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聽自己的父皇說這內閣製度是自己兒子提出來的時候,心裡一喜,看來自己的兒子是“恢複”好了,是要準備回來了。
“父皇,雄英這孩子畢竟是嫡長孫,是不是該回皇宮學習政務了?”
朱元璋稍微向右轉頭看向朱標,有些生氣道:“雄英奉道祖的旨意還要辦一件事情,沒時間回來。咋滴,閒累了不成?”
朱元璋的話畢竟是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的,聲音也自然傳入底下文武大臣的耳中,武將聽聞自然沒覺得什麼,但文臣一聽,就覺得不妥了。
此刻,一個不知死活的年輕禦史出班勸諫道:“陛下,皇長孫事關我大明江山之社稷,不容這樣流落民間,還請陛下早日命皇長孫回宮,以正國本!”
此句說完,又有禦史出班說道:“陛下,昔年道祖讓皇長孫到張真人修煉,十年之期後又命皇長孫殿下遊曆大明,去歲更是遭受賊人襲擊。陛下,請為江山社稷計,命皇長孫殿下早日回宮,以正國本。”
又一新晉禦史開口:“陛下,皇長孫乃大明之嫡長孫,皇太孫之繼承。然皇長孫十二年未歸,又遭賊人襲擊,請陛下為大明社稷,請皇長孫殿下早日回宮,學習儒家經典,以正國本。”
“砰!”
隨著朱元璋右手狠狠地拍擊禦案,底下的大臣也就第一時間不敢說話,朱元璋很是生氣的說道:“夠了!”
那幾名禦史連忙開口:“臣等惶恐!”
朱元璋起身來到禦案前,開口訓斥:“怎麼?把朕這奉天殿當成那菜市口不成?皇長孫之安危,朕難道不清楚?還容得你們說三道四不成!”
那名不知死活的年輕禦史勸諫道:“陛下,臣等也是為我大明江山社稷考慮,皇長孫乃是嫡長孫,按陛下之祖訓錄,乃是我大明之皇太孫。
陛下,皇太孫乃我大明之國本,怎能如此流落民間,不早早讀儒家經典,日後何以治理這天下?”
此刻的朱元璋聽到這名禦史說的話,臉色瞬間垮了下來,看來這幾個禦史是有人故意而為之啊。
明麵上是說大孫不該在民間,不該不讀儒家著作,其暗地裡不就是認為咱的大孫不夠格做皇太孫嘛!
怎麼,是誰給了你們這個膽子,敢肆意妄為國家之儲君!
朱元璋深深地呼吸了幾口氣,向右行了抱拳禮,開口:“洪武元年,道祖攜眾神隻降臨凡間,以鎮我大明江山國運,又欽定咱的大孫朱雄英為我大明後繼之君。
怎麼?托付給張真人錯了?遊曆天下錯了?替道祖培養畝產可達二十五石糧食錯了?怎麼?儒家經典能給朕變出這畝產二十五石的糧食嗎?”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畝產二十五石的糧食,這麼恐怖的事情?隻是,現在的糧食頂多也就兩石到三石,這畝產二十五石糧食,怎麼都覺得不可能。
那名新晉禦史行了一禮開口勸諫:“陛下,畝產二十五石糧食,何等的荒謬,現大明田地畝產也不過堪堪兩三石,怎可能有畝產二十五石的作物?
陛下,恕臣直言,這世上哪裡來的神佛,都不過是一些造謠撞騙的人罷了。若真的有神佛,那五胡亂華時,神佛在哪裡?唐末亂戰又在哪裡?宋末乃至前朝暴政之時,又在哪裡?
陛下,神佛之言,斷不能信啊,陛下!”
此言一出,這回整個朝堂是真的是鴉雀無聲,針落可聞。好家夥,彆人或許不清楚,但是參加大明朝開國大典,乃至那天宴席的大臣都清楚,道祖老人家是真的帶領眾位神隻降臨世間的。
好家夥,這幾個人到底是吃了多少個熊心豹子膽了,連道祖老人家也敢編排,真是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朱元璋的臉徹底黑了下來,對著奉天殿門口的方向喊道:“好好好,連道祖和列位神隻都敢詆毀,來人啊,將這幾人打入詔獄,審問出到底是誰指使的!
待抓住首犯,一並淩遲處死,以儆效尤!”
太子朱標見此有些不忍心,哎,還是太年輕了,年輕人不要這樣衝動,更不能說自己沒親身經曆,就說它不存在。
一念至此,朱標來到朱元璋旁行了一禮,開口勸諫道:“父皇,兒臣覺得此事是否處理太重了?畢竟這幾位禦史也是近幾年才得以入職,並未見過道祖。
若是他們從各位老大人那裡講解當年之情景,想必也就不會有今日之言語。父皇,所謂不知者無罪,還望父皇從輕發落。”
這就是朱標,那個看似賢良仁德,但是確實腹黑的太子。表麵說不知者無罪,但實地裡確實是在推波助瀾。說誰不好,卻要說道祖,道祖老人家當年可是賜下了仙釀的!
“敬天法祖,尊師重道,又言天地君親師,這就是你們儒家所說的敬天嗎?連道祖和眾位神隻都不尊重,讓朕怎麼相信你們!”
朱元璋這話,可謂是很重了,幾乎是打到儒家的根上了。天地君親師,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組重要概念,代表著儒家的價值觀念和倫理體係。現在他們連天地都不尊重了,又怎麼可能說他們會尊重君王呢?
此刻的大臣無疑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而作為儒家最重要的朝廷部門——禮部。因上任禮部尚書李冕在洪武十三年致仕以來,就沒有新的官吏來頂替禮部尚書,也就導致了禮部群龍無首,無人敢輕易發聲。
十幾息之後,時任禮部侍郎李叔正出班啟奏:“陛下,老臣有本啟奏。”
朱元璋看出聲的是李叔正,臉色也就緩和了許多,遂轉身回到龍椅落下,開口說道:“準奏。”
李叔正,朱元璋還是有印象的。其妻乃是夏氏,當年陳友諒攻陷南昌城時,投井死了,這李叔正也就因此而終身未再娶妻。
“陛下,老臣認為,天地君親師乃至天地至理,不容得心懷不軌之人質疑和詆毀,因此臣認為,淩遲處死不足以證道,當滅其三族!”說完,李叔正再次行了一禮。
待李叔正說完,群臣紛紛開口:“臣等附議,當夷三族。”
朱元璋見此情景,心情大好,遂開口下令:“來人,將這幾人帶下去,嚴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