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行三國!
當夜,征戰一生的老將魏延壽終正寢,臨終無表,隻在彌留之際仿佛回到了壯年時鎮守漢中的歲月,激昂大喊“北伐!北伐!北伐!”
魏延少年投軍,從劉備身邊的親兵做起,一步步積功至牙門將、漢中太守,直至成為如今的車騎將軍。
相比於原時空中身死族滅的下場,魏延在這個時空中的命運要好得多,雖未實現親自領兵一統天下的夙願,但也算對得起自己一代名將的名號。
魏延去世後,王伉領雍涼軍團返回長安,薑維也帶著本部冀州兵馬退到黃河以北。
洛陽解圍。
靈柩到長安時,趙驥表請天子親自出城設奠祭祀,自己則和馬良、蔣琬為其扶棺,以彰顯魏延對蜀漢的忠誠與功績。
在趙驥的建議下,天子追授魏延為大將軍,封南鄭侯,配享先帝陵。
趙驥以驃騎將軍身份下令柳隱接管雍涼軍團,柳隱的壽命足夠長,可以堅持到趙驥最終一統天下也不用再換人了。
辦完魏延的喪事,就該論功行賞了。
中低層軍官的升遷自不必說,趙驥以統籌之功晉升為大將軍,封郿縣侯,就連才幾歲的兒子趙恒也得了個越騎校尉的虛職。
諸葛誕晉升驃騎將軍,持節督徐、揚二州軍事,總領對吳戰事。
薑維晉升車騎將軍,督冀、並二州軍事;柳隱晉升衛將軍,督雍、涼二州軍事;孟琰晉升鎮東將軍,督兗、青二州軍事。
除了這些方麵重將以外,還有幾項不太引人注目的任命,夏侯霸因為與皇後家的特殊關係,加上全軍來降有功,晉升為鎮北將軍,作為薑維的副手一起駐守冀州。
關興則出任中都護、李球出任中領軍、糜照出任中部督共同擔負起了長安和皇宮的防務。
與長安大肆封賞的喜慶氛圍不同,東都洛陽的上空則是一片愁雲慘淡。
如今的曹魏已經隻剩下了一個司州外加陳留、南陽二郡,怎麼看都不像是還能翻盤逆轉天下的樣子。
統一天下是不用想了,但怎麼的也得保住河內司馬家的門楣。
就在司馬懿彷徨無計時,家仆忽然來報,說司馬昭被放回來了。
“子上,你是如何能脫身的?”司馬懿心頭歡喜,但還是先問起了兒子此番能回洛陽的緣由。
“是趙驥放我回來的”,司馬昭低著頭喃喃說道,“他說他想跟父親合作辦一件事,隻要辦好了,就保我司馬家一份富貴”。
司馬昭附耳低語幾句,司馬懿聽了驚愕地抬起頭來“當真?”
“當真!”司馬昭重重地點點頭,“趙驥當著我的麵親口答允的”。
……
長安,新任大將軍的趙驥上表天子,請立北地王劉諶為太子,丞相馬良附議。
尚書令蔣琬批下不許的意見,理由是天子春秋鼎盛,諸皇子又都年幼,冊立太子關係國本,不用急於一時。
劉禪看過尚書台轉來的意見後沒有用印,他歎了口氣,對旁邊的黃皓說“這幫大臣都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人,一夥人想要立璿兒為太子,一夥人想要立諶兒為太子,爭來爭去的還不就是為了那點權力”。
“要論尊貴,朕該是天底下最尊貴的人了吧,可朕並不覺得這皇帝當得有多快樂,也不知道他們有什麼好爭的”。
“其實不管璿兒還是諶兒來當太子都行,反正他倆誰都是我的兒子”。
劉禪取過筆來劃掉蔣琬預批的意見,另批了個大大的準字,然後遞給黃皓說“用印吧”。
劉諶被冊立為太子的事深深刺激到了蔣琬,如今竟連天子也不站在自己一邊了。
當晚,蔣琬在自己後院一邊獨酌一邊仰望星空,兩行清淚不經意間默默流下丞相呀,我實在是支持不住了。
半醉間,蔣琬從衣袖裡取出一個錦囊,熟識半晌後終於下定了決心。
丞相,若趙驥是個彆無二心的忠臣的話,我就全力配合他匡扶大漢,若他是個有意篡漢的賊子的話,我就依你遺計為大漢除此逆賊。
蔣琬提筆寫了三封信分彆寄出,然後靜靜隻待時機到來。
這天,趙驥收到了涼州刺史費禕的一封來信,他在信中對趙驥歌功頌德了一番,話間明裡暗裡地表示了想要改換門庭的意思。
隨著趙驥逐步掌握朝堂大權,原荊襄係的大臣們轉投趙驥示好賣乖的不在少數,極個彆非要跟趙驥對著乾的也都或貶或免。
費禕要不是在涼州政績出色的話,早就被人找個差錯給拉下馬了,饒是如此,他也呆在涼州很多年沒有挪一步窩了。
“你們覺得如何?該不該給費文偉換個位置?”
“屬下覺得這是好事,一來把涼州放到放心的人手中更穩妥,二來也可以用費文偉立個樣子給那些不服氣的人看看”,魏舒讚成給費禕一個機會。
衛瓘眼珠一轉道“可以給費文偉一個位尊而權小的官職先看看,要是他當真忠心於大將軍的話,再酌情重用不遲”。
數日後,呂凱接替了費禕涼州刺史的位置,費禕則回到長安出任禦史大夫。
一回到長安,費禕第一件事就是到趙驥府上拜會,還獻上了一匹大宛良駒,據他自己說是花費重金從西域商人那裡收購來的。
侍中董允聽說這件事後立即上表彈劾趙驥和費禕私相授受、狼狽為奸,結果也毫不意外地被湮沒在了如山的奏疏中不知所終。
不服氣的董允當朝和費禕大吵了一架,兩人爭得麵紅耳赤,最終董允還是吵不過素以能言善辯著稱的費禕,反倒落了個禦前咆哮的罪名,被貶到了牂牁郡去當太守。
因為這件事,費禕算是徹底和原來的陣營劃清了界限,真真正正地投入到了趙驥的懷抱。
為了進一步表功示忠,費禕厚著臉皮給天子上了一道表,請封大將軍趙驥為晉王,授九賜。
趙驥有些意外,這個費禕也太激進了一點吧,跟他在原時空中的樣子有點不太一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