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行三國!
司馬懿隻給張合留了不到十天的糧,為了防止士卒糧儘投降,張合被迫率兵出營主動發起進攻。
魏延一點兒也不著急,他指揮弩手以壕溝為依托,使用連弩像割麥子一樣無情地收割試圖衝陣的魏軍生命。
所謂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殊死一搏的張合立即調整戰術,他命令前排士卒以大盾結陣,掩護自己的親衛部曲大戟士進入肉搏距離,然後以大戟士為矢,其他士卒在後,直接朝魏延的將旗位置發起進攻。
戰鬥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漢軍前排士卒敵不過精銳大戟士,整個陣線逐漸開始後退垮散。
魏延下令前陣分作兩翼,把自己的指揮位置暴露出來吸引張合,然後親率部曲親衛前出敵住大戟士,兩翼的士兵則趁勢從側麵給予魏軍大量殺傷。
同時,魏延充分發揮己方的兵力優勢,及時命令孟琰、關興兩部抄截張合後陣,儘量使魏軍多麵受攻。
存了死誌的張合根本不管身後戰況,他親自帶隊向魏延發起決死衝鋒。
魏延望著不斷前進的張字將旗,冷靜地命令兩翼的漢軍適時嵌入魏軍中陣,把張合親率的大戟士與後麵的魏軍主力隔斷,然後集中弩手對張合進行攢射。
張合眼睜睜看著身邊的大戟士們一個個不停倒在衝鋒的路上,心痛得好似流血,這些人大多都是他鄚縣張家的宗族子弟,是他掏空從軍數十年來的積蓄、花費大量精力恩養親訓才編成的。
這些精銳的大戟士本該作為戰場上一錘定音的利刃,如今卻隻能用作垂死前的掙紮。
戰場上無敵的勇士,最後卻折在了朝堂上野心家的算計中,張合不甘心,卻又無可奈何,
正如諸葛亮高臥隆中時最喜吟誦的梁甫吟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也許這就是武人的宿命吧。
年邁的張合終於衝到了魏延的麵前,但他身邊已經隻剩下零落的數名親衛,他們人人帶傷、氣喘籲籲,張合渾身更是被射得猶如一隻刺蝟,可他們依舊麵帶驕傲,毫無懼色。
張合凜然拔刀指著魏延喊道“哈哈哈,魏文長,可來共決一死”。
魏延抬手攔住舉弩欲射的士卒,然後拔刀出列“來戰!”
漢魏雙虎各抖威風戰成一團,兩人你來我去鬥得好不激烈,但張合終究年紀更大,體力也在衝鋒的路上耗去了大半,勉力支撐數十回合後,手中的刀終於脫力跌落。
“哈哈,過癮,過癮呀,老夫好久未曾廝殺得這般痛快了,臨死前能與魏文長有此一搏,倒也不算枉死了”,張合大笑數聲,摘下頭盔擲到地上,然後無力坐下靜待著屬於自己的宿命。
魏延也不勸降,走近舉刀說道“安心上路吧”。
血花綻開,魏武帝五子良將此刻如漢昭烈五虎將一般,掩上了史書上屬於他們那代人的最後一頁。
……
巴東郡漢軍大營,諸葛亮邊咳邊聽著樊建的彙報,他很意外,趙驥居然能在水戰中擊敗東吳水師,這樣的話,襄陽已經基本可以確定被趙驥納入治下了。
“長元,與東吳談判的事我會安排宗德豔接手,你留在我身邊幫忙處理庶務吧”,諸葛亮非常清楚自己下屬各自的才能優劣,平息孫權怒火防止戰事擴大該讓樊建去,如今據理力爭維護漢室利益則該宗預去更合適。
“威公,擬令讓宗德豔立即動身前往襄陽,告訴他,襄陽不能讓,這是底線,最多把武陵、零陵二郡割給東吳,如果孫權不同意的話,我們也不懼開戰”。
諸葛亮說完再次劇咳起來,樊建見狀趕緊上前幫他披好滑落的大氅“丞相多保重呀,我看你麵色甚是不好,想必是操勞過度,你要注意多進食多休息呀”。
樊建是個忠厚人,並不因為被剝奪了談判使者的身份而心生怨懟,他欽佩仰慕諸葛亮,是發自內心地關心對方的身體健康。
“事多繁雜,不由我不儘心傷神呀”,諸葛亮是典型的工作狂,因為趙驥的介入,這個時空中的蜀漢政權比原本時空中的形勢要好上太多太多,但他仍然閒不下來,每天熬更守夜地處理各種大小事務。
特彆是這次偷入關中的計劃受挫,諸葛亮當時就暈倒不省人事了,但他剛一醒過來,就馬上又繼續投入到了工作中,就連楊儀都不忍勸道“丞相,這些賬簿都是我細細看過的,你就放心用印吧”。
“不可,糧草乃是軍中大事,審核賬目是我身為丞相的本職,豈可虛以應付”。
楊儀歎口氣還想再勸,卻見霍弋進帳呈上一份文書“蔣尚書有急報自成都來”。
“快給我”,諸葛亮一聽是成都來的急報,趕忙去接,但他跪坐太久,起身稍稍一猛,便止不住的頭暈目眩,身子一軟複又坐倒。
楊儀趕緊扶住諸葛亮,然後對霍弋說“紹先,你把信拆了,念給丞相聽”。
蔣琬在信中講述了他與吳太後談話的過程,又說了吳太後私改公文讓糜威帶走了成都留守兵馬的事情,並為此向諸葛亮請罪。
諸葛亮尚未表態,楊儀就怒道“蔣公琰乾什麼吃的,連這點小事也辦不好,丞相,我願意回成都去接替蔣公琰,把糜威帶走的兵馬追回來”。
諸葛亮擺擺手,歇了幾口氣才無力說道“我身子不好,威公不可輕離大軍,至於成都……無妨,蔣公琰自己能處理好的”。
楊儀眼紅蔣琬很久了,但諸葛亮說得的確有理,萬一……有所不測的話,那可隻有我楊儀才能擔負起統率大軍的重任,嘿嘿,看來丞相最心儀的接班人還是我呀。
諸葛亮思慮再三才做出應對“以天子詔令召馬季常回成都接管糜威帶走的兵馬,讓王子均去漢中接管當地兵馬,請天子親筆修書太後,就說他正在軍中禦駕親征,不日就能與東吳達成合議,請太後勿憂”。
成都那點兵馬諸葛亮根本無所謂,在自己身子一日不如一日的當下,掌控住漢中要地和手頭的大軍才是最關鍵的。
“另外,給趙不舍去封信,就說漢吳議和後,我想約他當麵談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