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四郎不在長安,還不知道長安城發生的事情。
而家中要將鹽鐵經營這一塊交出去,那交出去之後的空缺,該如何彌補?
支撐著這一大家子,也屬實不容易。
隻是靠著家中人在朝為官,每年領的那些俸祿,可支撐不起家族的開銷。
而家中雖然有其他產業。
可是鹽鐵這一塊,著實是一塊肥肉啊。
除非,鄭家也有像涇陽王府那樣,和茶葉一樣的買賣。
就算不是茶葉,涇陽王府的其他產業,也讓人羨慕啊。
因為涇陽王府的產業,無他,唯有稀缺。
那買賣,就隻有他家一家在做。
旁人無從窺探。
經曆過這麼多的事情,鄭善願也知道,要窺探涇陽王府的產業,一點都不容易。
死了多少人,隻有自己這些人心裡清楚。
不過,崔家,王家還有鄭家,將鹽鐵交出去,陛下難不成就這麼收了,不會有一點補償嗎?
倒是長孫家和杜家,兩年前將鹽鐵權交給了朝廷,從臨潁縣的服務區拿到了一些東西。
鄭善願在思索著。
服務區這種地方,朝廷能做,那世家呢?
是否也能做。
無非就是圈塊好地,投錢,將地方收拾出來,滿足來往商旅行人的需求。
倒也簡單。
客棧,酒樓,倉庫,馬廄。
就這麼點東西。
涇陽縣莊子上的交易區,也是知道的。
大差不差就是這麼些東西。
自家仆從去過那邊,回來彙報說,那邊交易區,每天都人來人往,十分熱鬨,酒樓客棧生意好的很。
倉庫租賃出去也不在少數.......
現在還未曾有人想到這一層,或許,這裡麵,有可為.......
朝廷選定服務區,目前就隻有臨潁縣一處已經建造完成,其他的地方,就算是要建造,目前也沒有什麼風聲,或許私底下已經在議論了吧.......
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消息。
鄭善願想到這一處,打算去找自家大兄商議商議。
大兄在朝為官,在尚書省中,知道的消息應該不少。
而服務區這種事,朝廷要選地方建造,走戶部的賬,用工部的人,消息必然不會瞞著尚書省的官員。
哪怕是有點風聲,也足夠了。
晚飯過後,鄭善願便來到了鄭元璹的書房。
書房之中燈火通明,門窗大開,鄭元璹就坐在窗邊的榻上,手裡拿著銀絲掐邊的蒲扇,微微扇動著,另外一隻手拿著書卷,認真的閱讀。
雖是在讀書,但是鄭元璹的心思,也不全然在書卷之上。
聽到院子裡傳來的腳步聲,便轉頭往窗外看去,果然,是二郎。
“怎麼有空到我書房來了。”鄭元璹放下手上的書卷。
鄭善願來到窗前,駐足。
“心裡裝著事呢,想與大兄說說。”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