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接觸戰基本上以機甲部隊的完勝而告終。
但這支先頭部隊基本上以三級開菊獸為主,還夾雜著少量的四級開菊獸。
他們的優勢就是速度快。
但有時候速度快,不一定是好事兒。
就比如送死的時候速度越快,死的也就越快。
看到海麵上漂浮著的大量的開局獸的屍體,這些東南亞各國派來的代表震驚的無以複加。
這個時候,他們才明白東方大國為何將前線的機甲部隊給撤回本國了。
拋開責任不談,即便人家東方大國願意派機甲來支援東南亞,那如此龐大數量的機甲怎麼運過來呢?
如果不能一次性將這麼多機甲全都運過來,形成數量壓製,那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總不能一波一波的送吧。
真要采用這樣的添油戰術,那跟葫蘆娃救爺爺有什麼區彆?
到時候恐怕就變成真正意義上的,一波一波的送了。
如此做法,才是真正的短視,甚至可以說是腦殘。
而且人家也沒有幫你們協防的義務。
接觸戰的完勝,讓一眾前線戰士士氣大漲。
那些從前線撤回來的戰士,此時也明白了上麵命令的深意。
不過,這勝利的喜悅並未持續多久。
開菊獸的大軍終於抵達。
之前的先頭部隊,全是些速度型的開菊獸,防禦力並非它們的優勢。
所以,在占據絕對的數量優勢時,殲滅它們並非特彆困難的事情。
但是,現在抵達近海的開菊獸,各種類型的怪獸都有。
一級到四級的開菊獸數量加起來就超過300了。
再加上戰力超群的五級和六級開菊獸,以及少量人造泰坦巨獸。
綜合戰力應該還要在這些機甲部隊之上。
尤其是那些人造泰坦巨獸,它們大部分時候都能無視機甲的攻擊。
“五代機前去剿滅四級及以下的開菊獸,那些更厲害的家夥,交給六代機!”
機甲部隊的指揮部,此命令一出。
那些個頭超過80米的機甲,立馬就轉變了攻擊目標。
這些在世人眼中就是最新一代機甲的80米大塊頭,居然是五代機?
那些50米出頭的小個子,居然是更加先進的六代機?
知道不少東西的東南亞各國代表,頓時麵麵相覷。
東方大國什麼時候悄摸的將機甲升級到了六代機了?
可看到迎戰高級開菊獸的機甲居然是那些50米個頭的機甲時。
他們更加困惑,這些小個子看起來戰鬥力不咋樣啊,他們真的比五代機更強嗎?
這不會是東方大國在自欺欺人吧。
從正式使用機甲對付開菊獸的一代機算起,機甲的高度從60米一直發展到現在的80米。
都是經過戰場驗證的,體型越大的機甲,戰鬥力的確更強。
雖然這期間,北美也開發過超過百米的超大型機甲,但那也隻是實驗樣機。
實戰中的表現並不比現在的五代機更強。
現在東方大國造了一堆50米出頭的機甲,高度還不如一代機呢。
機甲剛問世的時候,那些實驗機型都有50米的高度。
這樣的機甲,真的能戰勝那些怪物中的怪物麼?
東方大國的機甲部隊沒有讓他們期待太久。
隻見近百台機甲忽然從天而降。
這是用電磁炮技術,將它們從島上發射到了這近海的上空的。
這些從天而降的機甲,看上去和普通的六代機沒什麼區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