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麵對其他領導和同事時,蔣宇傑的行為方式卻有所不同。
他故意表現得像個“愣頭青”,有意降低自己在他們心中的形象,這背後其實有兩個深思熟慮的原因。
首先,他的這種做法是故意的策略。
通過展示自己的“莽撞”和“不諳世事”,蔣宇傑成功地在某些程度上降低了自己的威脅感,使他人對他放鬆警惕。
他明白,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過高的曝光度和關注度往往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和嫉妒。
其次,這也是他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蔣宇傑明白,雖然被領導惦記可能會帶來某些機遇,但這也可能伴隨著更多的壓力和風險。
對於他來說,現階段的穩定和自保更為重要。
他相信,與其依賴他人的提攜和眷顧,不如靠自己的努力和實力去爭取未來。
因此,蔣宇傑選擇了這種看似“愣頭青”的行為方式,既是一種策略,也是一種智慧。
他用自己的方式在體製內尋找著屬於自己的立足之地,同時也在為自己鋪設一條穩健的晉升之路。
隻要在彆人不怎麼關注的情況下,蔣宇傑才能放心的放開手腳去大乾一場。
如果被人盯著,那麼他也並不是那麼敢去放手大乾。
拿著吳常安的材料,蔣宇傑回到了那個熟悉的酒店。
然而,迎接他的卻是一個意想不到的場景。
剛剛下車,他的目光就捕捉到了在酒店大樓前交談的楊濤和林曉曉。
他們的出現讓蔣宇傑不禁感到驚訝。
“你們怎麼知道我要來?”蔣宇傑疑惑地問道,語氣中透露出一絲不解。
楊濤微笑著回應:“我就說吧,組長肯定很快就回來了。”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蔣宇傑的熟悉和信任。
林曉曉也麵帶微笑,她的表情中帶著一絲慶幸:“你可算回來了,這組長的工作真不是一般人能乾的,我都覺得累壞了。”她的語氣輕鬆,仿佛並沒有將這次職位的變動看得太重。
看著兩人如此坦然,尤其是林曉曉,蔣宇傑心中五味雜陳。
如果不是因為他的出現,林曉曉仍然會是組長,這個職位對她來說,不僅是一個榮譽,更是一個在調查組考核評估中能夠加分的籌碼。
按照林曉曉的能力,她完全有能力獲得一個優秀的評價。
林曉曉似乎看穿了蔣宇傑的心思,她主動打破了沉默:“你要是心裡覺得愧疚的話,那就改天再請我吃那家攤攤上的燒烤吧,那家味道真的很不錯。”
她的話語中充滿了輕鬆和豁達,仿佛在告訴蔣宇傑,她並沒有將這次的事情放在心上。
“行啦,忙正事要緊,吳常安的案子可拖不得了。”就連楊濤,此時也變得認真了起來,打斷了兩人的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