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洞口增多,洞中有洞時,標記就顯得很有必要。
因為如果不標記,很可能就找不著回去的路。
當然,如果現在原路返回,自然不用擔心什麼。
但探險隊不可能半途而廢。
凱莉是事實上的領隊,她大聲招呼探險隊全體成員:“大夥兒休息一下,補充能量,等會再出發。”
清點人數,一個不少。
眾人席地而坐。
後勤保障隊分發食物。
這次探險,是按照一周左右的食物和飲用水量準備的。
事實上,除非遇到極端情況,一般情況下,不可能在洞穴內待上一周時間。
食物有壓縮餅乾、自熱飯菜、堅果、牛肉乾等,飲用水和牛奶也一應俱全。
凱莉坐在李恨水對麵,就著牛奶吃壓縮餅乾,微笑著問道:“李省長,感覺如何?”
李恨水就著礦泉水吃牛肉乾:“太值得了!發現了《經行記》原本,這足足可以讓華夏考古界興奮好一陣子。”
補充能量後,凱莉和三位專家商量探險路線。
傑克說:“星圖上顯示,大廳西側石筍群是出口,但其他幾個洞口呢?是不是就無路可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的想法是,先進入其他洞口,實在無路可走時,就折返回來,要麼走西側石筍群出口,要麼原路返回。”
漢斯說:“我沒意見,但總共三個洞口,除了西側石筍群洞口外,還有兩個洞口,我們要不要兵分兩路?這樣也許更高效。”
崔藝真說:“我不太讚同兵分兩路,這會分散力量,增加風險。”
凱莉問李恨水:“李省長,你認為是集體行動,還是兵分兩路好?”
李恨水微笑道:“探險你們是專家,我是外行。我覺得安全第一,大家一起行動,互相有個照料。”
凱莉說:“那就聽李省長的,集體行動,一個也不能少。”
眾人整理行裝後,選擇中間的洞口。
如果沒有手電筒的話,這裡一片黑暗。
李恨水不禁想:古人是如何進入山洞的?用火把照明?還是用蠟燭或者油燈照明?
和之前陡峭上坡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裡是陡峭的下坡路。
下坡路台階也明顯看出人工開鑿的痕跡。
台階雖然陡峭,但並不濕滑。
要不然,摔下去可不好受。
但儘管如此,下坡路非常艱難。
所有人都小心翼翼。
最艱難的其實是安保隊員。
他們每個人都背負著裝有物資的背包。
走過一段台階後,就能隱約聽到水聲。
眾人沿著陡峭的台階下行,若隱若現的水聲愈發清晰,最終在轉過一處彎道後,一條寬闊的地下河出現在眾人眼前。
喜歡職場風流請大家收藏:()職場風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