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掙工資一個月有多少錢?省吃儉用一年能攢多少?十年能攢多少?
如果消息屬實,老錢一家再怎麼節儉攢錢也不可能追上房價。
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可惜秦小妹隻知道京市的四合院兒現下是最合適入手的時期,將來定會大漲,卻並不了解具體的價格,還得到地方實際考察一番才行。
陳媛被她撩撥的心癢癢,恨不得明天就買票和小姑子一塊兒去京市長長見識,看看將來寸土寸金的房子長啥樣兒。
要是真如小姑子說的那樣有投資前景,陳媛咬了咬牙,心裡默默計算著家裡的存款。
好房子價格肯定不會低,實在不行····隻能把家裡的房子賣了!
之前囤茅台幾乎用儘了家中的存款,剩下值錢的也就是這處獨門獨院兒的房產了。
老錢家的情況和老陳家一樣,彆看秦小妹嘴上嚷嚷著要去京市買房,可眼下能供她支配的資金實在不多。
這段時間她吃不下,睡不香,腦子裡一直盤算著掙錢的門路,人都瘦了。
老老實實踩縫紉機掙的確實不少,可用錢的地方多了,這點兒錢就顯得不夠看了。
之前投機倒把是重罪,不一定有收益不說風險還高,踩縫紉機是最好的選擇。
現在不一樣了,還是得做生意,走走彆的路子才行。
這麼想著,秦小妹又和嫂子打聽供銷社裡什麼東西賣的最好?能否打聽到利潤多少?
幾乎立刻就知道小姑子打著什麼主意,陳媛皺緊眉頭,搖了搖頭,“彆想了,能乾個體和把個體乾好是兩回事兒,有國家背書的供銷社在這裡杵著,你想賣同樣的商品是不可能出頭的。”
薄利多銷倒也是條路子,可進貨渠道又是個大問題,小打小鬨根本爭取不到足夠低的進貨價,很可能忙活一個月還沒踩縫紉機的收入高。
看來時代的紅利也不是誰想吃就能吃到的,機會、運氣,缺一不可。
無奈秦小妹隻能暫時放棄做小商品生意這條路子。
突然,她想起來在滬市賣書的趙芬蘭。
也不知道她乾的咋樣了,或許能給自己這邊提些建議,秦小妹打算回去就給趙芬蘭寫封信問問。
說話間,飯也做好了,屠夫陳卡著飯點兒回來,他帶回好些肉,一看就是要給秦小妹帶回去的。
“喲~還有奶油蛋糕吃呢。”一家子剛坐下,屠夫陳就迫不及待的蒯了一勺奶油放在嘴裡,細細品味,一臉享受。
剛分到餐具的家康和家悅一看姥爺已經吃上了,顧不上戴圍嘴,也迫不及待的一人蒯了一勺奶油放在嘴裡抿化了,笑的一臉滿足。
這時候的奶油質地與上輩子秦小妹給孫子買的奶油蛋糕有所不同,不過甜蜜的味道都是一樣的。
本來準備了小刀來分蛋糕,但見這祖孫三人等不及已經一人一小勺兒吃上了,秦小妹便也笑笑,拿了把勺子加入其中。
這玩意兒不僅稀奇,味道也好,將陳媛的拿手好菜酸菜燉脊骨都襯的沒滋味兒了,氣的她咬牙切齒,“不吃算了!待會兒小妹都帶回去給你哥吃,他不愛吃奶油蛋糕,就愛吃我燉的酸菜脊骨~”
“知道了知道了~”秦小妹答應的不太走心,她還想著賺錢的事兒。
網上數三代都是農民出身,沒有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屠夫陳一邊啃大骨頭,一邊吐槽最近肉檔的生意好的邪乎。
他已經早出晚歸半個月了,家裡對此意見很大。
“沒辦法~公社現在正看重新辦的養豬場,人手都往那邊調,沒人換班,隻能我頂著了。”
原來公社新批辦了一處養豬場,規模很大,急缺有飼養經驗的人手。
本來屠夫陳也是要去養豬場的,他嫌累的慌,走後門兒找關係留在了肉檔賣肉,隻是當時沒想到人手都往養豬場抽調後,賣肉也能把人累的抹汗。
“養豬啊~那得老掙錢了。”秦小妹嘴裡塞著勺子,有些向往。
雖然雞鴨魚也很好吃,但說到補油水,大家的優先選擇還是豬肉。
這時候大型的養豬場都由集體經營著,農村雖然也有養豬指標,但每家每戶隻能養一到兩頭,要是全麵放開,養豬場早就遍地開花了。
也不能說私人的養豬場就絕對沒有,隻是秦小妹沒有路子不認識人罷了,否則沒法兒解釋黑市的豬肉是打哪兒來的。
開辦養豬場對衛生要求非常高,稍不注意就有疾病大爆發全軍覆沒的風險,因此就算有人偷著養,規模也不會大,頂多足夠一家人的溫飽,發不了財。
或許某個地方有藝高人膽大的敢大規模飼養,但這種人肯定黑白道通吃,藏在遠離普通民眾的深山裡偷偷進行活動,不是秦小妹這種小老百姓能打聽到的。
私辦養豬場是不用想了,沒那個本錢也沒那個技術,倒是養豬場的工作不錯,回頭問問二狗有沒有機會去當個學徒。
那孩子不錯,知恩圖報且不怕苦不怕累,要能有份正經營生,相信他會珍惜的。
在經濟騰飛的八十年代,機會很多,隻要敢想敢乾,遇得到抓得住,不怕日子不好過。
吃完飯,秦小妹留下喪彪給家康家悅玩弄才勉強脫身,準備去一趟張木蓮家就回村。
“晚上就住這兒唄,又不是住不下,著急忙慌的乾啥?”陳媛想留下秦小妹再探討探討京市買房的事兒。
能理解她的激動,可秦小妹回去也有正事兒。
她得寫封信去滬市問一問趙芬蘭做生意的心得,還得找張木蓮問問有沒有什麼來錢的副業可以推薦。
重生以來,雖然秦小妹一直清晰的明白自己得努力的工作才能過好日子,但從未像現在這樣渴望金錢。
錢不是萬能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乾啥事兒都得有第一桶金投資,她的經濟情況雖然比村裡的社員都要好,可真遇上事兒還是遠遠不夠。
就拿囤積茅台酒這事兒來說,要不是背後有老錢家和老陳家不遺餘力的支持,再加上林父大開方便之門,她就算知道這玩意兒以後有價無市也吃不下這麼多。
這一批地方國營茅台真落在散戶手裡的估計沒幾瓶,大頭全在老錢家的地窖裡,隻等二十年後重見天日。
喜歡重回七零,不做棄婦請大家收藏:()重回七零,不做棄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