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到了辦公室,簽完韓俊送來的幾份急件,看著他輕手輕腳地退出去帶上門,辦公室裡恢複了安靜。窗外,東洪縣城清晨特有的喧囂透過窗戶縫隙隱約傳來,帶著幾分市井的煙火氣。剛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門外便響起了敲門聲。
“請進。”我放下茶杯。
門開了,縣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彭凱歌、主任周炳乾和副主任齊曉婷魚貫而入。彭凱歌走在前麵,臉上帶著慣有的沉穩笑容,周炳乾緊隨其後,手裡拿著厚厚的文件夾,齊曉婷則抱著幾卷圖紙。
“縣長,打擾您了。”彭凱歌聲音洪亮,帶著基層乾部特有的中氣,“來給您彙報一下園區一季度企業建設和項目推進情況。”
“坐,坐下說。”我指了指沙發,自己也從辦公桌後起身,走到會客區坐下。
三人落座後,彭凱歌沒有過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題:“縣長,一季度園區總體進展還算順利。坤豪農資的新廠房主體已經完成二分之一;環美集團的那個人發製品項目,廠房地基已經打好;縣石油生產公司的土地平整和基礎施工也完成了大半……”他語速不快,條理清晰,將幾個重點項目的進度、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措施都做了簡要彙報。
我聽著,不時點頭。東洪底子薄,工業園區的每一步發展都凝聚著大家的心血。等彭凱歌說完,我問道:“凱歌同誌,洗衣粉廠的土地預留工作做得怎麼樣了?我記得上次開會,李劍鋒那邊很關注這個事。”
彭凱歌立刻回答:“縣長,我們按照上次會議的精神,已經和馬軍主任那邊進行了初步對接。馬主任的意思是,他們項目正在走土地、工商和建設方麵的各項審批手續,考慮到項目規模和未來發展需要,他們希望先按50畝土地的規模進行預留。我們園區這邊已經協調規劃、國土部門,在規劃圖上劃定了區域,相關手續也在同步跟進。”
“嗯,50畝的預留,要確保手續合規,紅線清晰,不能留下後遺症。”我叮囑道,“馬軍同誌是老同誌,經驗豐富,你們多溝通,多服務,爭取項目早日落地投產。”
“是,縣長,我們一定落實好。”彭凱歌應道。
接著,周炳乾補充彙報了園區“三通一平”通水、通電、通路、場地平整)基礎設施建設的進度。當提到園區道路建設時,彭凱歌臉上露出一絲期待:“縣長,上次市交通局丁洪濤局長來園區視察時,對我們園區主乾道的升級改造很關心,當時口頭表示會給予一定的補貼支持。您看……我們是不是再跟市局那邊對接一下,爭取把補貼政策落到實處?園區資金壓力確實不小。”
我沉吟了一下。丁洪濤上次來,更多是走馬觀花式的調研,口頭承諾的水分有多大,我心裡有數。市交通局的錢袋子捂得緊,盯著的人也多。我說道:“凱歌書記啊,三通一平是工業園區發展的基礎工程,也是我們縣裡自己的事。市交通局主管的是國省乾線公路,資金投向有嚴格規定。我們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市裡的補貼上,還是要立足自身,自力更生。”
我看了一眼彭凱歌和周炳乾,繼續說道:“這樣吧,你們園區管委會和縣交通局再深入對接一次,把園區內部道路網絡規劃和建設需求,納入全縣交通建設的整體盤子通盤考慮。在縣裡有限的交通建設資金裡,優先保障工業園區的道路暢通。至於市局那邊,有機會我會再提,但你們不能等、不能靠,先把眼前的路修好、修通,讓企業進得來、產品運得出,這才是硬道理。”
彭凱歌和周炳乾對視一眼,都明白了我的意思,點頭應道:“明白了,縣長。我們回去就找交通局商量,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來。”
這時,我轉向一直安靜聽著的齊曉婷:“曉婷同誌,自來水工程進展怎麼樣?這可是關係到企業生產和員工生活的大事。”
齊曉婷立刻坐直身體,聲音清脆利落:“縣長,自來水管網工程開春後就全麵加速了。我們協調了城關鎮的群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目前主管網溝槽開挖已經完成百分之九十以上,進度符合預期。昨天我還和東投集團派駐水廠項目的負責人碰了頭,他們那邊正在加緊采購輸水管道。東投集團對水廠建設是全力支持的,但整個工程量大,從水庫建設到調試通水,預計還需要到明年下半年。”
她翻看了下手中的資料繼續說道:“考慮到企業入駐和生產的迫切需求,我們想了個‘土辦法’。縣裡不是有幾家小型自來水廠嗎?雖然規模小,設備老舊,供水能力有限,水質也隻是簡單處理的地下水,但眼下能解燃眉之急。我們計劃先跟這幾家小水廠協調,請他們鋪設臨時管道,把水引到園區邊緣,再由園區內部管網接進來,實現臨時供水。等東原水廠的水通了,我們再切換水源,把臨時管道接到縣水廠那邊去過渡一下。這樣算下來,園區通自來水的時間,能比原計劃提前一年左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周炳乾補充道:“是啊縣長,曉婷主任這個辦法,雖然有點‘曲線救國’,但很實用。提前一年通水,就能早一年解決企業的用水難題,對招商引資和留住企業太重要了。”
我仔細聽著,對齊曉婷的靈活思路和周炳乾的務實態度很是認可:“嗯,這個思路很好!辦法總比困難多嘛。你們動了腦筋,措施也很到位。縣裡那幾家小水廠的情況我了解,確實都是靠老水塔抽地下水,沒什麼淨化能力,但應急是沒問題的。你們抓緊去談,把工作做細,既要保證園區用水,也要確保供水安全和水價合理。這件事,我完全支持!”
又詳細詢問了幾個細節後,我充分肯定了工業園區一季度的工作成績,鼓勵道:“今天你們班子都來了,這很好啊,下一步啊,工業開發區是有大作為的,我估計市委的重點也會逐步轉移到工業經濟上來,到時候我們再去爭取市裡的資金和項目,就簡單很多,你們呢要再接再厲,抓住當前政策機遇期,把園區打造成東洪經濟發展的龍頭啊。
送走彭凱歌三人,辦公室又陸續接待了幾位前來彙報工作的部門負責人。處理完手頭積壓的事務,時間已近中午。我拿起桌上的紅色電話機,撥通了曉陽在市政府辦公室的電話。
“曉陽,是我。”電話接通後,我直接說道,“最近聽廣播,注意到偉正書記在幾次調研講話裡,反複提到了‘農業機械化、工業規模化、商貿市場化’這‘三化’,還有‘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區域性工業基地和商貿物流集散基地’這‘三大基地’的構想。我感覺這可能是市委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方向。你幫我收集一下偉正書記近期關於這方麵的完整講話稿和相關報道材料,越詳細越好。”
電話那頭,曉陽的聲音帶著一絲疑惑:“三傻子,你怎麼突然關心起這個來了?收集材料沒問題,市委辦這邊都有存檔,我整理一下晚上給你。不過,你搜集這些乾什麼?想緊跟領導步伐啊?”
我笑了笑,解釋道:“不是緊跟,是預判。偉正書記到任後,先抓‘三學’統一思想,整肅作風。現在活動進入深化階段,他頻繁調研企業,又在不同場合強調‘三化’和‘三大基地’,我看這絕不是偶然。我估計,‘三學’活動告一段落後,市委的工作重心很可能會轉向經濟建設,特彆是圍繞這‘三化’和‘三大基地’展開布局。東洪是農業大縣,又是貧困縣,如果能提前吃透精神,對東洪的發展至關重要。”
曉陽在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顯然在思考我的話,然後說道:“嗯,你分析得有道理。偉正書記最近確實把很大精力放在經濟工作上,尤其是工業項目。行,我明白了,材料我儘快整理好給你送過去。不過,”她話鋒一轉,帶著調侃,“想爭取項目資金,光看材料可不夠。你得跑啊!省農業廳、省交通廳,這些‘財神爺’的門檻,你得去踏一踏。”
“是啊,”我歎了口氣,“跑部錢進,老傳統了。我打算過兩天就去趟省城。先給二哥打個電話探探路,看看能不能約到相關廳局的領導吃個飯。”
曉陽提醒道:“光找二哥作用有限,他主要在政法係統。要項目,還得找咱爸或者二嫂。說話分量不一樣。實在不行,再請二嫂出麵協調。”
“知道了。”我笑道,“項目要分大小,小項目找咱爸和二嫂或許能解決,真正的大項目,還得看省裡的規劃和盤子。先摸摸情況再說吧。”
接下來的幾天,東原市的新聞廣播裡,“三學”活動的報道依然占據重要位置,但關於“農業機械化”、“工業規模化”、“商貿市場化”以及“三大基地”建設的提法明顯增多,頻率也越來越高。於偉正書記的足跡遍布光明區的企業、平安縣的高粱紅酒廠、曹河縣陷入困境的酒廠、臨平縣的煤電廠建設……他的每一次公開講話,都或多或少地圍繞著這些關鍵詞展開。我讓韓俊每天把相關報道剪輯整理好送給我,仔細研讀,越發確信自己的判斷。
有了這麼判斷之後,我知道要抓緊縣裡的大項目,4月21號。我帶著縣水利局局長韓冰,驅車前往平水河水庫建設工地視察。車子駛離縣城,道路變得顛簸起來。遠遠望去,水庫工地上已是人聲鼎沸,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各種機械的轟鳴聲、工人的號子聲交織在一起。拖拉機、三輪車、甚至還有牛車、馬車,滿載著土石方,在臨時開辟的道路上來回穿梭,揚起陣陣塵土。
“縣長,您看,”韓冰指著繁忙的工地介紹道,“我們要求各鄉鎮在組織人力突擊的同時,儘可能發揮機械的作用。現在工地上有十幾十輛運輸車輛,大大提高了效率。馬關鄉的林小鬆書記在保障方麵做得非常到位。”
林小鬆褲腿上沾著泥點,臉上帶著風塵仆仆的疲憊,但眼神明亮有神。
“小鬆同誌,亞男同誌,辛苦了!”我伸出手和他們一一握手。李亞男當初跟我從臨平縣過來時,還是個略顯文靜的姑娘,如今皮膚曬得黝黑,雙手粗糙,叉腰站在那裡的姿勢透著一股乾練和潑辣勁,眼神堅定穿著一身耐磨的工裝,袖子挽到肘部,完全是一副紮根一線的實乾家模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縣長,我帶您看看。”林小鬆邊走邊彙報,“我們鄉黨委政府把水庫建設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全鄉十幾個乾部,分成協調組、保障組、安全組,我親自帶隊,吃住都在工地啊,現在是全力保障施工。韓局長和亞男同誌在技術指導和現場調度上抓得非常緊,特彆是亞男同誌,現在水庫現場這一攤子,基本上都是她在具體牽頭負責,盯進度、抓質量、管安全,樣樣都抓得實,比我這個書記還像‘總指揮’!”
我看向李亞男,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林書記過獎了,都是分內工作。”
“好!亞男同誌,乾得不錯!”我讚許地點點頭,心中感慨萬千,“看到這熱火朝天的場麵,讓我想起當年在平安縣安平鄉組織挖河修路的日子。那個時候,條件比現在艱苦多了,尚武市長當時還是安平鄉的武裝部長,肩挑背扛,那才叫不容易!組織這樣的大工程,協調人力物力,保障後勤供應,處理各種矛盾,沒有一股子韌勁和擔當,是乾不下來的。”
林小鬆深有感觸地點點頭:“縣長,您說得太對了!主持一個鄉的工作,才真正體會到帶隊伍、抓落實的難處。每天一睜眼,就是各種事,千頭萬緒,壓力很大。彆說當縣長了,就我們當個鄉長,整天都累得夠嗆。縣長,您經驗豐富,可得多給我們傳授點帶隊伍、抓工作的好方法啊!”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小鬆啊,方法就在眼前。抓好‘三學’活動,就是最好的方法!學講話,統一思想,明確方向;學先進,對標找差,激發乾勁;學典型,見賢思齊,提升境界啊。把‘三學’活動與當前的水庫建設、與鄉裡的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用學習成果推動工作落實,用工作成效檢驗學習效果。思想統一了,隊伍帶起來就有魂;榜樣樹立了,大家乾起來就有勁;典型引路了,工作抓起來就有方……。”
林小鬆認真聽著,若有所思:“縣長,您說得對!‘三學’裡最重要的兩點就是學先進、學典型。我們還是要多向您學習,向縣裡的先進單位學習!這次水庫建設能順利推進,離不開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給了我們鄉裡很大的底氣。”
我知道林小鬆這是在表達感謝,也是在委婉地拍馬屁。但這話聽著舒服,分寸也拿捏得恰到好處,既不顯得諂媚,又表達了敬意。在基層,能把馬屁拍得如此自然,也是一門學問。
詳細視察了水庫大壩建設、導流明渠開挖、料場開采等關鍵部位,聽取了韓冰關於工程進度、質量控製和安全管理的詳細彙報後,時間已近中午。林小鬆和李亞男熱情地邀請食堂吃午飯。
我擺擺手:“客走主人安。午飯就不給你們添麻煩了,你們把精力都放在水庫建設上。一定要確保工程質量,確保施工安全,確保按期完工!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請縣長放心!我們一定全力以赴!”林小鬆保證道。
中午返回縣委大院。大多數本地乾部都回家吃飯了,縣委食堂裡顯得有些冷清。剛走到食堂門口,就看見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劉誌坤端著個搪瓷缸子,正朝著食堂走過來,臉上帶著一絲疲憊。
“誌坤部長,怎麼這個點才來吃飯?”我主動打招呼。
劉誌坤看到我,連忙停下腳步:“縣長!剛加班整完‘三學’活動的一些材料,一抬頭就過了飯點了。這不,準備啊讓食堂大師傅給下了碗麵條。”他揚了揚手裡的缸子。
“工作再忙也得按時吃飯啊。”我說道,隨即想起一事,“對了,誌坤,市裡關於評選‘三學’活動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文件下來了吧?你們宣傳部牽頭,初步意見拿出來了沒有?”
劉誌坤聞言,立刻正色道:“縣長,我正想向您彙報這件事。文件收到了,我們正在拿初步意見,想著等方案成熟了,再統一向您和縣委常委會彙報。”
“說說看,你們意向哪些單位?”我一邊往食堂裡走,一邊問道。韓俊已經安排食堂師傅做簡單炒菜。
我們在食堂一張桌子旁坐下。劉誌坤放下缸子,認真地說:“縣長,從活動開展情況和實際效果來看,城關鎮這次表現非常突出。無論是學習深度、活動形式創新,還是學用結合推動工作,在全縣各鄉鎮裡都是拔尖的。另外,縣委黨校也撰寫了一批高質量的理論文章報得到了市委三學辦,對活動的深化很有指導意義。還有縣公安局,他們的‘三學’活動緊密結合公安業務,破獲了一批大案要案,維護了社會穩定,是市‘三學辦’親自點名肯定的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