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行三國!
趙驥打算交給南中各家的新生意就是糖。
甜味,一直是人類從古至今都擺脫不了的嗜好,曹丕就是個嗜甜如命的人,《魏略》中就有不少關於曹丕喜歡吃甘瓜、朱李、大橘、芊蔗等甜食的記錄。
甘蔗在當時稱作芊蔗,也稱為石蜜,是曹丕在諸多甜食中的最愛,甚至在宴會上用甘蔗和當時的名劍士鄧展比武。
野史傳聞,曹丕稱帝後恨不得拿甘蔗當飯吃,後世就有人猜測他是死於攝入過量糖分引發的消渴症,而且從曹丕、曹植、曹熊、曹叡的壽命和病症來看,他們的母係祖先也即汴夫人一脈很可能有易患糖尿病的遺傳基因。
趙驥準備在南中大麵積推廣甘蔗種植,再建立糖坊製作砂糖,製糖的技術並不複雜,明末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就記載有使用糖車製作白糖的方法。
因為製糖的技術不存在時人無法理解和解決的技術困難,所以趙驥不打算從中分勻利潤,反正無法做到技術保密,乾脆就當和南中各家結個善緣吧。
因為漢時還沒有糖這個東西,想吃甜的人隻能直接吃含糖量高的水果,所以糖沒有被列入禁榷的範圍,趙驥準備把製糖的事交給南中各家來做,但販糖到蜀地的生意則要留給關家來做。
之所以給關家好處,是因為鄭度不知從哪裡聽來了趙驥和關嫣的緋聞,天天勸說趙驥儘快迎娶關嫣。
鄭度的理由很簡單,在他看來聯姻就是一種政治結盟,至於愛情什麼的那都是非常無稽的東西,趙驥隻有娶了關嫣,才能和關家乃至整個元從係真正的綁定在一起。
趙驥覺得婚姻還是應該建立在兩個人互相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的,而不是被動的結合在一起,可是漢末三國這年頭不興隻談戀愛不結婚,趙驥隻好先給點生意當補償,其實關家不在乎錢,趙驥這樣做隻能說是心理上的自我安慰。
鄭度對此無可奈何,他作為幕僚,總不能強迫自己的主公娶親吧,他隻好把精力轉移到北伐的謀劃上,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奇襲子午穀!
當鄭度拿著這個計劃來找趙驥的時候,趙驥一度懷疑他在原本的曆史上是不是給魏延出過主意。
鄭度講到“曹魏現今駐守長安都督關中的是安西將軍夏侯楙,此人雖然掌握軍權,但從未領兵臨陣,是靠著親貴的身份才坐到現在的位置的,我軍一旦出現在長安城下,他極有可能棄城而逃”。
“不行,絕對不行,太冒險了”,趙驥立即就否定了鄭度的意見,“夫善戰者,先為己之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也,如果到時候夏侯楙不丟棄長安的話,我軍就會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我們決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敵人身上”。
你們這些毒士是不是都忒麼喜歡孤注一擲呀?郭嘉建議曹操奔襲兩狼山是這樣,姚廣孝建議朱棣徑襲南京也是這樣,反正賭輸了死的也不是你們是不是?
“倒也不是不可能”,趙直突然說到,“我們可以裡應外合,在大軍進攻長安時打開城門”。
“據我所知,夏侯楙非常貪財,他到了長安後,整日忙的都是經營自己產業,如果我們能跟他做上生意的話,應該不難從中取事”。
《魏略》中就有夏侯楙“性無武略,而好治生”的記載,這裡的治生不是指修身養性,是經營產業的意思。
鄭度熟思片刻說“就算能打開城門也不夠,長安是大漢舊都,破了外城還有內城和宮城,魏軍大可以退守等待援軍”。
“那就炸開城牆”,趙驥說,“我會造名為火藥的物件,能炸開城牆”。
黑火藥並不難製,難的是如何在低成本條件下大量生產,這對趙驥來說不是問題,他現在有錢,需求量也不是很大,完全可以造出足夠炸開長安城牆的量。
黑火藥的當量小,直接炸塌城牆很困難,但好在曆史上已經有人想到了解決辦法,南明第一猛將李定國就試過用黑火藥填充棺材,再密封地道的方式來提升爆炸效果,而且趙驥現在手裡還多了砂糖這個秘密武器,可以加入火藥進一步增強威力。
在解決了短時間破城的問題後,趙驥忽然覺得這種群策群力的方式挺好,把問題一個個提出來,再一起想辦法逐個提出解決方案。
第二個擺在麵前的問題就是解決子午穀行軍難的問題。
在趙驥看來,子午穀不是不能通行大軍,首任闖王高迎祥就走過,他後來是被孫傳庭堵在了穀裡,而不是走不過去。
至於民國時,王耀武在子午穀裡走了三四天最終放棄的例子,趙驥覺得那是果軍自身行軍能力太過低劣的緣故,後世常有人認為近代軍隊走不過去,因此古代軍隊就更走不過去,趙驥倒覺得果軍的組織程度還不如很多古代軍隊,因為果軍從根子上來說就不配被稱為近代軍隊。
鄭度提議為奇襲的隊伍配備大量的滇馬來保障後勤運輸,並且製定完善的行軍計劃,提前安排好每日的行程、宿營地和水源地,他認為這一點是最不需要擔心的。
第三個問題就是不能當第二個高迎祥,也就是不能被魏軍堵在山穀裡。
在趙驥的記憶裡,諸葛亮在正式出兵前,差不多提前一年就帶著軍隊進駐漢中了,此時曹魏在關中地區的最高將領已經換成了曹真,而不是夏侯楙了。
如果麵對的是曹真,那子午穀奇謀肯定不能用了,這位曹魏最後的宗室名將可不是三國演義裡那樣的蠢貨,在真實的曆史中,曹真可是靠著戰功一步步搏殺到高位的,就連魏延和桓範這兩個眼高於頂的人,也一個評價他“頗識兵法”,另一個評價他“以智謀自矜”。
解決辦法也簡單,那就是想辦法搶在曹真頂替夏侯楙前實施計劃。
有了計劃方案,接下來就是付諸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