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行三國!
趙驥和趙雲又聊了一陣關於北伐的看法後才帶著趙廣和五十名部曲離開。
這些部曲的祖籍基本都在冀州,是最初跟隨趙雲起事的真定同鄉們的子孫輩,他們都會騎馬,也能在馬上射箭或者劈砍,雖然不如自己真刀真槍從戰場上廝殺出來的父祖輩般驍勇善戰,但在現在的益州已經算是為數不多的騎兵種子了。
趙驥要求趙統把部曲分作五什,由所有人輪流擔任什長,儘快熟悉指揮官的角色,因為隨著趙直與夏侯楙之間糖貿易的擴大,將來自己手裡會有越來越多的馬匹,到時候就隻能招呼不會騎馬的普通士卒加入騎兵,再由這些趙雲的部曲來教習騎術。
第二天,趙驥正在觀摩騎兵訓練,營外忽然傳來一陣喧鬨,有士兵報告說營門口來了一個衣著華貴的年輕公子,叫嚷著說要買馬。
買馬?那你去馬市呀,來軍營乾什麼,軍馬又不能賣。
趙驥正要讓士兵把鬨事的人亂棍趕走,趙廣遠遠望見營門口的年輕人,朝他高聲喊道“喲,原來是糜照呀,你跑到軍營來乾什麼?”
“趙廣?你怎麼參軍了?”名叫糜照的年輕人隔著營門回喊,“你阿兄的那匹河曲馬是不是你從軍中盜賣給他的?你如果不給我也弄一匹來的話,小心我去陛下麵前告你”。
“哈哈,你儘管去告”,趙廣故意騎著馬在糜照眼前往來馳騁,不時炫耀似的的露一手騎術,氣得糜照扔下句“你給我等著”的狠話就揚長而去。
“這小子誰啊?”
“哦,糜國舅家的小子,虎賁中郎將糜威的兒子,羽林郎糜照”。
趙驥沒有多想這件事,權當是這些蜀漢官二代之間的一場玩笑鬨劇,但糜家卻在第二天下午派人來請趙驥過府一敘。
少年人之間鬥氣怎麼還找起大人了?再說了,要找也該去找趙雲啊,找我乾嘛。
無論如何,糜威的麵子不能不給,好歹之前才剛帶頭幫趙驥背了販賣私鐵的黑鍋,趙驥於是帶著趙廣欣然赴約,進一步增進雙方的感情。
糜威給趙驥的第一印象與想象中大相徑庭,趙驥目測他的身高有一米九左右,和鄂煥差不多,長得虎背熊腰,即便是寬大的袍服也遮掩不住他雄健的身材。
糜家是商人出身,前任家主糜竺給人的印象也是偏文官的,其實糜家子弟多有習武的習慣,三國誌記載“自竺至照,皆便弓馬,善射禦雲”,糜家子弟擔任的也基本都是武職,糜竺是安漢將軍,糜威是虎賁中郎將,糜照後來是虎騎監。
糜威指著坐在下首的糜照,對趙驥說“趙領軍,這是小子照,今年已經十七歲了,已經到了做些事的年紀了”。
糜照繼承了糜家的基因,已經長得非常高大,隻是因為年齡的緣故,肩寬和四肢還不夠粗壯。
趙驥客氣回答“糜少君人靈英傑,將來定能光大安漢將軍門楣”。
糜威笑著搖搖頭,顯然不拿趙驥的話當真,他舉箸指著案上擺的魚肴說“趙領軍試試這魚的味道,是我家鄉東海郡的做法”。
對於來自後世的人來說,漢代的魚實在沒什麼好吃的,趙驥吃了兩口意思意思,嘴上還是誇讚道“果然風味尤佳”。
“領軍喜歡就好,多吃點”,糜威追憶到,“我離鄉時還是個孩童,猶記得當時先帝被呂布襲取了下邳,陛下的生母甘夫人也被虜奪了,於是家父把姑姑嫁給了先帝,傾儘家財幫助先帝重振軍勢,先帝也待我糜家不薄,家父一躍由一介商人成為國之重臣”。
“可惜……”糜威歎道,“二叔居然失心降吳,雖然先帝和陛下並不遷怒,仍然厚待糜家,但我卻心中不安,想為朝廷再立新功彌補一二”。
“中郎將掌管宮中戍衛,保天子平安便是最大的功勞”。
“謬讚了,我是無用之人,哪裡比得趙領軍年紀輕輕就為朝廷立下赫赫戰功”,糜威哈哈一笑道,“不過我這兒子倒是自幼就師從名師,習得一身好武藝,非我誇口,照兒無論騎射都堪稱好手,如果有機會追隨將軍的話,或能效衝鋒陷陣之力”。
糜家在劉備時期地位超然,糜芳叛變前,糜竺甚至位居文官之首,如今雖然依舊貴重,卻並無實權,要是再不能立下實打實的戰功,隨著後人和皇帝的感情越來越疏遠,糜家恐怕就會逐漸泯然於世了。
趙驥這才明白糜威的意思,有糜芳這個反麵典型在,朝廷沒有牽連糜威就算不錯了,隨軍出征是不用想了,但糜照還年輕,跟在趙驥身邊從基層乾起就不容易引人注意、惹起非議了。
這對趙驥來說不是難事,糜威又幫過自己,而且糜照看起來也的確是塊打仗的料,於是趙驥爽快答應到“能得糜少君助陣,驥不勝榮幸”。
糜威見趙驥答應,心中高興“什麼少君不少君的,領軍無需對他客氣,以後照兒就是你的部下,該打該罵我絕無怨言”。
糜威喚過糜照當場跪拜,糜照早就向往征戰沙場,自然興高采烈,偷偷向趙廣遞個得意的眼色,飯都顧不上吃完就忙著去打點行裝。
次日一大早,糜照就趕到軍中報到,趙驥出帳一看,暗呼一聲好家夥,糜家果然有錢!
原來糜威打聽得趙廣是帶了五十名部曲投效趙驥的,也比照著不多不少撥給了糜照五十部曲,隻不過糜家的這五十部曲除了一人一馬外,居然還配齊了盔甲和馬鎧。
趙廣看得咋舌不已,羨慕之餘不服氣道“糜照,你不會是偷拿了虎賁軍的軍備吧,你這樣做可彆害了領軍大人”。
糜照少年心性,得意洋洋地炫耀說“我家現在不是在販鐵嗎,這些甲和馬鎧都是我自家打造的,我父親已經私下跟陛下說過了,沒事的”。
馬鎧在漢末還是個少見的稀罕物,官渡之戰時,曹操聽說袁紹軍中裝備有三百具馬鎧就羨慕得不得了,但在趙驥改進煉鐵技術後,糜家居然一出手就是五十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