上前熱情的和諸葛亮打招呼。
“蠻王,現在不是寒暄的時候,有大事發生。”諸葛亮忙製止孟獲準備開啟的寒暄模式。
“哦,不知是何事情?”孟獲好奇。
“魏國引鮮卑人入關了。”諸葛亮沉聲道。
“什麼?”孟獲大驚,邊上聽到的將領也是驚詫萬分,除了兀突骨外,這個憨憨見大家一臉驚訝的表情,有些不知所措。
“這個鮮卑入關有這麼嚴重嗎?”兀突骨發出了自己的靈魂拷問。
諸葛亮聽到兀突骨的詢問,知道這是一個解釋形勢和製定戰略的好機會。他示意眾人靠近,詳細地分析了當前的局勢。
“鮮卑,北方的雄鷹,他們常年生活在苦寒之地,以騎射著稱。一旦他們進入中原,憑借其強大的機動性和戰鬥力,對我們的城鎮和村落將構成巨大的威脅。”諸葛亮語氣嚴肅,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
將領們聚精會神地聽著,諸葛亮繼續講解:“鮮卑人此次能順利進入關中,說明曹魏已經與他們達成了某種程度的協議。這對我們蜀漢來說,是一個雙重威脅。首先,魏國通過引入外力,增加了戰場的不確定性;其次,如果鮮卑人占領了馮翊郡,我們的西北門戶將被打開,直接暴露在敵軍麵前。”
聽到這裡,蠻王孟獲和一眾將領開始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兀突骨更是緊張地握緊了拳頭,他的直覺告訴他,一場大戰即將來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那我們該怎麼辦?”有人問。
“我們需要迅速行動。”諸葛亮站起身,指著地圖,“首要任務是阻止鮮卑人的進一步入侵。我們必須立即派兵前往馮翊郡,同時聯絡當地官員和守軍,整合所有可以調動的力量,建立起防線。”
他轉向孟獲,“蠻王,你的軍隊擅長野戰,能否在前線阻截鮮卑的騎兵?”
孟獲點了點頭,“丞相放心,我這就整頓部隊,直撲馮翊郡。”
“此外,”諸葛亮繼續布置,“我們還需要在民眾中進行疏散,確保所有人的安全。同時,派使者急赴成都,請求增援,並通知所有鄰近的郡縣,做好戰鬥準備。”
計劃已定,每個人都迅速行動起來。諸葛亮則坐鎮弘農,統籌全局,他的心中清楚,這一戰關係重大,不僅僅是軍事上的較量,更是對蜀漢內部凝聚力和應變能力的考驗。
而在曹魏,也同樣的發生著關於鮮卑人的對話。
“父親,真就這樣讓曹睿亂來?”司馬師有些咬牙切齒的道。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你當為父不知道嗎?隻是這魏國是曹家的,如之奈何?”司馬懿長歎一聲。
司馬家在魏國,更加清楚這鮮卑入關的影響,這曹睿是被蜀漢逼急了,連連大戰,連連失利,如今關中已及退守到了潼關,已然退無可退,現在到好,潼關也失守了,司馬家也是受此牽連,被摘了太尉頭銜,如今不過是戴罪之身,依舊行太尉之事。
“你且去鮮卑,與鮮卑可汗軻比能談談,若是能借兵最好。”司馬懿看著眼前的兒子,有些擔憂,但又不得不讓他去。
原因便是前些時日,曹睿在朝堂上便言與鮮卑談判,想讓鮮卑出兵抗擊蜀漢,但眾大臣皆是反對。
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何況是異族。
三國便是把這中原打爛了,那也是爛在鍋裡,這中原王朝皇位輪流坐,但世家可是傳了百世而不斷。
若是讓鮮卑攪合進來了,必是要受千夫所指的,畢竟鮮卑人不認這些世家大族的規矩,到時候利益之爭,這些世家大族肯定會重新洗牌,這是所有世家大族都不願意看到的情形。
然而,曹睿在絕望中看到了一線生機,他考慮的事情與世家大族不同。他首先是一個皇帝,然後才是世家的代表。對他而言,維護皇權和國家的安全高於一切。麵對蜀漢的連續勝利和魏國士氣的持續下降,曹睿覺得引入鮮卑軍事力量,是扭轉戰局的一張險棋。
“司馬師,我知道你的擔憂,但現在我們麵臨的是生死存亡的問題。”曹睿在禦書房裡來回踱步,他停下來,目光堅定地看著司馬懿的兒子,“若不借助鮮卑之力,恐怕我們連談判的資格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