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會議室裡,橢圓形的會議桌旁坐著全市的市委常委,氣氛頗為尷尬。會議桌後麵一排坐著市委機關的幾個乾部,個個屏息凝神,連呼吸都刻意放輕了,生怕弄出一點聲響。剛才關於東投集團黨委書記調整的議題卡了殼,誰也沒想到會是這樣一種局麵。
於偉正書記坐在主位,麵色平靜,看不出絲毫波瀾,仿佛剛才常委會上的激烈交鋒並未發生。他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目光掃過全場,聲音沉穩地打破了沉寂:“同誌們啊,東投集團的問題,剛才大家討論得很充分,意見也很明確。既然時機還不成熟,那就按照常委會的意見辦,暫時維持現狀。”他目光落在組織部長李學武身上,“學武同誌啊,既然大家談到了要派工作組去,那關於向集團派駐工作組的事,你考慮得怎麼樣了?派誰帶隊進駐比較合適啊?”
這個問題問得突然,原本也不在這次常委會討論的範圍之內。李學武心裡咯噔一下,腦子裡飛快地過了一遍人選。派個普通乾部去,顯然壓不住東投集團那複雜的局麵,更彆說麵對齊永林這樣的老資格;派市委常委去,規格又太高,而且……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市長張慶合的方向。
“書記,”李學武斟酌著開口,聲音帶著謹慎,“東投集團雖然是市管正縣級企業,但體量龐大,影響深遠,齊永林同誌又是老領導……我看,還是安排一位市政府的領導啊帶隊比較穩妥,再加上永林同誌本身啊也是市政府的特彆顧問,派個政府領導過去,也更能體現市委的重視程度。”
於偉正聽了,嘴角微微牽動了一下,露出一絲難以察覺的笑意,但那笑意並未到達眼底。市政府的領導,從剛才大家的表態來看,市政府完全是支持齊永林的,於偉正放下茶杯,手指在桌麵上沒有節奏的敲擊幾下。
“學武同誌啊,考慮問題很周全。”於偉正的聲音平和依舊,“不過,我看沒必要拔高規格了嘛。東投集團再大,也是市管企業,級彆擺在那裡。工作組嘛,主要是去指導工作,幫助集團黨委查找不足、改進提高,不是去督戰,更不是去奪權。就按照正縣級的規格來處理,安排‘三學辦’的同誌帶隊指導就好。”
他特意用了“指導”而非“督導”這個詞,語氣也顯得溫和許多。但在座的常委們都明白,這字眼的變化背後,是於偉正書記在常委會受挫後的一種策略性調整,也是一種無聲的堅持——黨對企業的領導不能放鬆,隻是方式方法需要更講究。
李學武看著於偉正平靜的麵容,心裡卻有些打鼓。派“三學辦”的同誌去?級彆夠嗎?能鎮得住場子嗎?齊永林可不是好相處的角色。他猶豫了一下,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書記,這個……人選方麵,一時還真沒想好特彆合適的……”
於偉正似乎早料到他會這麼說,擺擺手,語氣帶著一絲理解,也帶著不容拖延的決斷:“人選問題,下來你再好好思考一下,儘快拿出方案。這個事,咱們再議。”他目光掃過全場,聲音提高了幾分,“慶合同誌,瑞風同誌啊,大家還有沒有補充啊?”
見眾人都搖頭,於偉正說道:“今天的會就到這裡吧。散會。”
話音落下,會議室裡響起一片輕微的挪動椅子和收拾文件的聲音。常委們紛紛起身,但動作都顯得格外輕緩,仿佛怕驚擾了什麼。大家交換著眼神,表情各異,有凝重,有思索,也有的帶著一絲不易言說的複雜情緒。
在座的乾部們,剛才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聽到散會兩字,大家的心情才放鬆下來。東原官場這些年,前任書記鐘毅和齊永林搭班子時,私下裡矛盾也不少,拍桌子瞪眼的事不是沒有,但像今天這樣,在常委會上公開討論一個國企黨委書記的去留,而且議題還卡住了,這在東原的曆史上,恐怕還是頭一遭。
於偉正率先站起身,沒有看任何人,徑直朝門口走去。他的背影依舊挺拔,步履沉穩,但細心的人或許能察覺到,那步伐比平時似乎快了一絲,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落寞與挫敗感。他推開門,身影消失在門外。
於偉正一邊走一邊想,自己來到東原之後,就感覺東原處處有鐘毅和平安乾部的影子,本以為通過三學活動,把思想和行動都凝聚到了市委,沒想到調整一個國有公司的黨委書記竟然阻力這麼大,確實是自己大意了!
郭誌遠作為秘書長,立刻小跑著跟了上去,緊走幾步,在於偉正走進辦公室的瞬間,也閃身進去,輕輕帶上了門。
辦公室裡隻剩下兩人。郭誌遠快步走到暖水壺旁,拿起於偉正那個印著“為人民服務”紅字的搪瓷缸,熟練地續上熱水,恭敬地放到他麵前。
“書記,喝口熱水,潤潤嗓子。”郭誌遠的聲音帶著恰到好處的關切和恭敬,“常委會嘛,討論問題有不同意見很正常。我看啊,有些同誌是出於私心,沒有完全站在市委大局的角度考慮問題,特彆是對齊永林同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走進辦公室之後,市委秘書長郭誌遠緊跟著走了進來,走了兩步就關上了門。
市委秘書長可以說在市委大院裡風光無限,但如果市委秘書長得不到主要領導的信任,那就是另外一番風景了。
郭誌遠如今在市委的處境非常微妙,自己和於偉正差不了幾歲,又服務過鐘毅,鐘毅臨走人事凍結,自己這個秘書長沒有下一步的安排就尷尬了。走,肯定是要走的,隻是市委班子裡位置並不寬敞,如今市委副書記的位置空缺,自己就不想市委副書記了,但是市委政法委書記的位置還是可以努力一把。
於偉正沒有立刻去碰茶杯,他在辦公桌前,背對著郭誌遠,望著窗外市委大院裡剛剛抽出嫩芽的梧桐樹。迅速調整著自己的情緒,仔細複盤剛才在會議室裡每個乾部的表現。自己已經和張慶合談過一次話,談到了東投集團的問題,言語間已經談到了東投集團要換黨委書記的問題,沒想到張慶合這次竟然出麵反對。於偉正本想強行通過議題,但是王瑞鳳、林華西、張慶合都表態反對,這是自己沒想到的。
一個市長、一個常務副市長王瑞鳳、再加上紀委書記和常委副市長的分量,於偉正必須要掂量清楚,再看這邊支持自己的常委就是秘書長、宣傳部長、軍分區的司令員再加上總工會的主席,真正有分量的隻有組織部長李學武了。分量重的常委基本都沒有站在自己這邊。
於偉正自然不敢強行通過議題,就算勉強通過也是得罪了一大批人,特彆是張慶合與王瑞鳳他不得不考慮。於偉正沉默了片刻,他才緩緩轉過身,臉上已經恢複了慣常的平靜,甚至帶著一絲淡淡的、自嘲的笑意。
“誌遠啊,話不能這麼說。同誌們發表不同意見,是職責所在嘛,也是黨內民主的體現。要怪,也隻能怪我這個班長,會前溝通不夠充分,沒有把思想統一好。讓大家在會上爭論,責任在我嘛。”
郭誌遠聽到齊永林這樣說,心裡頓時覺得這於偉正的胸襟和格局確實不小。
於偉正慢慢坐下,拿起鋼筆,無意識地在麵前的信箋紙上劃拉著,筆尖在紙上留下深深的墨跡,最終寫下了四個力透紙背的字——“韜光養晦”。
郭誌遠看著那四個字,心頭一震,連忙低下頭,不敢多看。他明白,書記這是把不甘和鋒芒暫時收了起來。
“書記,您這是……”郭誌遠試探著問。
於偉正擺擺手,打斷他,語氣帶著一種看透世事的沉靜:“沒什麼。工作嘛,急不得。有些事,時機不到,強求反而壞事。東投集團的問題,根子深,牽扯廣,不是開一次常委會就能解決的。慢慢來吧。”
他放下筆,抬頭看向郭誌遠,眼神深邃:“誌遠啊,你去請一下白鴿同誌過來。”
“好的,書記!”郭誌遠連忙應聲,快步走了出去。
不一會兒,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白鴿敲門走了進來。她今天穿著一件米白色的薄呢子外套,透露著果斷與乾練。
“書記,您找我?”白鴿的聲音清脆。
“白鴿同誌來了,坐。”於偉正指了指對麵的椅子,臉上的笑容十分溫和,仿佛剛才常委會上的風波從未發生,“省裡的記者團在東洪采訪,進展怎麼樣?還順利吧?”
白鴿在椅子上坐下,雙腿並攏儀態端莊大方,認真地彙報:“書記啊,進展總體順利。昨天在縣委那邊,媒體記者團對東洪縣非常人認可,特彆是民營企業家上黨校授課的事,他們都很感興趣。至於縣公安局那邊,采訪效果應該還不錯。下午應該去光明區了。”
於偉正點點頭,像是隨口問道:“嗯,不能用應當啊,白鴿同誌,沒有依據的話,可不能講啊。”
白鴿知道於偉正最為注重工作上的細節,就說道謝謝書記指點!
“行程安排我記得接下來是去光明區和幾個市直單位,最後采訪市‘三學辦’和我,對吧?”
“是的,書記。”白鴿點頭確認。
於偉正沉吟了一下,目光落在白鴿臉上,帶著一絲探究的意味:“東投集團……這次采訪安排裡,有沒有涉及啊?”
白鴿心裡咯噔一下,以為書記是對東投集團有意見,想避開,連忙說道:“書記,原本計劃裡沒有專門安排采訪東投集團。隻是在東洪縣的水庫和水廠項目點,有東投集團合資建設的背景,現場有他們的宣傳標語。如果您覺得不合適,我們可以和記者溝通,淡化處理或者刪除相關表述。”
出乎白鴿意料,於偉正擺了擺手,語氣平和地說道:“不用刻意刪除。東投集團參與建設是事實,該體現還是要體現。我們搞宣傳,尊重事實是第一位的。不能因為一些工作上的分歧,就否定人家在具體項目上做出的貢獻。”
於偉正知道,這個時候必須調整策略了,如果繼續堅持調整東投集團,必然是授人以口舌。於偉正目光變得深遠:“白鴿同誌啊,領導乾部看問題,要有格局,有胸懷。東投集團為東原經濟發展是做出了貢獻的,這一點,市委市政府是充分肯定的。工作上有分歧,是工作方法問題,不能因此就抹殺成績啊,甚至影響正常的宣傳報道。一切都要實事求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白鴿聽著這番話,看著於偉正平靜而坦誠的麵容,心裡湧起一股由衷的敬佩。她原本以為書記會因為常委會的事遷怒東投,沒想到書記的胸襟如此開闊,格局如此之大。
“書記,您說得太對了!”白鴿由衷地說道,“您這種尊重事實、顧全大局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我一定叮囑記者團,在報道中客觀反映東投集團在相關項目中的積極作用。”
於偉正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絲淡然的笑容:“不是什麼態度問題,是原則問題。領導乾部要尊重規律,尊重事實,而不是憑個人好惡意氣用事。這次東投集團的事,是我有些操之過急了。萬物的發展運動都有其規律啊,時機不到,強扭的瓜不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