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間跨度有點大,還他媽是蛋疼的身穿……
看看人家那些香江穿越流,有幾個是身穿的?大部分都是魂穿,直接繼承彆人的身份財產,起碼最開始的吃住不用愁,現在他帶個大褲衩的身穿算什麼!
還穿越到1948年……
夭壽啊,楊秋一開始都快瘋了,哪個穿香江的不是穿到1980年左右。就憑他這在香江電影陶冶下成長起來的人,隨便學兩下怎麼編劇,還不能攢出兩三個垃圾劇本賣錢?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是香江電影最繁華的年代,也是垃圾片輩出的年代!
至於1948年的香江電影——那是什麼鬼?
楊秋可不認為搞兩個八零年的垃圾片劇本能在五零年賣出去。
至於寫小說,嗯,現在金墉還沒動筆呢,咱可以……
啊呸!
你還真以為自己是鈦合金超級大腦啊,啥都記得下。金庸的小說楊秋倒是都讀過,可誰會去背誦全文啊,又不是小學語文課本。
再說了,小學課本裡的東西,他現在也幾乎忘光了啊。
老實說看了這麼多的《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英雄本色》之類的電視電影,很多裡麵的情節楊秋已經橫流倒背了,比如說楊秋現在還記得《天龍八部》裡段譽是怎麼出場的、喬峰是怎麼掛掉的。
但講故事和寫故事可不是一回事,尤其是對楊秋這種語文剛剛及格的人來說。
你要是吧啦吧啦連筆帶畫的跟彆人講故事,隻要自己和對方不是腦殘,絕對能跟對方說清楚。可你要是把你吧啦的話寫在紙上給彆人看,估計沒幾個人會忍著看完三行。
寫小說是要文筆的……
香江穿越流最常用的兩條路,寫小說拍電影直接被堵死了,楊秋想想都覺得虧。
至於炒股票期貨之類的,楊秋倒是知道不少,什麼8年股災、85年廣場協議、87年股災還有97年的金融危機,這些東西那些香江穿越類的小說都寫到厭了,喜歡港娛的沒幾個不知道的。
可特麼的現在是48年,離著8年都還差三十多年呢……
這邊楊秋還沒找到點頭緒,那邊麻煩事又來了。
這年頭大部分漁民都是窮人,救楊秋的船家也不是個大富之家,但看著楊秋可憐,還是好心地贈送了一件帶著魚腥味的葛布馬褂,老光著身子可不好。
然後……就把楊秋踢上了岸。
上岸後的楊秋顧不上想未來怎麼走了,一開始就惴惴不安了半天,深怕來個警察問個戶口然後把他遣送出境。
這年頭大陸那邊可不安全,還是香江安靜。就算想弄清楚為啥穿越想跑到湘北老家去,這時候也得再等等,掛在半路了可劃不來。
結果躲躲藏藏了兩天,楊秋才愕然發現,香江現在就是個大眼的篩子,進來出去港府根本不管……
其實楊秋不知道,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港府才開始頒布《移民管理條例》,實施人口登記政策,取消了華人自由出入香江的權利。
在這之前,香江那是想進就進想出就出。
所以這幾年間本來隻有六十萬人口的香江,一下子就湧入了一百二十萬的難民。
突然加了這麼多難民,港府管也管不了,還說不定管了個半天,結果赤軍打過來了,白費力氣。
於是結果就是……港府不管了
這身份的問題解決了,生活的問題也迫在眉睫。剛上岸時,楊秋跟個沒頭蒼蠅似的,著實餓了兩天。
後來還是看彆人撿煙頭賣錢,才混了個半飽。
楊秋後來不是沒去過什麼貿易公司或洋行之類的地方應聘,好歹他後世也是大學畢業的,雖然學校不怎麼樣,但在他哥貿易公司工作的時候,他還是好好地鍛煉了一下他的英語口語的。
在楊秋想來,他這素質當個洋幫辦應該綽綽有餘了。
然後,楊秋就被打擊了。
因為他發現他這個堂堂的大學畢業生,來到了1948年的香江,竟然妥妥地成為了一個半文盲!
這年頭全世界流行的漢字,還都是繁體的,楊秋那一溜煙的簡體,簡直就是個不學無術的榜樣。
至於他的英語口語,和後世也隔著兩個地中海,楊秋不時蹦出兩個後世的新詞,殺得麵試的洋鬼子一愣一愣的,然後幾個洋高管就給了個學藝不精好高騖遠的評價直接給淘汰了。
也不是沒有洋行願意要他的,畢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唄,可這年頭洋人都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派頭,難伺候的很。成長在新紅旗下的楊秋哪裡受得了,乾了兩天乾脆直接撂了擔子。
想到此處,楊秋的淚都下來了……
之後楊秋除了撿過煙頭,還跑過堂賣過報紙,還好後來楊秋發現擺攤賣二手書挺掙錢的,才慢慢安定下來。
他那些書都是四塊錢一斤收回來的,中文的外語的都有,一斤能有十本左右,然後分門彆類又四塊錢一本的賣出去。賣得最好的是漏胸漏腚的外國掛曆,一本好品相的就能賣十二塊,比如今天他就賣了兩套掛曆。
當然擺攤的時候他也沒閒著,趁著手頭資源足,也在作死地學習繁體字、英語和粵語,學了小半年,倒也馬馬虎虎了。
他可不想擺一輩子地攤。
夜已深沉,就在楊秋睡得懵懵懂懂的時候,他迷迷糊糊好像聽到門外有一點動靜。
“哥,你回來了。”
“嗯”
“你吃飯了沒?”
“在外麵和兄弟們吃了,……對了,對麵那姓楊的沒騷擾你吧?”
“……”
“哥,你說什麼呢,楊大哥不是這種人。”
“哼,不是這種人是哪種人,我告訴你,妹子,你離這種人遠點,成天三妻四妾的,也不知道有沒有這命。”
“哥——”
楊秋的汗都下來了,咱啥時候老把三妻四妾掛嘴邊了,就隻說過一次好不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