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行三國!
襄陽,蜀漢朝廷委任的新使者宗預從上庸順流而下,數日間便到達目的地。
宗預沒有直接去吳軍大營找陸遜談判,而是先往北去到樊城求見鎮東將軍趙驥。
“數年未見,德豔兄還是風采依舊呀”,趙驥熱情地把宗預迎進縣衙。
“在下的確沒怎麼變,不過不舍卻已經不是北伐前的樣子了”,宗預同樣言笑晏晏,“你現在可是獨鎮一方、手握數萬大軍的開府重將了,大非昔日可比了”。
趙驥假裝聽不懂,哈哈一笑道“有德豔兄出馬我就放心了,想必將士們浴血得來的城池土地這下該不會輕棄於人了吧”。
“當然不會,有不舍為我後盾,我又豈會示弱於吳人”。
“好,我要的就是德豔兄這句話,說吧,有什麼需要我配合的,儘管開口便是”。
“無他,隻想請不舍把朱然父子交給我,同時約束好麾下兵將不要再生枝節”。
“行,沒問題,朱然父子留在我這裡也是吃白飯的,你拿去便是”,趙驥也不想再和陸遜在這裡繼續耗下去了,他的補給線太過脆弱,必須要趕在司馬懿從戰敗中恢複過來前,儘快騰出兵力來加強南鄉郡的防禦力量。
取得趙驥的支持後,宗預信心滿滿地折返往南前去吳軍大營。
次日,陸遜正在帳中研究戰事形勢,一名親兵忽然來報“上大將軍,征北將軍回來了”。
陸遜愕然抬頭,隻見朱然滿麵羞愧地走了進來。
“義封?你是如何回來的?”
朱然尷尬地低下頭,隨即又扭頭看向帳外“是宗德豔把我從趙驥手裡要回來的”。
陸遜順著朱然的目光一看,果見宗預正站在帳門口。
“德豔?快請進”,宗預在費禕出任涼州刺史後,就接替他數次出使東吳,與陸遜多有交集。
宗預滿麵和藹地進帳躬身拱手道“上大將軍,之前你我兩軍溝通不暢,以至誤會產生衝突,我今日正為化解仇怨而來,還請上大將軍多多海涵”。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宗預話說得客氣,又先行釋放了朱然父子,陸遜也不便板起臉來發火,隻好安排坐下,故作大氣地說“以往的事就不要再提了,還是說說眼下吧,襄陽、南鄉二郡是兩家盟約時劃歸給大吳的,我想漢帝不至於食言而肥吧”。
“天道無常,豈有一定之規,當初兩家那般盟約,是因為我軍其時專務於西北,暫時無力東顧,又以為襄陽、南鄉二郡於貴方而言,不過是舉手投足間便能攻下的,所以才讓了出來,彼時形勢與今大不相同”。
宗預這話頗有幾分強詞奪理,陸遜心中不喜,當即反問道“有何不同?難不成德豔以為就憑趙不舍的幾萬人馬就能壓服我大吳嗎,哼,曹魏在西虎視關中,他敢長期把大軍滯留於此嗎?”
拖吧,且看誰耗得過誰,我就不信趙驥敢一直逗留襄陽不回關中去。
宗預莞爾一笑“多謝上大將軍關心,隻不過司馬懿數日前已經兵敗潼關之下,我軍大勝,陣斬賊將張合,預以此捷與上大將軍同賀”。
陸遜聞言心中暗驚,難道趙驥所部的戰力已經強到了如此地步,他的主力儘在襄陽,關中留守兵馬不多,這樣居然也能打敗司馬懿!
陸遜之前對趙驥的情報搜集得並不多,隻知道他以偏師偷襲關中,數年間連戰連捷,竟無一敗績,甚至陣斬了曹魏大將軍曹真,聽起來簡直猶如神話。
再聯想到自己隻能望城興歎的襄樊二城被趙驥一鼓而下,又大敗東吳賴以自保的水師,陸遜的眼皮就不由跳了一下。
陸遜雖未直接與趙驥交過手,但作為司馬懿駐防宛城時的老對手,他很清楚司馬懿是個多難纏的對手。
宗預笑道“我軍取襄陽其實是件對漢吳兩家都有益的事情,以後,上大將軍就再不用屯重兵於江陵防備北軍南下了,大可以集中軍力專務於東南,想必很快就能克服盟約中劃給貴方的廬江、淮南等地,如此豈不美哉”。
陸遜沉默片刻,然後正色毅然道“德豔好唇舌,隻不過即便蘇秦張儀複生,也不能攪亂我心,襄陽,荊州門戶矣,好比漢中之於益州,豈可拱手讓人,如果你們無意歸還襄陽的話,就請德豔回去吧,你我兩家自在疆場上見分曉便是”。
“唉”,宗預長歎口氣,“我朝的確對兩家議和罷兵是抱著極大誠意的,諸葛丞相目前已經親至永安,欲與上大將軍重申盟好,若是在下無能的,就隻好丞相親自來談了”。
襄陽且不提,真要打的話,就算你陸遜敵得住趙驥,那步騭呢,他是諸葛亮的對手嗎?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得到,這句話放在古今中外都是至理,陸遜底氣不足,任他才思敏捷一時間竟也無言以對。
眼見陸遜再次沉默,宗預知道談判已經接近達成,他瞅準時機拋出條件道“為了表達誠意,我方願意以武陵、零陵來交換襄陽、南鄉,二郡換二郡,兩家誰也不吃虧,不知上大將軍意下如何?”
襄陽、南鄉多少人口多少耕地,武陵和零陵又是多少,陸遜心知肚明,但此刻也隻能打落牙齒往肚裡吞,能拿回武陵和零陵總比沒有強,也算是有個交待了。
何況……步騭的告急文書可是一天好幾封的往江陵送,再不達成和議的話,誰就能保證諸葛亮不會真的率兵東進來給陸遜施壓呢。
新的盟約就這樣達成了,陸遜收兵退回江陵,呂岱也讓開零陵放吳懿率兵由南中退回益州,完成了雙方的地盤互換。
趙驥留下鄧艾守襄陽,王含守樊城,自己率領主力經南鄉入武關道返回關中。
接到消息後的諸葛亮也率兵撤出永安前線,不過他沒有回成都去,而是攜帶天子北上進入漢中屯駐下來。
諸葛亮的身體情況已經非常不好了,曆史上星落五丈原是十月間,而眼下已經入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