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員很快將錄像傳了過來。
屏幕上,幾個模糊的身影在淩晨三點左右出現在拐角處。
鬼鬼祟祟地往工地裡張望,還在圍欄上做了個不起眼的標記。
“他們在踩點!”
王強的眼神冷了下來,“通知下去,所有圍欄都加裝紅外報警裝置。
隻要有人翻越,立刻觸發警報。
另外,把巡邏隊分成兩組。
一組明巡,一組暗巡,務必讓他們找不到下手的機會。”
這時,林晚晴和孟昭明來到施工現場。
孟昭明戴著安全帽,仔細檢查著剛澆築的混凝土:“強度達標了嗎?
昨天的乾擾沒影響到工期吧?”
施工隊長遞過檢測報告:“放心吧孟處長。
強度比標準還高2個百分點。
就是剛聽說,昨晚有幾個不明身份的人在附近轉悠。”
林晚晴接過報告,眉頭微蹙:“劉華濤的人肯定沒放棄。
昭明,我們要不要加快施工進度。
爭取在他們想出新招數前,把主體結構建起來?”
孟昭明搖頭:“不行,質量第一。
進度可以稍微調整,但每一道工序都不能省。
這樣,我們聯係一下附近的派出所。
讓他們加強這一帶的巡邏。
我們再配合他們做個聯合安防方案。”
正說著,王強走了過來,臉色凝重:“林處長,昭明,我們在圍欄外發現了這個。”
他遞過一個透明證物袋。
裡麵裝著一小包白色粉末。
“這是什麼?”林晚晴問道。
“初步檢測是工業廢料。”
王強沉聲道,“如果我沒猜錯。
他們是想把這東西偷偷扔進工地。
然後舉報我們非法處理廢料,借機查封現場。”
林晚晴的臉色沉了下來:“夠陰的。
王處長,把這東西收好,作為證據。
另外,從現在起,所有進出工地的車輛和人員,都要開箱檢查。
絕不允許任何可疑物品帶進來。”
“我已經安排了。”
王強點頭,“但我擔心他們還有後招。
這些人既然敢用這種手段,說不定會鋌而走險。”
林晚晴看著遠處的高樓。
那裡的某個窗口或許正有人監視著這裡。
她深吸一口氣:“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我們做好萬全準備,就不怕他們耍花樣。
對了,下午我們要和業主委員會開個會。
把這些情況跟他們透個底,爭取他們的支持——
畢竟,這也是他們未來的家。”
中午時分,陽光漸漸驅散了霧氣。
工地的鋼筋架在陽光下泛著冷硬的光。
王強站在高處,望著巡邏隊員的身影在工地間穿梭。
心中清楚——這隻是暫時的平靜。
華龍物業的手段一次比一次陰狠。
下午的業主委員會會議,以及之後的每一步,都必須步步為營。
這時,趙長天的辦公室迎來了短暫的寧靜。
他剛處理完智能化服務項目的安全報告,手機就響了——
是蘇羽昕打來的。
“長天,行業研討會的效果很好。
有五家企業想合作。”
蘇羽昕的聲音帶著笑意,“另外,華龍物業在訴訟中提到了技術合規性問題。
我們下午會提交新的證據反駁。”
“做得好!”
趙長天應道,“綠色環保項目是我們的招牌,絕不能讓他們抹黑。
下午我讓周海瓊配合你——
把項目現場的實時數據也整理出來,作為補充材料。”
掛了電話沒多久,周海瓊的電話也打了進來。
語氣裡帶著一絲興奮:“趙總,陽光社區的試點反饋很好。
我們打算在幸福社區也開展試點。
林晚晴已經談下來了。
不過關於設備和服務的資源分配。
我和蘇羽昕有不同想法。
想下午向您彙報。”
趙長天笑了笑:“好!
記住,不管什麼想法,都要以項目落地為目標,不許意氣用事。”
放下電話,趙長天看向窗外。
樓下的街道上車水馬龍,一切看似平靜,卻不知有多少暗流在湧動。
華龍物業的技術乾擾、劉華濤的陰招、項目推進中的分歧……
這些都像纏繞的藤蔓,考驗著他的決斷力。
他拿起筆,在日程表上“下午”一欄重重畫了個圈——
那裡不僅有技術團隊的會議,有周海瓊和蘇羽昕的彙報。
還有王強關於小區拓展項目的安防更新。
每一件事,都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
下午一點半,智能項目組,技術研討室的氣氛比上午更加凝重。
岑知夏麵前的顯示屏上,紅色的預警信號正斷斷續續閃爍——
華龍物業的技術團隊似乎調整了策略,不再進行大規模衝擊。
轉而用碎片化的數據包試探防線的薄弱點。
“第17號端口出現異常流量。”
負責監控的技術員突然喊道。
手指在鍵盤上飛快敲擊,“對方用了動態ip偽裝,源頭追蹤困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岑知夏快步走過去。
盯著屏幕上跳躍的代碼序列:“啟動‘蜂巢’防禦模式。
把17號端口的數據分流到備用服務器,用鏡像數據包迷惑他們。
記住,不能讓他們摸清我們的真實防禦邏輯。”
團隊成員立刻執行指令。
研討室裡隻剩下鍵盤敲擊的“噠噠”聲,像暴雨砸在鐵皮上,密集得讓人喘不過氣。
岑知夏額角滲出細汗,她抓起桌上的冷水猛灌一口——
從昨晚到現在,她隻睡了三個小時。
大腦卻必須保持絕對清醒。
就在這時,市場團隊劉偉副處長的電話打了進來。
聲音帶著驚慌:“岑處,不好了!
我們在城西展區的智能設備突然集體斷網。
現場客戶都在質疑我們的穩定性。
華龍物業的人就在旁邊煽風點火!”
岑知夏的心猛地一沉。
城西展區用的是獨立網絡。
按道理不該受到主係統防禦的影響。
她立刻調出展區的網絡日誌,瞳孔驟然收縮:“是‘寄生包’!
他們在上午的推廣材料裡植入了惡意代碼。
剛才通過客戶的手機連接擴散,癱瘓了展區的局部網絡!”
“那怎麼辦?”劉偉的聲音都在發顫。
“讓技術員立刻切斷展區與主係統的連接。
用備用模塊重啟設備。”
岑知夏的聲音異常冷靜,“我現在讓人遠程發送補丁程序。
十分鐘內必須恢複運行。
另外,告訴現場客戶,這是華龍物業的惡意攻擊。
我們會公開攻擊日誌作為證據——
把危機變成反擊的機會。”
掛了電話,岑知夏對團隊成員厲聲道:“查!
給我徹查上午發出的所有推廣材料。
尤其是通過郵件和微信傳播的版本!
華龍物業能在我們的文件裡動手腳。
說明他們可能入侵了我們的終端設備。
或者……內部有問題。”
最後一句話像一塊冰投入滾油,研討室裡瞬間安靜下來。
每個人的眼神都帶著警惕,下意識地檢查自己的電腦接口。
岑知夏深吸一口氣,補充道:“現在不是猜忌的時候,優先排查漏洞。
老張,你帶兩個人查終端安全。
老李,追蹤‘寄生包’的特征碼,反向鎖定攻擊者的位置。
半小時後,我要結果。”
下午兩點十五分,城西展區的設備終於恢複運行。
劉偉副處長按照岑知夏的囑咐——
在現場用大屏幕播放了攻擊日誌的關鍵片段。
看著華龍物業的人灰溜溜地離開,他擦了擦額頭的汗,對助理說:“把剛才的情況整理成通報。
發給所有合作意向客戶。
對了,提醒技術團隊,明天的推廣材料必須經過三重加密審核。
絕不能再出紕漏。”
而此時的技術研討室裡。
一個更令人心驚的發現浮出水麵——
老張在一台實習生的電腦裡,找到了被植入的監聽程序。
而這台電腦上周曾連接過公司的內部服務器。
“實習生說,三天前在樓下咖啡館接過一個‘問卷調查’的u盤。”
老張臉色發白,“現在看來,那根本是華龍物業的陷阱。”
岑知夏捏緊了拳頭。
眼神冰冷如霜:“他們不僅要毀我們的項目,還要攪亂我們的團隊。
通知人事處,立刻核查所有近期接觸過外部設備的員工。
同時給所有終端安裝反監聽程序。
另外,準備一份詳細的攻擊證據鏈。
我要親自交給趙總——這件事,必須徹查。”
下午兩點,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內,空氣仿佛凝固成鉛塊。
蘇羽昕坐在原告席上,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那份第三方認證報告的邊緣。
被告席上,華龍物業的律師正低聲與助理交談,嘴角掛著一絲若有若無的輕蔑。
法官敲響法槌,庭審進入質證階段。
華龍物業的律師率先發難,舉起一份文件:“法官大人!
我方有證據證明,黎光物業所謂的‘零排放’技術存在嚴重的技術缺陷。
這份由行業專家簽署的鑒定報告顯示,他們的餘熱回收係統在運行時。
會產生超出國家標準3倍的有害氣體。”
蘇羽昕立刻反駁:“反對!
對方提交的鑒定報告未經權威機構認證。
簽署專家的姓名與國家環保專家庫中的信息不符,涉嫌偽造!”
她隨即呈上自己的證據:“我方提交由國家環境監測中心出具的檢測報告。
報告顯示,餘熱回收係統的有害氣體排放量僅為國家標準的15。
且附帶連續72小時的實時監測數據。”
法官接過兩份報告,仔細比對後。
對被告方說:“請提供鑒定專家的資質證明。
否則該證據不予采納。”
華龍物業的律師臉色微變,但很快調整過來。
話鋒一轉:“既然對方強調數據真實,那我方申請傳喚證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黎光物業綠色環保項目的前技術顧問,張啟明先生。”
當一個穿著灰色西裝、麵色憔悴的男人走進法庭時。
蘇羽昕的心猛地一沉。
張啟明是一個多月前因“個人原因”離職的技術骨乾,掌握著項目的核心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