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小會議室裡,氣氛凝重。常委們接到緊急通知匆匆趕來,臉上都帶著一絲疑惑和不安。於偉正端坐主位,臉色鐵青,開門見山:“同誌們,臨時召集大家開個緊急常委會,通報一個情況!市農業局主持工作的黨組副書記魏昌全同誌,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在組織調查期間,不僅不配合,反而畏罪潛逃!現已查明,他攜家帶口,開著單位配車,不知所蹤!”
話音落下,會議室裡一片死寂。常委們麵麵相覷,臉上寫滿了震驚和難以置信。魏昌全,那可是周鴻基書記的前秘書啊!從市委辦副主任到平安縣委副書記,再到主持市農業局工作,一路走來順風順水,是公認前途光明的年輕乾部。誰能想到,他竟然會走到這一步?
紀委書記林華西緊接著通報了具體情況:“……紀委的同誌已經查實,魏昌全家中貴重物品已被轉移。我們初步判斷啊,他涉嫌利用職務之便,在農資指標分配、平價肥倒賣、農業項目資金撥付等方麵存在嚴重問題。目前,市紀委已聯合市公安局,正在全力追查其下落。”
會議室裡響起一片壓抑的歎息和議論聲。常務副市長王瑞鳳眉頭緊鎖,語氣帶著惋惜和一絲恨鐵不成鋼:“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啊!從市委書記秘書到市委辦副主任,再到縣委副書記,組織上對他寄予厚望,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位置!怎麼就……這麼糊塗!”
市長張慶合也搖頭道:“是啊,青年才俊,前程似錦,卻落得如此下場。這不僅是他個人的悲劇,更是我們乾部隊伍建設的一個深刻教訓!說明我們在乾部教育、管理和監督上,還存在漏洞!”
於偉正環視眾人,聲音恢複了沉穩:“好了,同誌們,現在不是感慨的時候。魏昌全跑了,但問題還在!他留下的爛攤子,必須有人收拾!今天常委會,主要研究四件事。”
他豎起一根手指:“第一,通報魏昌全潛逃事件。此事性質極其惡劣,影響極壞!暴露出我市在國有企業監管、特彆是農資流通領域存在嚴重漏洞,管理混亂,監督缺位!市紀委要牽頭,聯合審計、公安等部門,對市農業局、市農資開發總公司進行徹底調查!不管涉及到誰,一查到底!同時,要舉一反三,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一次針對國有企業的專項審計和作風整頓!‘三學’活動要結合進去,重點解決思想麻痹、監管鬆弛、利益輸送等問題!”
“第二,”於偉正豎起第二根手指,“農業局的工作不能亂!魏昌全跑了,但全市農業生產、農資供應、糧食安全不能停擺!必須立刻明確一位同誌,暫時主持農業局全麵工作,穩住局麵,確保各項工作特彆是春耕備耕不受影響。大家議一議,誰去合適?”
會場陷入短暫的沉默。組織部長李學武率先開口:“書記,市長,我建議考慮平安縣委副書記賈彬同誌。賈彬同誌在平安縣聯係過農業,熟悉農村工作,政治可靠,能力也強,現在平安縣班子穩定,他暫時抽出來主持一段時間,應該沒問題。”
於偉正微微搖頭:“賈彬同誌在平安縣的工作也很重要,而且他下一步有更重要的安排,不宜輕易調動。”
臧登峰副市長想了想,提議道:“那……市政協副主席史國宇同誌怎麼樣?他是老農業局長,經驗豐富,威信也高,讓他回去暫時主持一下,過渡過渡?”
於偉正再次搖頭:“史國宇同誌年齡大了,精力有限。而且,農業局的問題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史國宇同誌擔任局長期間有沒有責任?在調查清楚之前,讓他回去主持工作,不合適,不利於團結,也不利於調查工作的開展。”
接連兩個提議被否,大家心裡都清楚,於偉正對這個人選要求極高:要有豐富的基層農村工作經驗,要有駕馭複雜局麵的領導能力,還要政治絕對可靠,與農業局現有問題沒有瓜葛。
於偉正的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王瑞鳳身上,緩緩開口:“瑞鳳同誌,你看……讓市政府副秘書長鄧曉陽同誌去怎麼樣?”
王瑞鳳聞言,眉頭微蹙。鄧曉陽是她非常得力的助手,協調能力強,但讓她去主持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市局工作,還是在這種風口浪尖上……她斟酌著詞句:“書記,曉陽同誌協調能力確實很強,也有鄉鎮基層工作經驗,對農村情況熟悉。但是……主持市農業局這樣專業性強的部門,而且是去處理這麼棘手的局麵,她……可能更擅長協調統籌,直接抓業務、帶隊伍,恐怕……”
於偉正擺擺手:“瑞鳳同誌啊,現在是非常時期!穩定是第一位的!鄧曉陽同誌政治素質過硬,大局觀強,協調能力突出,這正是當前農業局最需要的!業務工作,可以依靠局裡的專業乾部嘛。我的意見是,先不急著任命局長。由市政府成立一個工作組,進駐市農業局!鄧曉陽同誌擔任工作組組長,代表市政府,在紀委調查期間,全麵幫助農業局日常工作!負責穩定隊伍、保障運轉、配合調查!至於農業局局長的人選,等調查告一段落,問題基本查清後,再上常委會慎重研究任命。這樣既保證了工作的連續性,也體現了組織對乾部任用的慎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看向市長張慶合:“慶合同誌,你看呢?”
張慶合沉吟片刻,點了點頭:“我同意書記的意見。當前首要任務是穩住農業局這個大盤子,確保春耕生產不受影響。鄧曉陽同誌擔任工作組組長,我看是合適的。瑞鳳同誌,大局為重啊。”
王瑞鳳見書記和市長都表了態,知道再堅持已無意義,便也點頭道:“好,既然書記和市長都認為曉陽同誌合適,我服從組織決定。隻是……工作組進駐期間,農業局的工作壓力很大,希望紀委調查組能加強溝通,相互配合。”
“這個自然。”於偉正點頭,隨即豎起第三根手指,“第三項議程,以農資開發總公司的問題為反麵典型,在全市國有企業中深入開展‘三學’活動!重點學習什麼?學習法律法規,學習財經紀律,學習先進企業的管理經驗!要深刻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魏昌全這樣的問題?為什麼監管形同虛設?要通過學習,查找漏洞,完善製度,強化監督!市計委要牽頭,製定具體方案,迅速落實!”
“第四,”他最後說道,“由市委辦、市政府辦聯合發文,將魏昌全事件通報全市!同時,向省農業廳做專題彙報!要深刻檢討我們在乾部管理、監督上的不足!散會!”
常委會結束後,於偉正將王瑞鳳和鄧曉陽叫到了自己辦公室。
於偉正看著曉陽,語重心長:“曉陽同誌,這次任務很重,也很突然。讓你去農業局,不是讓你去當局長,而是讓你去當‘救火隊長’,去當‘定海神針’!你的任務有三條:第一,穩住隊伍,確保農業局各項工作,特彆是春耕農資供應、糧食安全等核心職能正常運轉,絕不能出亂子!第二,推動工作,該開的會要開,該下的文件要下,該抓的落實要抓,不能因為調查就停擺!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全力配合市紀委的調查工作!要暢通渠道,提供便利,但絕不乾預具體辦案!你是代表市委市政府去的,要把握好這個度!”
曉陽雖然覺得任務艱巨且突然,但多年的政治素養讓她迅速調整了心態,她馬上回應道:“書記,王市長,我明白了。感謝組織的信任!我一定竭儘全力,完成好任務!保證農業局不亂,工作不斷,全力配合調查!”
王瑞鳳也叮囑道:“曉陽啊,去了之後,多聽、多看、多溝通。遇事多向局裡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同誌請教。業務上的事情,要依靠專業乾部。你的主要精力,放在穩定大局和協調各方上。”
“是,請領導放心!”鄧曉陽重重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