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們一落入海中,附近的六代機就圍了過來。
在一陣“庫次庫次”的變形聲中,數台六代機居然就這樣合體變形成了一台高達120米的巨型機甲。
這可是屬於變形金剛的合體變形技術。
無論是汽車人還是霸天虎,他們都有合體變形的組合。
現在這技術到了東方大國的手裡,就變成了現在這副模樣。
這才是六代機真正的模樣。
隻不過,那些作為合體機甲核心的機體,需要用到的材料來自《變形金剛》的世界。
這近百台已經是產量的極限了。
這些合體機甲可不是樣子貨,這體型也不是白長這麼大的。
比如現在,某頭高達110米五級開菊獸,就很不開眼的朝著附近的六代合體機衝了過去。
同時腦門上的獨角還凝聚起一道橙色能量,衝到一半的時候,
那橙色的能量像個火球一樣,拖著長長的尾焰,朝六代合體機飛去。
但是這個能量球連碰都沒能碰到六代合體機。
在能量球即將碰到六代合體之前的一瞬間,它已經提前將自己主動裂開,直接躲過了這一發能量攻擊。
五台普通的六代機就這樣分頭行動,直接跳上了五級開菊獸的後背。
在它的背上重新合體變形。
同時,組成合體機甲左手的那台機甲,居然直接變形成一門巨大的能量炮。
一炮就轟掉了它的腦門。
沒錯,這能量炮也是來自變形金剛世界的技術。隻不過這技術經過了一定的本土化。
能源並非火種而是地心世界的輻射能量礦石。
其實武器係統和變形能力還不是六代機和五代機最大的區彆。
而是這看起來平平無奇的無人操控技術。
這技術乍一看,似乎也沒啥特彆的,這個世界又不是沒有無人機技術。
但用在機甲上麵就有點誇張了。
原來的那些機甲,因為體型過大,直接使用電信號來傳遞操控信號,離信號源越遠的部位,延遲就會越高。
這個延遲本身其實問題不大,即便是超過百米的機體,那延遲能有多少?
但問題是,離信號源近的部位,反應就要快一點,這會導致機體的動作變得十分不協調。
直到人類解剖了一些意外捕獲的泰坦巨獸之後,開發出了通感技術。
這才使得人類操控巨型機甲猶如操控自己身體一般,變得可能。
而現在,東方大國的六代機,又重新用回了電信號。
更準確的來說,應該是無線電技術。
這些六代機全身都模塊化了,每個模塊都有對應的信息接收裝置。
而處理信息的核心卻沒在機體當中。
而是在遠離戰場的指揮中心。
這樣,核心的處理器就能同時操控六代機的所有模塊作出協調的戰術動作。
無論是單個的六代機還是合體六代機。
彆看這作戰型號得一來一回的傳播,但那些五代機即便是人在其中操控,人也是需要反應時間的。
反應快的人,這反應速度也要0.2秒左右。
但這信號一來一回的傳播速度,也就在0.1秒左右,再加上計算核心實時處理信號的時間。
總共也就0.18秒左右。
這比起直接讓人操控機甲,其實反應速度是要更快的。
所以才能做到,像之前那樣分頭行動來躲避攻擊的操作。
這信息傳輸技術和處理技術,才是六代機的核心。
大老美自以為,他們開發的通感技術才是操控巨型機甲的核心技術。
但是,時代變了!
喜歡找樂子從生化危機開始化危機開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