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鄒新民聽到要拆的是林家的祖墳,也慢慢地將包放了下來,在辦公桌後麵的櫃子裡翻找了兩下,就從淩亂的文件裡抽出了一張卷起來的圖紙,攤在了辦公桌上。
分管交通的副縣長馮明望走到了辦公桌旁,在地圖上看了看,伸出手,點了個點說道:“就是這個位置,這張地圖太小,看不清楚。”
鄒新民拿起地圖,仔細的看了看,又拿起了桌麵的尺子,大致的比了幾下,十分為難地說道:“馮縣長,搞清楚沒有去啊,林姓在麻坡鄉是大姓,姓林的多了去了,要穿過去的到底是哪一支哪一脈?是不是華東書記家的祖墳?”
馮明望道:“哎呀,這個搞不清楚,我還跟你商量什麼?我和村裡的支書確認了,華西前兩天還去上墳祭奠過,錯不了。”
鄒新民又道:“如果不遷墳的話,修到哪裡?修到大集老街上?”
馮明望道:“對,就要斜著橫穿老街,將老街一分為二,沿途要拆的民居,可能不是一家兩家這麼簡單呀。粗略算了一下,可能有七八十戶。”
鄒新民聽完之後,點了點頭,腦海裡也就回憶起了麻坡鄉大集的形象。
麻坡鄉是臨平縣的一個大鄉,人口足足有五萬多人。麻坡大集離礦區很近,卻並沒有得到煤礦生產帶來的什麼實惠,反倒是運煤的車想要從麻坡老街上經過,運煤的車飄灑煤灰,使得麻坡鄉大集常年終年蒙著一層煤塵,道路兩旁的房屋、樹木皆被染成了灰黑色。
鄒新民深知麻坡大街人口眾多,如果避開林家祖墳選擇橫穿大集老街,又會破壞老街的原有風貌和居民的安寧生活。鄒新民在辦公桌上敲著地圖,良久之後才說道:“馮縣長,按照之前議定的方案,死人要給活人讓路,但你我都清楚啊,林家可不僅僅是一個華東書記這麼簡單呀,現在林華西還是市紀委書記,靠你我兩人去拆林家祖墳,辦不到。”
“所以我才敢找你商量嘛!實在不行我們就去找吳縣長彙報?”
吳香梅向來是不留餘地,鄒新民心裡對吳香梅有些犯怵,就搖了搖頭,一隻手在地圖上輕輕的敲著。思索之後鄒新明道:“香梅縣長現在一心都撲到招商上麵,找她,恐怕她不會插手,一句話也就給我們擋回來。我是總牽頭人,你是分管副縣長都解決不好,不行就換人。”
馮明望聽完之後會心地一笑,吳香梅雖然來臨平不久,但留下了不少的口頭禪,現在乾部們最怕見到吳香梅,隻要乾不好,吳香梅的口頭禪就來了“不行就換人”,不少乾部也稱吳香梅為“換人縣長”。
馮明望道:“鄒縣長。那您的意思是到底是遷墳還是扒房子?”
這個時候就聽到門口傳來了敲門聲,鄒新民抬頭一看,縣財政局長曾亞聯手裡拿著一個手包,笑嗬嗬地站在了門口。
鄒新民看了一下牆上的表,已經5:30,想著晚上正好和羅明義見麵也就說道:“這樣,這樣,老馮啊,這件事牽扯甚廣,明天我們再議啊,明天再議。”
幾人剛剛出門就看到縣政法委書記林華東推著自行車走了過來,林華東看到幾人就主動打招呼道:“新民縣長啊,著不著急走,說個事情。”
林華東接到了林華南的電話,請自己出麵和鄒新民溝通一下,將市紀委要調查的事情解釋清楚,難免誤會。
鄒新民看了一眼馮明望,才看向了林華東,心裡暗道這個時候林華東來找自己,肯定是祖墳的事,但這事自己拿不定主意,眼下也隻有先推了再說,鄒新民道:“華東書記啊,晚上要去市裡協調個工作,您著不著急?不著急的話,明天我們再說。”
林華東已經把自行車架好,想著慢慢地和鄒新民細聊,但看鄒新民有事也不好挽留,客氣了幾句之後,兩人也就約好明天再談。
上了汽車,通海貿易公司的老板秦大海已經在車上等待,見兩人上了車忙掏出了煙和打火機,香煙點燃之後,鄒新民拍了拍汽車的寬大而舒適的座椅,說道:“曾局長啊,你說你我就是當一輩子的領導乾部,也買不起這樣的汽車吧。”
曾亞聯也是上下打量了一番,汽車的中控台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帶著英文字母的按鍵,曾亞聯也是感慨一句道:“這樣的汽車,如果不是認識咱大海兄弟,恐怕我一輩子也坐不上啊。”
秦大海心裡自然聽出來兩人這是在說酸話,就說道:“哎,車嘛,身外之物,隻要鄒縣和咱們曾局長願意,這車馬上就送給你們。”
曾亞聯十分好奇的探頭問道:“這台車下來要多少錢?”
秦大海自然不想在這個時候談及車錢,畢竟這台進口轎車價值不菲,說了之後,反而更引起兩人的嫉妒,便說道:“車這個事,咋說那?我坐在這車上,那就是代步工具,在鄒縣長和曾局長往車上一坐,才能體現它的價值嘛,應該怎麼說,篷車生輝啊。”
鄒新民聽完之後倒是十分平靜,將窗戶打開一條縫,雙指夾著煙,將煙伸了出去,煙灰隨著風四處飄散,鄒新民又深吸一口煙,緩緩吐出,眼神中透著一絲領導乾部獨有的凝重與思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