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老頭如此有趣,孫朝陽也不矯情:“好,同為吃貨一脈,我就認你這個師兄。”
汪曾祺:“可彆讓從文老師聽到,他可是個嚴肅的人,要打我們板子的。”
二人聊得熱鬨,旁邊的宋大明聽得一頭霧水,都沒聽說過這老頭是誰?
宋大明心道:管他呢,就算是玉皇大帝,等會大領導大文豪開會的時候,我就站起來率先開炮,讓姓吳的解釋獎金的事情。有我帶頭,大夥兒一起集火,造出聲勢,得讓吳勝邦現場給我們解決了。
汪曾祺大喜,伸出手:“孫朝陽,來握個手。”然後又招呼身邊兩個老頭:“孫犁、曹禺,來認識一下我的同門小師弟孫三石。”
前麵兩個老頭轉過身來,和孫朝陽握手。
孫朝陽心中震撼,孫犁、曹禺先生。一個是白洋澱派的開派宗師,另外一個是解放前話劇的巔峰,五十年代話劇巔峰,六十年代話劇巔峰,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由此往後,或許是漢語言文學戲劇永遠的高山,不可逾越。
一部《雷雨》養活了多少人啊。
周樸園、周萍、周衝、侍萍、四鳳……永遠的經典人物。
話劇《雷雨》就是演技的天花板,沒有點功力,你根本就不敢站在那個舞台上。
孫朝陽到現在還記得當初在電視裡看到話劇雷雨的震撼,那是什麼樣的群星閃耀啊。濮存昕的周萍、何賽飛的繁漪讓人看到什麼是演技天花板,就連空中美男子蔡國慶的周衝也是演技炸裂。
對了,新世紀二十年代,有個非洲諾貝爾文學獎級的黑人女作家把《雷雨》改編成非洲黑人版的小說,書中,周樸園是中國在非洲建廠的資本家,而四鳳則是他和非洲女人生的私生子,書中控訴無良外國資本家在非洲的淪喪的道德,聽說在黑蜀黍文學界中引起很大轟動。
曹禺戴了副眼鏡,一樣的大背頭。很隨和,問孫朝陽多大了,家裡還有什麼人,說《文化苦旅》自己讀過,可惜沒讀完,一是年紀大老花眼,看東西有點吃力。還有就是,《文化苦旅》裡的文章信息量實在太大,又很多典故,費腦子,還是老汪的東西好看。
得,這次是曹禺嚴選。
汪曾祺得意,又和孫朝陽握了一下:“第二次握手,看吧,我贏你了。”
旁邊的孫犁道:“你還學長呢,幾十歲的人了,跟個二十歲的小年輕爭輸贏。”
和汪曾祺的大方臉卻是矮個子不同,孫犁卻是大個子,尖臉穿了件藍色的中山裝,顯得很樸素,一如白洋澱的荷葉。
汪曾祺道:“不爭不行啊,彆人都說我老汪文筆不行,土氣,說了都二十年了。彆人又說,孫朝陽文筆華麗,他的文化苦旅簡直就是一匹絲綢,繡口一張,就是半部盛唐,我必須贏他為自己正名。”
孫犁笑道:“要說土,你可土不過我。我誰呀,我白洋澱派和趙樹理的山藥蛋派可是並列的。不像曹禺,寫的是大上海,寫的是十裡洋場。寫的是周樸園、陳白露,洋氣啊!”
孫朝陽正色對汪曾祺道:“師兄,你寫的‘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見麵開口笑,過後不思量。人一走,茶就涼,有什麼周全不周全?’這叫文筆不好?您當年退出文壇,我是不同意的。”
這段詞兒是汪曾祺寫的,孫朝陽的話可搔到了他的癢處。而且,小孫師弟的詼諧幽默,大大地合了他的脾胃。
頓時大喜,站起身來,走到後麵一排,拍了拍宋大明的肩膀:“勞駕我要跟我師弟說說話兒,咱們換個座?”
“我……跟曹禺、孫犁坐一塊兒……”宋大明口吃。
汪曾祺:“嗨,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你彆看孫犁和曹禺一個是作協副主席,一個是戲劇家協會主席,也不過是比你們年輕人早幾十年寫東西,都一樣。”
曹禺溫和地笑道:“過來坐吧,我也喜歡和你們青年作家聊,你叫什麼名字呀,寫過什麼作品?家裡還有什麼人,父母還在世嗎,健康嗎?血壓怎麼樣,血糖是低是高,膽固醇數據正常嗎?沒聽說過這些醫學名詞啊,聽我跟你說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宋大明整個人都懵了,不知道怎麼地,就到了前排坐下。孫犁的名氣何等之大,他的文章可是選進了中學課本的,小說《鐵木前傳》是當時每個作家在學習寫作時的必讀書目。而曹禺的《雷雨》《日出》,任何一個中國人都看過同名電影和連環畫。
這就是兩位傳說中的神仙,沒錯,他們就是中青年作家心目中的神。
宋大明左手是孫犁,右手是曹禺,這又是何等的福分。
他隻坐了半邊屁股,機械地回答著二位前輩的提問,騰雲駕霧,麵紅耳赤,汗出如漿。
相反,孫朝陽和汪曾祺聊得暢快。
汪先生說,他二月份的時候去從汶老師家耍,看到孫朝陽送過去四川粽子,裡麵除了有豌豆,竟然還有臘肉,這種做法很奇怪,我們高郵那邊的粽子可不放這玩意兒,最多放點鹹鴨蛋黃,高郵鴨蛋你聽過吧。
孫朝陽笑道,師兄就彆吹噓你們高郵的粽子了,敢跟湖州的比嗎?
氣得汪老先生吹胡子瞪眼。
說著說著,二人又聊到豆腐腦。汪先生說,豆腐腦應該是甜的,孫朝陽說應該是鹹的,要放粉蒸牛肉和辣椒油花椒麵。
頓時爭執起來,汪曾祺哼了一聲:“朝陽,我個人宣布,開除你出我的師門。”
然後摸著額頭笑起來。
正笑著,一行人上了主席台,吳勝邦拍了拍用紅綢子包裹的話筒:“喂喂,喂喂……現在,我宣布,第一屆魯迅文學獎頒獎儀式正式開始。”
首先,有請湖北xxx委員會的某位同誌講話,是湖北的同誌的讚助才有了這個盛大的文學盛宴。
湖北那邊的同誌掏出講話稿,說了些很榮幸參與了這次頒獎儀式……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文學的春天已經到來,謝謝!
眾人鼓掌,但不是太熱烈。所有的獲獎作家都把目光落到領頭的宋大明身上。
可惜宋大明坐在兩位偶像中間,目光迷離,如癡如醉,毫無反應。
喜歡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請大家收藏:()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