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之前之所以同意自己的孫兒去遊曆天下,也是有所考慮的。
其一,自己出於微末之間,又是農民出身,從小就品嘗到大明百姓之艱辛,自然知道大明百姓的不容易。
當年的揚州之行就是例子,揚州經過元末亂戰,早已經是斷壁殘垣,揚州戶口十不存一,去之八九。
其二,正如道祖所說,欲承其器,必承其重。這大明天下得國不易,百姓更需要安居樂業,休養生息。自己的孫兒將來得繼大統,也需再行仁政,與民休息幾年,再圖其君王霸業。
正因如此,這大明君王更應去民間,去品百姓之苦,去了解他們的困難,為日後的執政,打下一定的基礎。
其三,自己欲定下自己孫兒朱雄英皇太孫的國儲之位,再用國儲的身份替自己去體察民情,了解民間疾苦。
但是現在,根據道祖的意思,雄英這孩子還不是用國儲身份乃至皇孫身份的時候,也不能派出大量侍衛保護。
而是用平頭百姓,真真正正的大明百姓的身份去體察民情,這怎麼不使朱元璋有所考慮和內心思量呢。
思緒良久之後,朱元璋酷似下了一個很是重大的決定似的,板著一張臉對一旁的太監總管樸不成說道“去,將蔣瓛給咱叫來。”
“是,皇爺。”
“重八,雄英是去體察民間的,你叫那蔣瓛過來乾嘛?”皇後馬氏這時候有些不解,這儀鸞司人馬又不是皇家侍衛,叫這刺探軍情的人來乾嘛?
“妹子,咱是同意雄英這孩子去的,既然不能用皇家身份去又不能派大量侍衛護衛,那咱派一百戶的儀鸞司人馬總行了吧?
妹子,咱相信咱的孫兒在張道長那裡學了一身的本領,但到了民間,即使身手再好的人,遇上十幾二十個賊人,也是難於招架之力。
咱剛才也想通了,雄英這孩子確實不能用皇孫的身份去,那底下的官員得該多麼的阿諛奉承乃至欺上瞞下!”
朱元璋笑著跟皇後馬秀英解釋道,他是皇帝,大明的開國皇帝,既然不能大量侍衛護衛也不能用皇孫的身份,咱派一隊百戶隨行總可以吧。
應老先生笑著說道“洪武皇帝實乃性情中人,大公無私且通情達理,這百戶隨行倒也是可以的。”
洛昉也是笑著點了點頭,表示同意朱元璋的安排。自己也不是說不能派出護衛保護,隻是不允許大量人馬隨行,於情於理是不妥的,也無法真正的體察民間,遊曆天下。
“妹子,你看,道祖都同意咱的安排。”朱元璋見道祖也允許了,笑著對身旁的皇後馬氏說道。
“好好好,那就蔣瓛帶一隊百戶隨行吧。道祖,馬氏有個疑問,不知雄英這孩子此行要多久時刻?畢竟將來是要得繼大統的,還得早早熟知政務。”馬秀英先是笑著回答,隨後向道祖提出自己的疑問。
雖說大明建國之初,朱元璋曾下令後宮不得乾政,皇後馬氏也深諳其理,從不去打聽、乾涉前廷政事,除非朱元璋主動來尋。
然而,朱雄英遊曆天下,體察民情,雖說是朝廷政事,但亦是皇家內事。既然是皇家內事,那麼皇後馬氏就能參與其中,發表自己的見解。
“對對對,妹子說得對。道祖,咱的孫兒這次巡遊天下,體察民情,不知需要多久,總不能巡遊十年吧?
如果真的要巡遊十年,咱得多想念咱的孫兒!”
朱元璋也是趕緊詢問,如果真的再來個十年八年的,十年之後雄英這孩子就二十歲了,早已經是超過加冠之年,更是娶妻生子的時候。如果真是如此,那他可不同意這事。
洛昉看著眼前的朱元璋和馬秀英期待自己回答的樣子,笑著緩緩開口“卿家多慮了,十年八年為時已晚,定不用如此之長的時間。然,最低也得兩三年,才可真正的體察凡間,為日後打下執政基礎。
也罷,這樣吧,本尊允其乘坐快馬,解一絲腳程之苦。但,此行隻允其攜帶百兩,不得超過其數。雄英這孩子是體察民情的,不是去遊曆天下,吃喝玩樂。”
朱元璋前一秒臉色一喜,喜的是不用十年八年,也就兩三年。下一秒,又心酸,敢情道祖一開始是想雄英這孩子用自己的雙腳去走遍大明天下!
最後,朱元璋也深諳其理,確實,咱對雄英這孩子的期待很大,這孩子不僅得到了自己和妹子的愛護,更得到了立嫡立長的承襲法理,最為重要的是還得到了上天乃至道祖的肯定,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欽定大明之皇太孫!
“雄英,快,快讓為父看看。”就在朱元璋思緒之間,太子朱標匆匆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