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宴還在繼續。
秀珍是外村嫁過來的,娘家說近不近,說遠不遠,自從她離婚以後就沒露過頭,相當於已經斷了聯係。
婆家也是一攤子糟心事,自己管自己都管不過來,因此妹娃溺水這件事造成的影響十分有限。
招娣和來娣兩姐妹忙著待客甚至都不曉得村裡出了這樣的事。
一直忙到開席,客人們都坐下吃飯了,姐妹倆才有空閒喘口氣,摸出身上為數不多的被紅紙包好的紙幣,仔細清點。
秦運國兩口子喜形於色,那點兒小心思就差寫臉上了,社員們又是真心想幫助招娣順順利利讀完大學的,怎能不防?
這兩口子心裡還美呢,沒成想忙活一天,除了孩子舅家給的幾塊錢兒,硬是一毛錢也沒再收到。
經曆了小妹夭折、小弟出生、自己差點兒被迫輟學回家務農這一係列打擊,招娣和妹妹來娣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再也回不到從前那親密無間的時候。
心裡有了化不開的芥蒂,招娣開始留心眼兒為自己和妹妹考慮。
她隻是心善又不是傻,爹娘從小弟還沒有出生起,就樁樁件件事情為他打理妥當、思考長遠,以後小弟長大這家裡還能有她們姐倆的位置?
與其強留下來兩看生厭,把剩下為數不多的那點兒親情徹底消磨乾淨,還不如趁現在帶著妹妹來娣走遠遠兒的,大家誰也彆礙誰的眼,各過各的日子去。
好歹過個十年八年的,想起來還能記起曾經那些美好的瞬間,心裡不全是委屈。
之前說過要帶妹妹來娣一塊兒去讀大學,招娣可不是開玩笑的。
她一直在為這事兒奔走,選擇蓉城的大學也是在和班主任商量過後,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下的決定。
蓉城的風土人情和碾子橋公社差不大多,吃的習慣就能生活習慣,妹妹也好接受些。
招娣算過賬,隻要節省些,學校給她的生活費完全足夠支撐姐妹倆的一日三餐,雖然要勒緊褲腰帶,可更苦的日子姐倆都過過,這真不算什麼。
隻要姐妹齊心,熬過讀書這幾年,等分配上工作,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的。
隻是這樣一來····秦運國和林幫娣心心念念要拿招娣生活費來養育秦鐵根的計劃就要泡湯了,他們不會願意的。
心裡很明白這一點,老實聽話了一輩子的招娣咬咬牙,打算叛逆一回。
這幾天就要趕去蓉城報到,趁著外頭人多,爹娘都忙著招呼客人,招娣和妹妹來娣縮在房間的角落裡清點社員們偷偷塞給她的讀書錢。
姐妹倆打算拿這筆錢悄摸買車票幫助來娣出逃。
與其和爹娘浪費口水,不如先斬後奏!
等人到了蓉城,他們就是再不願意也沒法子,總不可能攆過來抓人。
至於生活費,招娣心裡不是沒有掙紮過。
在這樣的家庭裡長大,她被寄予厚望的同時,身上的擔子也很重。
隻有天知道從來沒有獨自支配過任何東西的她,下定決心要自己支配生活費需要多大的勇氣,要與之抗衡的不僅是父母,還有這小村子裡綿延數百年的父權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