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行三國!
有意思!趙驥對鄭度大感興趣,不貪財也不戀權,那他求的到底是什麼?
鄭度這個看似無所求的特點引得趙驥的腦子裡突然冒出一個名字——姚廣孝!
姚廣孝,明初著名的“黑衣僧相”,他明明是個和尚,卻不好好侍奉佛主,偏要極力勸說和輔佐朱棣造反,造反成功後卻又不當官不領賞,跑回去繼續當他的和尚。
這種人說白了就是隻想證明自己的才能,最想要的就是遇到一個能給自己一方展示才能的舞台的明主。
如此聯想,鄭度的選擇就能解釋得清楚了,他之所以拒絕劉備,不是因為忠誠於劉璋,而是因為劉備當時已經有了諸葛亮和法正兩位謀主,他作為一個後來者是很難打進核心圈的。
像姚廣孝和鄭度這樣的人,是不會甘於任個閒職的,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首席軍師。
趙驥有意試探,故意說“晚輩先前平定南中有功,於是舉薦幕客陳祗出仕,我本意是留他在身邊當個軍司馬,可朝廷卻把他調任了尚書令史,現今幕席空缺,所以才得梓潼李欽仲的推薦來請先生出山”。
“廢物”,鄭度毫不留情地白了一眼罵道,“立下這麼大的功勞,卻連個幕僚都留不住,就你這樣還值得老夫輔佐?”
“晚輩不過一時蟄伏以待天時而已”,趙驥不氣鄭度的無禮,邊說邊偷眼觀察鄭度的表情變化。
“晚輩出兵武陵和南中,乃是得了漢壽侯府的資助和中護軍趙老將軍的舉薦”。
鄭度聞言眉角一挑,而後淡淡問到“你是河北人?不對,你太年輕了,你父親是從河北來的?”
鄭度說的河北是黃河以北的冀、幽、並三州,不是後世的河北省。
“不是,晚輩是綿竹人,與先生同鄉”。
鄭度麵上微微詫異,但沒有細問趙驥的家世,卻另問到“他們為何助你?”
趙驥自信笑道“大概是覺得晚輩值得資助吧”。
鄭度沉吟不語,好半天後才歎口氣,滿是無奈道“天時已失,天機不在,你去罷”。
鄭度說完拱拱手做個送客的姿勢,就理也不理地走了。
侍立在旁的鄂煥勃然大怒“老匹夫,忒無禮了,我去把他綁了!”
“住手!”趙驥喝住鄂煥,“我們明天再來”。
“還來?”鄂煥覺得橫掃南中的趙驥應該傲視天下豪傑才對,唉,自己是怎麼敗在這個憋屈的年輕人手下的。
第二天,趙驥又再拜訪,鄭度滿臉不耐煩“你小子怎麼又來了?”
趙驥笑嘻嘻地打趣道“先帝三顧茅廬才請動諸葛丞相出山相助,晚輩也想學一學,看能不能請得動先生”。
鄭度兩眼翻白,懶得理他,自顧自拿起一本書來看。
趙驥知道鄭度看書是假,便講起自己出征荊南的過程。
待講到深入湘水後,鄭度果然放下手裡的書,拍案驚道“此計絕妙!”
我就知道你會是這個反應,你這種好奇謀的人要是知道這條計謀的原主人還搞出過四渡赤水的神操作的話,說不定連下巴都能驚掉。
鄭度看趙驥的眼神有了些許變化,等趙驥又講了他模仿李泌的唐中期頭號陽謀後,鄭度有些難以置信的說“老夫……老夫用計怕是還不如你”。
“先生謙虛了”,趙驥笑道,“劉璋不能儘先生之才,我卻未必不能”。
鄭度默然半晌,最後還是搖頭道“我還是那句話,天時已失,失不再來,老夫自問不是諸…不是對手,與其徒勞無功招來大禍,不如結廬自居了此殘生”。
趙驥滿頭大汗,我又不是找你來造反的!你腦袋裡到底在想什麼。
“朝廷最多再過兩年就會舉國北伐,晚輩想找機會獨領一軍,其中難處頗多,所以才想借助先生大才”。
獨領一軍?鄭度暗自思忖,此人年紀輕輕就能以寡擊眾,先後在荊南、南中立下赫赫戰功,如果這能獨領一軍的話,倒也不是不值得自己輔佐。
鄭度有所心動,鄭重問到“敢聞將軍之誌?”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是北宋名士張載著名的橫渠四句,因其言簡意宏,而被後人大為推崇、流傳千年。
趙驥本以為這等豪言壯語一出,定能使鄭度大為震撼,孰料對方竟滿臉不屑道“屁話!居然敢消遣老夫!滾!”
鄭度氣鼓鼓的拂袖而去,眼看又談崩了,再說無益,趙驥隻好灰溜溜地告辭。
鄂煥看鄭度訓趙驥就跟爺爺訓孫子一樣,他身為護衛,為主分憂乃是本分,於是自告奮勇給出一個餿主意“不如我去打他一頓,等打服了這老頭就肯聽話了,我不就是被主公在戰場上打服了才投降的嘛”。
“滾!”
趙驥以為照搬古人豪言壯語就能霸氣側漏、豪傑來附,誰知道卻弄巧成拙,他仍不死心,決心非要把鄭度這個毒士收歸麾下不可。
趙驥三度拜訪,鄭度脾氣大得很,這次直接連門都不給開,看來老爺子是真生氣了,覺得自己誠信以待,趙驥在回答時卻隨口戲言糊弄,他才不信趙驥真的是以橫渠四句為誌向。
趙驥叫了半天門,屋裡卻毫無動靜,趙驥拍門拍得手疼,乾脆讓鄂煥替自己來,鄂煥揚起蒲扇大小的巴掌“啪啪”擊門,震得門板、門栓“哐哐”巨響,連屋頂的瓦片都幾乎要震得掉下來。
“彆敲了,彆敲了,老夫的門都快被你敲爛了”,鄭度吹胡子瞪眼的打開門,“有你這般請人的嗎?”
趙驥連忙上前賠笑“不如此先生不給開門呀”。
兩人坐定,趙驥率先開口“昨日蒙先生問誌,小子無狀,隨口胡謅惹得先生不快,今日特來致歉”。
“我既然誠心請先生入幕,自然該坦誠相待,昨日之言雖是狂語,卻也不是完全胡說”。
“先生可知,就在我們大漢男兒相互傾軋廝殺時,北邊的胡人已經竊據了雲中、九原、朔方、北地等漢家郡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