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朝陽群眾_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85章 朝陽群眾(2 / 2)

孫朝陽把戶口簿遞給她:“我和小小戶口的事情落實了,對這事我挺上心的。拋開我個人的發展不談,主要是因為小小。她如果沒有京戶,明年高考隻能回老家。我們四川你是知道的,人口大省,競爭特彆激烈。”

何情欣喜地翻看戶口簿,連連點頭。

孫朝陽繼續絮叨:“特彆是我們仁德縣,屁大點地盤,竟然有一百多萬人口。不不不,不是你所想象的山區縣,其實我們那裡沒什麼山,都是丘陵,連綿不斷的丘陵。那丘陵說起來不高,但山上沒有樹,存不住水,每年都有村民為了搶水打架。梯田的土地貧瘠,都是紅土。無論是種小麥還是玉米,都沒有什麼產量。唯獨紅薯長得很好,很大,很甜。知道我看過的最大的紅薯有多大塊兒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他用手比劃了一下:“三斤多重,好甜,我們那裡的麻糖都是用紅薯熬的。但這玩意兒有個問題,吃了不容易消化,肚子發脹,見天放屁。特彆是晚上睡覺的時候,砰砰砰,連環屁又臭又響。我小時候,家裡窮,天天吃。我爸晚上放屁特彆響,我媽就叫‘永富,永富,你憋一下,我熏得受不了啦。’”

何情掩嘴,笑得花枝亂顫。

孫朝陽:“我們那裡窮,一年十二個月,有七個月吃紅薯。可說來也怪,出縣城不幾十裡地就是眉山縣,就是蘇東坡的老家,那裡是成都平原,是魚米之鄉,人家那日子過得。”

“富裕地方的人常常笑我們仁德,知道他們是怎麼說的嗎?‘啊,親愛的仁德城,掛滿了紅苕藤。’我們窮,我們心中好難過,我們所有的孩子自生下來,父母就在耳邊不停灌輸讓我們好好讀書,考出去,走出去,以後不要再吃紅苕了。”

“也因為如此,我們縣的娃娃特彆能讀書,都有文化,我們縣城街上給自行車充氣的哥們兒都能給你背一篇《賣油翁》,但沒有什麼卵用。人太多了,競爭太激烈了,而且國家給的高考錄取名額又少,分數又高。”

孫朝陽說得動了感情,道:“如果小小高考回四川老家,就會麵對異常激烈的競爭。她遺傳了我們仁德人特有的秉性,讀書非常刻苦。對,她就是一根從貧瘠的紅土裡頑強探出頭來,頑強向天空伸展身軀的紅苕藤,堅韌不拔。老師說過了,以她現在的程度,如果留在北京,北理工、北航還是可以爭取一下的。但如果回四川,估計也就一普通高校。”

何情感到奇怪,問:“那是為什麼呢?”

孫朝陽:“北京高校多,對本地學生有優惠,錄取分很低。打個比方吧,四川學生如果考北京的名校要六百分的話,本地人五百來分就能進。我就是打個比方,描述上不是太準確,反正就是個意思。殘酷嗎,是的,世界就是這樣,不以個人意誌為轉移。”

“小小已經那麼用功了,我希望她有一個好結果,有不一樣的人生。”孫朝陽:“這也是我今天這麼開心的原因。何情,我很高興,我們得慶祝一下。”

何情:“要不,我去收拾一下,我們去外麵吃。”

孫朝陽:“你這不是巧立名目大吃大喝嗎?不吃了,不吃了……我們換一種方式……”

說完,他就急衝衝跑進衛生間,裡麵乒乒乓乓一陣亂響,好像是在倒洗澡水。

孫朝陽歡樂的歌聲響起:“喜刷刷喜刷刷,哦哦哦,喜刷刷喜刷刷……我愛洗澡身體好好,哦哦哦……”

最後的結果是,孫朝陽跟何情都沒有吃晚飯。

這兩天大太陽,氣溫高。到夜裡的時候,渾身大汗的二人餓得鑽心,強忍著內心的悲痛起來做飯。

這個時候他們才體會到有老人在家的好處。

戶口雖然遷移過來了,但其他手續還有不少。

糧食關係也要去辦,這很麻煩。

孫小小是中學生,每月十六公斤。孫朝陽是腦力勞動者,口糧也是每月三十二斤。這個定量甚至還比不上單位老丁,老丁是體力勞動者,每月四十二斤定量。天乾餓不死廚子,他的定量根本吃不完。

其他如肉食、副食品、油、糖酒什麼的,也有定量,好大一堆票證。

其中最稀奇的還有一張開關票,上麵印著電燈拉線開關一隻。

孫朝陽好奇,問這是啥。回答說,現在大夥兒都用白熾燈,拉線開關裡是一個薄銅片,拉的時間長了,線容易斷,銅片也會失去彈性失靈。用工業票去買太可惜,索性就印了張開關票。這沒什麼奇怪的,糞票你見過沒有,一車一票,遺失不補。

其實,現在也許個體經濟作為計劃經濟的補充,市麵上的商品已經開始豐富起來,再過德一兩年,這些票也要開始逐漸退出人們的生活。到九十年代初的時候,就徹底作廢了。

說起票據,其實黑市上有不少人倒賣。

孫朝陽記得當初磚瓦廠就有個哥們兒從事這一行當,九二年的時候,他還收了一大堆糧票,結果全部砸手裡了,搞得一家人沒飯吃。可見,個人的奮鬥固然重要,但也要考慮曆史的進程。

喜歡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機甲:開局拆了校花機甲引擎 我在末世被營銷成神 百萬分身狩獵,掛機日入百億靈石 諸天武俠:從截胡小龍女開始 上岸進行時 我在全息武俠遊戲裡種田 無處安放 能人 轉世為皇:逆天求生路 歸來曆險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