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嶺門的標誌。”
……
眾人麵麵相覷,卸嶺門之名在世間並不遜色於發丘傳人。遠古四大盜墓宗派,聲名赫赫。
分彆是摸金府、搬山閣、卸嶺殿、發丘署,又稱摸金尉、搬山道士、卸嶺勇士、發丘大將軍。流傳有言:“發丘印鑒在手,摸金符篆隨身,搬山秘術授人,卸嶺鎧甲披肩。”
其中,卸嶺門據傳起源於仙人指點,門下弟子習得強壯大力之法,故卸嶺殿的門徒多力大無窮,武藝高強,被譽為勇士。
昔年威震四海的呂布,亦是卸嶺殿傳人,為董卓籌措軍費,曾發掘數座漢皇陵寢。
此派在北宋年間,曆經與其他宗派的交流融合,吸收了摸金與嶗山派的精髓,形成本有的流派,對風水術法有著獨到見解。他們在破陣之道上尤為精通,熟識各類風水地形的弱點。
元蒙時代,卸嶺門因反感元朝統治,遭受大規模打壓,便發起全麵反擊,旨在破壞成吉思汗陵寢的風水,顛覆元朝根基。最終他們成功破壞了幾座成吉思汗的附陵,助漢室重振雄風。
此舉也讓卸嶺勇士與蒙古人結下深仇,當蒙古統治天下時,曾頒布金鷹令,號召一支秘密刺客組織獵殺卸嶺門弟子。據說直至今日,這個刺客家族依然謹守祖訓,獵殺卸嶺殿門人。正因如此,卸嶺勇士格外隱蔽身份,即使至親也不會泄露他們的真正來曆。卸嶺殿弟子漸漸淡出中原,活躍在苗疆幽冥西北地帶,近現代,他們的蹤跡甚至出現在中亞、北非及歐洲。
“卸嶺門?”林新聞言也是一驚。
他萬萬沒想到,剛才那個死者竟是卸嶺勇士。
據他所知,卸嶺勇士多是激進的民族守護者,對華夏血脈的延續極其看重。雖然他們的活動區域遠離中原,但傳人僅限於漢族之內挑選,對於任何可能威脅到漢人政權的勢力,他們無所不用其極。他們擅長傳統武術,行事如俠客般行雲流水。
此派獨門技藝在於嗅覺,為保持敏銳,皆戒除煙酒辛辣之物。他們以鐵錐刺入地下,再以鼻嗅之,鐵錐從土中帶出的各種氣息,以及挖掘時的手感,空洞、木材、磚石,感覺各有不同。
實則,真正的大師對洛陽鏟這類工具嗤之以鼻,因地下土壤濕度過大,效果便會大打折扣,尤其在江南富饒之地,雨水豐沛,許多古墓被地下水淹沒,土層混亂不堪......
這一傳承,傳說源自千年前的動蕩年代,繁盛於風華絕代的唐宋之世,卻在明清的滄桑變幻中凋零,直至近代的亂世,悄然消失於人們的視野,成為了千古謎團。
“擁有此物,我們將能更為安全地前行。”金不鳴又從那堆古老的骸骨中取出了一件奇異的物品。
“這是什麼?”林新對此表示疑惑,他從未見過類似之物。
隻見其一麵刻著猙獰怪獸的浮雕,另一麵則與八卦陣圖和星辰羅盤相仿。
見眾人麵露困惑,隻有呂老和傅老教授若有所思,金不鳴無奈笑道:“你們未曾識得,也是情理之中。這是卸嶺門的又一奇妙之物,名為‘幽冥氣息探測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