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春早忍不住翻開自己的筆記本,看了看預先準備的小抄,開始醞釀情緒。準備大鳴大放,殺孫朝陽一個片甲不留。
各人講完話後,時間已經到了十點半,研討會到了最關鍵的部分。
所有研討研討,就是各專家學者各抒己見,對孫朝陽長篇小說進行全方位的解析,檢討成敗得失,並對作家未來的創作進行展望。
孫朝陽身形一振,提起了精神。今天來的專家學者們雜誌社和出版社已經預先進行了溝通,接下來應該是表揚表揚接著表揚。當然,純粹的歌德派肯定是不行的,應該還安排有人中肯地提出一些不痛不癢的意見。到時候,孫作家隻需要放低姿態做個自我批判,表示專家學者們的建議很中肯,今天的研討會,本人收獲巨大,日後定在創作中按照專家們的意見,加強自己的文化素養,夯實知識儲備,為人民奉獻更多優質的文學作品。
第一個發言的是某文學研究所的大佬,著名文藝評論家,二十年後,也會成為著名美學家大師。
他說,首先感謝出版社和雜誌社的邀請,能夠參加這次孫三石作品研討會,能和新老朋友見麵。孫三石同誌是最近兩年有一定影響力的青年作家,他的短篇小說《棋王》曾獲上一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被譽為尋根小說的開端之作。今年發表於《當代》的長篇小說《暗算》,以獨特的題材,新穎的寫作手法,在讀者中引起轟動。我們相信,文壇上一顆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這已經是很高的評價了,雖然已經預先溝通過,但這位老先生地位超然,能讓他說好話不容易。孫朝陽聽得心花怒放,不住地喝茶掩飾內心的激動。
但接下來,老先生話鋒一轉,味道開始不對了。
他接著道:“正如剛才人民文學出版這位年輕同誌所說,《暗算》的故事情節很緊湊很精彩,作家雖然采用了很多歐美現代文學的寫作手法。比如時空交錯,比如意識流的結構,但核心還是水滸傳,還是西遊記,講究的是強烈的戲劇衝突。”
其他人都微微點頭。
老先生繼續說:“但是恕我直言,水滸,西遊這些傳統小說中卻有個大問題,那就為了追求故事的精彩程度,為了追求要抓住讀者,傳遞了錯誤的價值觀。那麼怎麼抓住讀者呢,不外是暴力和男女關係兩個方麵。”
“暗算這本小說中表麵上說的是幾位在秘密戰線上奉獻出自己生命的英雄,但核心卻是男男女那一套。比如瞎子阿炳,性格樸實善良,在任何一部文學作品中,都應該是發光發熱的存在。但作家卻給他設計了一個妻離子散的結局,我想請問作家,你這麼設計情節,究竟是為什麼?”
“黃依依,一個數學家,一個天才,卻變成了破壞彆人家庭的放蕩女人,最後不光彩地死去。我想請問作家,這麼設計故事,究竟是為什麼?”
“你想要傳遞一個什麼樣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孫三石同誌,請你回答我的問題。”
孫朝陽瞠目結舌:“我……”大佬,我們事先不是說好了嗎,大家走個過場,隨便說兩句,等會兒吃飯喝酒他不香嗎,怎麼還節外生枝了?
大佬一起了這個頭,立即就有另外一個大評論家發難:“孫三石同誌一向擅長自然主義描寫,據我所知,他的通俗長篇小說《尋秦記》剛連載結束。我有幸讀過一點,很有意思,很好看嘛。”
他的語氣中滿是諷刺:“其中,尋秦記中的男主角每到一地,就是每換一個場景,必有美女以身相許,然後是大量香豔描寫。這種描寫,我在明清世情小說中看到過,三言二拍,綠野仙蹤、醉醒石。看得出來,孫朝陽同誌對古典小說研究很深嗎?小說中,甚至還出現多女共侍一夫的情節。沒錯,小說背景在古代,但彆忘了,小說是寫給當代讀者看的。我個人認為,孫三石同誌如此的寫作態度,是對社會道德人倫的挑戰。”
秦兆陽看到情況不對,忙道:“二位專家的話說得有點道理,言者無罪聞者足戒。但是,今天討論的是孫三石同誌的長篇小說《暗算》。”
你們就說暗算吧,扯尋秦記做什麼,跑題了。
不料這話剛一說出口,立即就有第三個評論家打斷他:“秦總編,我想請問,今天的會議是什麼會議,你看看橫幅,上麵寫著‘孫三石作品研討會。’請問,尋秦記是不是他寫的,能不能研討?孫三石不還是個詩人嗎,他的詩還獲得過星星詩刊的大獎,如果今天我們討論他的朦朧詩,我想總編也不會這麼大反應吧?”
秦總編語塞。
周昌一幫助拳:“今天咱們說的是孫三石的小說,和一切應該從藝術上出發,從創作手法上出發。”
“好,就說說這本小說吧。”第四個評論家喝了一口茶水,悠悠道:“我個人認為這是一部失敗的小說,藝術上毫無可取之處。”
這還真是群起而攻之了,孫朝陽剛開始還謙虛謹慎地旁聽,漸漸地便鐵青了臉:“還請教。”(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