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行三國!
“自黃巾以來,天下人口十不存一,若是再無雄主一統河山,恐怕整個華夏都將沾染胡腥,晚輩不自量力,欲以微薄之力終結亂世,拯萬民於水火,此乃肺腑之言,絕無欺誑,還請先生襄助”。
鄭度沉默許久,他打心底其實不信什麼大義,但年輕人正氣凜然不要緊,曹操還說他少年時的誌向是為漢室平定西域嘞,隻要爭功的心氣就好,何況自己年事已高,難道當真把滿腹計謀帶進墳墓不成,至於趙驥嘛,慢慢調教便是。
思量至此,鄭度緩緩開口“好吧,那老夫為了天下黎庶,就先獻上入幕第一計”。
“取元從老臣之力為己用”。
“如何取?勞請先生講細些”。
鄭度成竹在胸道“劉備尚在時,中軍是以趙雲為正,陳到為副,現今陳到已被調至李嚴麾下,此乃一石二鳥之計,既能製約李嚴,又能空出中軍副職”。
趙驥心中暗笑,這老家夥退隱果然是假,明明把軍隊的人事安排打聽得清清楚楚的,之前還非要裝出一副隱士的架子。
“眼下中軍全靠趙雲獨力支撐,既然北伐在即,諸葛亮必會設法征調趙雲隨征,再安排中軍裡的荊襄人留守,如此則成都兵權將儘歸荊襄人掌控,你要想辦法儘快取得趙雲的充分信任,北伐時由他留守成都並舉薦你代替他出征,如此才會有機會獨領一軍”。
趙驥為難道“趙老將軍忠於漢室,肯定會把國事擺在首位,不會拿北伐大事做交易的”。
“蠢貨,誰讓你跟他在明麵上做交易了”,鄭度語氣中頗有幾分恨鐵不成鋼的味道,“趙雲不是個戀權的人,漢中之戰時,他全力支持黃忠而不加乾涉,就是因為他認為黃忠用兵比他強,你以為他支持你平定南中是為了爭權爭功嗎,不是,是因為他覺得你能行,明白嗎?”
“你隻需在趙雲麵前流露出想要參加北伐的意願就行,他自然而然地就會選擇你了,哪用你和他做什麼明麵上的交易”。
好一招潤物細無聲,果然不愧是能讓法正都束手無策的毒計謀士!
兩人又交流了一番天下大勢,第二天就啟程返回成都。
趙驥將鄭度安置在自己在成都的宅院住下,然後開始交接軍中事務,鄭度大手一揮“老夫沒功夫打理這些雜事,你另尋人來做”。
趙驥差點沒忍住一句臟話罵出口,難道你來了還得我處理這些事情。
鄭度也察覺自己有些過了,補充道“我手書一封,你讓人持了去請犍為楊文然,此子擅長文書之事,又明刑獄法典,必能為你分憂”。
漢時,士大夫之間相互舉薦是常態,一人入仕就會牽帶出一長串人。
趙驥讓鄂煥帶著鄭度的書信去請人,當天就把一個二十來歲,作文士打扮的年輕人帶到了麵前“在下犍為楊戲,見過將軍”。
原來楊文然就是楊戲!讀過三國誌的趙驥當然認識他,三國誌蜀書最後所附的季漢輔臣讚就是這位才子寫的,他除了文筆了得外,三國誌中還記載他掌管軍中刑獄時“號為平當”,是個處理政務的能手。
楊戲此時已經是州書佐,但他不甘心隻是當個負責起草文書的小小文員,在接到鄭度的信後,毫不猶豫地就棄官轉投近來聲名鵲起的中領軍趙驥麾下。
有了楊戲幫忙,趙驥終於有時間和鄭度商討北伐。
鄭度指著地圖給趙驥解說“由漢中入關中共有四條路,由東往西分彆是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和陳倉道,其中子午道和儻駱道都崎嶇難行,大軍通行不易,可以走的無非是後兩條”。
“我們想得到的,魏軍自然也能想到”,趙驥問到,“曹魏如果以重兵堵塞穀道,怕是很難打得過去”。
鄭度點點頭認同趙驥的看法“如果讓你來指揮全軍,你打算怎麼做?”
“其實還有第五條路”,趙驥指指關中西麵的位置,“以偏師偽裝主力出褒斜道,吸引曹魏關中駐軍注意,再以主力出祁山道徑入涼州,可以儘得隴山以西”。
趙驥說的就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進軍路線,之所以在這裡提出來,就是想聽聽鄭度怎麼說。
“好計!”鄭度讚道,“劉備死後,曹魏主力聚於東南,雍涼二州久疏武備,如果指揮得當,完全有機會在曹魏反應過來之前儘收隴西之地”。
鄭度熟思片刻,又說到“不過其中難點有三,一是曹魏再鬆懈,也必會駐軍卡在祁山道的咽喉之處,能否快速攻克乾係成敗”。
趙驥想了想說“據我所知,曹魏的確在祁山築有堡寨,但駐軍很少,我軍就算不能攻克,也大可以留下一支人馬監視就行,此一點不足為慮”。
曆史上,蜀漢軍隊就未能攻克祁山堡,但從後來能順利撤回漢中來看,祁山堡的魏軍數量應該很少,根本無力威脅到蜀漢軍隊的糧道和退路。
“第二就是隴山,不據隴山則無以阻攔曹魏自關中而來的援軍,當年光武討伐隗囂,曆經三戰才攻克隴山,就連耿弇(yan,三聲)這樣的常勝將軍都在隴山前铩羽而歸,如果不能在魏國援兵趕到前占據隴山,則涼州雖得亦不可久守”。
“曹魏在關中的兵力本就不多,又被我偏師牽製於褒斜道,很難有多餘的力量去搶奪隴山,而且我軍隻要第一時間占據上邽,就能擁有一個可進可退的穩定據點,可以隨時封閉關隴道,使曹魏關中援兵不得寸進”。
“如此就要看最後一點了”,鄭度點點隴山北麵,“隴山之地西高東低,如果我軍占據涼州就可以俯視關中,所以曹魏絕不會坐視涼州丟失,一旦我軍搶先占據上邽,那就隻能走番須道進入隴西”。
鄭度續道“番須道雖然不如關隴道平坦,而且路程更遠,但也不是不能通行大軍,必須用心提防、遠派哨馬,一旦發現曹魏援兵由此而來,就要及時派兵封堵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