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木格也沒惱,道“爺,若皇阿瑪要立你為儲,自然不會讓你遠離京城,你彆告訴我,你沒想到這點。”
老十氣焰一下焉了下去,鬱悶道“待在兵部也行啊!”
其木格好笑道“爺,蒙古不管怎麼說,也是自己人,以後史書上也無外乎就是記上那麼一行,平息個叛亂什麼的,但洋人可不同,一個外人跑來問咱們要地,太過分了,爺,若你狠狠收拾英國人一頓,肯定名垂千古!”
老十垂頭喪氣道“又不能和英國人開打,儘磨嘴皮子功夫,有什麼勁啊。”
其木格鼓勵道“兵不血刃才是本事。”
老十失望了,十四高興了,打著鑼鼓親自將老十這個有力競爭者歡送到了理藩院,高呼康熙英明,氣得老十回來就讓其木格寫信,“告訴阿茹娜,趕緊找人嫁了…”讓其木格狂笑不已。
等老十情緒穩定了,其木格想騰出手來好好琢磨琢磨羊毛產業時,不想,太後身體又不好了,雖然有宮裡的貴人伺疾,但太後卻想聽其木格用蒙語給她念她們共同合作翻譯的經書,於是,其木格便放下事業規劃,拎著包裹進駐慈寧宮了,而太後見了其木格的包裹,立馬就不開心了,教導其木格,丈夫最重要,彆本末倒置,讓其木格感動得除了掉眼淚就是傻笑,保證自己馬上改,天天進宮伺候太後就是…
對太後,其木格本來就感恩,若沒太後這個後台,其木格的日子怕沒這麼順風順水,因為不知道太後到底是何時去世的,所以,其木格是充滿了希望,天天變著法的逗太後開心,這人一生病,精神很重要,隻要精神不垮,病魔也得多費些勁不是。
娜仁吉娜也天天守在病榻前,眉宇間難掩焦急,讓其木格暗自唏噓,也多了幾分心疼,小姑娘也不容易啊…
在太醫敬業的診治和其木格以及娜仁吉娜廢寢忘食的照顧下,太後的病情雖然沒好轉,但也沒加重,就這麼拖著,但其木格卻沒灰心,隻要病情沒惡化,那也是勝利不是…
而康熙也是天天的來請安,神情中的擔心看著倒不似作假,看來對於無害的太後,康熙還是真的有幾分感情的,讓其木格對康熙稍微多了一絲好感。
不過,每次康熙一來,其木格便帶著娜仁吉娜退出屋子,明著是不打擾兩位老人懷舊,實則是避免讓康熙見了自己心情不好,在奪嫡的激烈時刻,其木格不能為老十加分,隻能力求不去減分了。
某天也不知道康熙和太後說起了什麼,太後突然想聽蒙古長調了,沒多久,太後身邊的嬤嬤便找到其木格,康熙說了,擔心蒙古長調勾起太後的思鄉之情,加重病情,所以不能找人給太後表演,得想個法子將太後糊弄過去。
嬤嬤也沒個主意,本以為稍微拖長點時間,太後就會忘了,不想,太後卻象三歲小孩似的,竟然對長調念念不忘,和康熙說不到兩句,就會問怎麼唱長調的還沒來?康熙盯著嬤嬤的臉已經黑不見底了。
無奈,嬤嬤便求其木格幫著出個主意,其木格想了想,命人通知三胞胎火速跑步到慈寧宮。
三胞胎趕到後,其木格在院子裡分配了各自的角色,弘曆被要求領舞,不準動嗓子,免得影響伴舞的弘參和弘豐的歌喉。
不等弘曆不服氣的為自己爭取,其木格就抱了抱弘曆,道“二哥三哥的任務是讓太後回憶起美麗的草原,你的任務是逗太後笑,讓太後心情好,好好跳舞啊,想唱歌,等太後好了,再唱給太後聽。”
弘曆滿意了,原來不是歧視,隻是分工不同,開心的跟著弘參和弘豐進屋了。
因三胞胎無論在哪兒,身邊就沒少過蒙古人,所以蒙古長調倒學得原汁原味,果然,一開唱,太後的眼神就不對了,開始遐想了,康熙忙指著硬著腰杆在那手舞足蹈的弘曆叫太後瞧,太後的哀愁立馬少了幾分,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康熙頭次對其木格的安排表示了讚賞,離開慈寧宮時,破天荒的賞了其木格一個笑臉,讓其木格激動得對老十語無倫次的顯擺了半天…
老十這段日子也忙得腳不沾地,一邊記掛著西藏的消息,一邊咬牙切齒的命人大張旗鼓的通知澳門總督派代表進京,如今西班牙人也在京裡,老十打算和這兩家談建交,偏偏將英國人晾在一邊—至於康熙批不批那是另外一碼事,先將英國人氣得吐血再說,還給廣州海關衙門下達命令,隨便折騰英國商船,出了事,他兜著…
既然要談,老十自然也得做許多功課,連n年前和沙俄簽的條約都給翻出來了,美其名曰,借鑒借鑒外交到底該怎麼搞…而九阿哥也沒能幸免,英國人不是說通商嘛,老十將這一部分扔給了九阿哥,“九哥,這事你在行,你幫我定定章程,我去兵部探探消息…”然後便拍拍屁股跑到兵部和十四打嘴仗去了,氣得九阿哥直喘粗氣,想不管吧,又怕老十在洋人那吃了虧,隻好加班加點的熬夜寫文案…
而老十呢,雖然很忙碌,但卻很懂得勞逸結合,雖然下班稍微晚了些,但回家後絕不說正經事,隻給其木格絮叨,他又想了什麼法子惡心英國人,又怎麼嗆的十四啞口無言,心情很是暢快。
今兒見其木格搶了話匣子眉飛色舞的說康熙衝著她笑,老十突然感覺有些心酸,這些年來,其木格大概也和自己一樣,想得到認同吧…
看到月票數這麼多,激動啊,謝謝大家,嗬嗬
祝大家周末愉快!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